名人的择偶小故事

时间:2022-06-16 06:46:53

名人的择偶小故事

1923年秋天,冯玉祥将军在任“陆军检阅使”时,原配夫人刘德淑因病逝世。因为冯玉祥是位文武双全的知名人物,所以有些原来抱独身主义的北京姑娘,放弃了原来永不嫁人的主张,想成为这位陆军检阅使夫人。偏偏冯玉祥选择配偶的观念很特别方法也很特殊。凡愿与他结百年之好者,他都采取当面考试的办法以决定成功与否。当应试者前来,冯玉祥都要问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和我结婚?”这个问题看似容易实质很难,答案自然也各不相同。有的说:“因为你是英雄,我爱慕英雄。”有的则说:“因为你官位高,和你结婚,我就是官太太。”冯玉祥对这些回答,自然不满意,当面摇头表示不可。但当马伯援将李德全介绍给冯玉祥时,同样的问题李德全却有与众不同的回答:“上帝怕你办坏事,派我来监督你!”听了李德全的回答,他频频点头,认为这个女子非凡,随即奠定了两个人的结婚基础。这位李德全确实是位奇女子,解放后,她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

吴晗25岁时,已是一位才华出众颇有点名气的学者型青年了。当时学术界两位名人――胡适和蒋廷黻在他毕业时,争相要把他罗致门下,胡适再三邀吴晗到北京大学任教,蒋廷黻则破格提升吴晗为清华大学的教员。这样一位学有专长的青年学者,要找一位富家的美眉易如反掌。但吴晗却看上了身患重病又不名一文的27岁的聪慧且才华横溢的袁震,而且一往情深,至死不渝。

吴晗在北京找了一位失学失业、贫病交迫且又因患肺病和骨结核病而瘫痪在床的姑娘做未婚妻,消息传到浙江省义乌乡下吴晗母亲的耳中,老人家立即来到北京,坚决反对这桩婚事。吴晗婉言奉禀,极力称赞袁震的人品学识。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吴晗因学问日增,声誉益高,被云南大学聘到了昆明。不久,吴晗关山万里把袁震接到了昆明。此时,吴晗的母亲也到了昆明。善良的母亲,在袁震面前强忍悲痛,好言相慰。但爱子心切的母亲却不能不为儿子的未来设想,她痛哭流涕地对儿子说:“这个姑娘端庄大方,彬彬有礼,是个好姑娘,但她已病成这个样子,又不能生育,你怎么能同她结婚?我可以把家乡的房屋,田产全部变卖了替她治病,替你尽心!”吴晗也满含热泪地对母亲说:“我们相爱,是因为我们今生今世互相不可缺少,我不能没有她,她也不能没有我,这种同生共死的感情,是用一万两黄金也买不到的。”

吴晗虽已是西南联合大学的著名教授了,但因为袁震的身体还很不好,行走需有人搀扶、日常生活还不能自理。吴晗便像家庭主妇那样做饭、挑柴、担米、洗衣,满怀喜悦地照料着袁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扶袁震到乡间小道上散步。在吴晗纯真爱情力量的鼓舞下,袁震的身体有了很大的改观,慢慢能够自己走路了,渐渐也能够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了。于是,在1939年10月,吴晗与袁震在昆明结婚,一对患难情侣,终成眷属。

1900年,蔡元培的原配夫人王昭病逝。年仅32岁的蔡元培,此时正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他曾通过科举之路进过京城,点了进士、作了翰林,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儒林人物。这样一位有名气有才华的人丧了偶,劝他续弦的人为他作媒的人自然很多很多。

为此,蔡元培写下了这样一则征婚启事:女子须不缠足;须识字;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改嫁;夫妇不和可离婚。这则启事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开风气之先的新婚姻观的宣言,蔡元培又是一位真正的身体力行者。

1902年元旦,蔡元培与黄仲玉在杭州举行婚礼。这个婚礼也与众不同,很有特点,以演讲会代替了繁琐的婚礼仪式,蔡元培当场畅谈了他一向倡导的男女平等的思想,表明自己与夫人黄仲玉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蔡元培的这种婚姻主张和身体力行的表现,无疑是对千百年来婚姻须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来定,女子须以“夫纲”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旧传统,给予了有力的抨击和叛逆。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新思维,因此,引起了轰动效应。

上一篇:保护血液健康法 下一篇:关于抗衰老几个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