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模块式教学探析论文

时间:2022-06-16 05:25:00

高等教育模块式教学探析论文

摘要:“模块式”教学法是利用模块的可组合性,根据职教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灵活搭配,使职业教育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模块式”教学的重点是在各模块中加入实训内容,借以培养生产第一线能顶岗的技术工人。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积极创办特区职业技术学校,为特区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全国首位。其经验之一是在职业教育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法。

1采用“模块式”教学法的背景

近几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学校按照市场需求预测设置专业,招收、培养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三年学习之后才能出炉,而此时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的热门现在可能变成冷门;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某些专业技能、知识可能严重滞后,满足不了社会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导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与此同时,深圳特区的传统产业目前也正面临着增加科技含量的变革,大量在岗职工也存在着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的问题。如何解决变化的市场需求与稳定的职校专业设置的矛盾?怎样才能增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我们的实践表明,选择“模块式”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途径之一。

2“模块式”教学法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法的设想源于幼儿喜爱的玩具积木。每一块小小的积木好似一块块的“模块”,小巧灵活,其独特的几何外形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彼此间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根据不同的构思、按不同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模块搭配组合,以构成形态各异的完整图形。“模块式”教学法就是借用“积木”的小巧灵活和可以组合性的精髓,使职业教育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

2.1模块的划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划分模块。按照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结构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观点,确立相应模块,再将各种能力培训的内容分成若干(子)模块。其中,专业能力模块的划分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专业综合技能进行分析,每一技能对应一个(子)模块。社会能力模块和方法能力模块以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及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等为目的。

2.2模块分析一个模块对应一定的知识或一项技能,对技能的分析包括:该技能的目标、职责;掌握该项技能所需要的若干专项技能;每一专项技能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每一模块所包含的专项技能的标准和要求,综合确定知识内容。许多专项技能的知识点有相互交叉,在模块教学中应根据先后作好安排,避免重复教学。

2.3制订模块教学大纲、编写模块教材教学大纲、教材与模块相对应。编写模块教材的依据是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专业的科学体系。教材的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重点是增加实训内容。

2.4制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模块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该充分反映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职业教育的需求、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和学生继续教育的需求。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等。

2.5课程设置我校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形成的课程体系结构既不同于传统的普通职业教育中的“I”型课程结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不同于现代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宽基础+专业方向”的倒“T”型课程结构。它是一个理论、实践和素质三者并重的体系,一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更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以及学生职业素质、个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3]在这种课程结构中主要体现了“一对一、三渗透、三结合”的课程结构内涵,具有定向性、组合化、模块化的特点。“一对一”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三渗透”则指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三结合”即专业和技术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及素质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模块式”教学法课程设置的原则是“重基础、活模块、分阶段、重实训”。三个学年对应四个教学模块,分相应的三个阶段设置课程,第一阶段课程,讲授基础课程,构建基础,注重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课程,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完成专业能力模块的学习,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或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阶段课程,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为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输送人才。以经济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通用基础教学模块(第一学年启用):(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2)社会基本素质课模块,开设写作、美术、音乐、书法等;(3)实训模块,开设电脑(备考电脑初级证书)、珠算等。专业教学模块(第二学年启用):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内部首次分流,分出会计、商贸等小专业,按大专业操作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电脑课(必修)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2)专业基础课模块,开设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经济法基础知识、企业管理等;(3)小专业专业课模块;(4)小专业的专业技能模块;(5)必修电脑课模块,备考电脑中级证书;(6)选修课模块。可开出多门选修课供学生自愿选择,培养学生一专多能;(7)实训模块。完成了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的学习,通过国家考核,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同时取得相应的学分。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第三学年启用):我们参考美国社区学院(CommunityCol2lege)[2]的做法,第三学年在专业内部实施第二次分流,分出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班和高考班。前者适用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后者适用高考教学模块。(1)专业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班启用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实施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查漏补缺;2、专业课模块,拓宽和夯实专业基础,3、专业技能实习、实践模块,考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上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高考教学模块:高考班启用高考教学模块,1、高考科目模块,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专业课(美术、管理专业课等);2、必修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体育课等;3、高考考证模块,继续组织学生考高一级证书。2.6建立专业教室、专业实训室、实习基地等通过专业教室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实训室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它具有完善的各种教学设施,能用于仿真模拟练习,能完成与模块对应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感受岗位工作的环境,产生对本岗位的热爱。专业实训室对学生全天开放,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准生产环境下进行专业训练。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与消费性实习并存,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校办厂和企业的教学实习、育人和创收的功能,达到社会关心教育、办教育的目的。2.7考核对不同的模块,采用相应的科学的考核方式,每一个模块学习结束进行测验,理论层次模块以基础知识测验为主,技能层次模块增加操作考核。模块成绩=平时成绩(30%)+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测验成绩(70%),再将模块成绩换算成学分。

3灵活搭配模块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

“模块式”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后,其“模块”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的“堆积”为最佳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社会劳动部门或企业急需的某种实用型人才,根据距上岗时间的长短,对“模块”略加调整可单独启用或组合启用。专业教学模块中去掉选修课,加大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实习力度,单独启用,可用于短期人才培训。启用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可适用于岗前培训。通用基础教学模块,可用于对已上岗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熟练操作者进行培训,以提高文化素质,为今后进行更高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奠定基础。将专业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进行“堆积”,可用于距上岗时间1—2年的人才培训。如有特殊需要,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也可进行“堆积”;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也可进行“堆积”[4]。超级秘书网

4“模块式”教学法的优点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引入“模块式”教学法,重点增加实训内容,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方式灵活,培养人才周期长短相间,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学校适应性强、生命力强,能解决目前社会劳动力人才市场变化快、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办学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相应提高了专业设置的准确率。如我校实施“模块式”教学法后,培养的学生除对口升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全部实现了当年就业。

参考文献

[1]雷正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特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23-24.

[2]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1,(3):46-47.

[3]俞仲文,沈耀泉,李建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14–21

上一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下一篇:当代教师师德热爱学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