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时间:2022-06-16 05:17:52

浅谈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摘要]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是人类对工业化带来的严峻环境问题反思的结果。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生态文明探索的重要成果,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批判借鉴西方的有益成果是题中之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方;生态;社会主义

1.前言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生态运动蓬勃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新思潮,它主张结合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明当代环境问题,找到一个既能消除人类环境危机,而且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出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列・高兹、大卫・佩珀、萨拉・萨卡等人。自十以来,正值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高峰期,如何批判的吸收借鉴国外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合理内容,成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

2.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尽管生态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也有所不同,但是,在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对将来愿景等基本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的基本主张有诸多一致之处。

2.1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

生态社会主义以绿色意识形态为理论支点,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异化消费以及生态殖民扩张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这种批判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一个物质丰裕、精神痛苦的病态社会,并且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病都是由其制度本身所致。佩珀就指出,“资本主义的生态矛盾使所谓‘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社会主义’成了不可实现的梦想”。必须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社会改造,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生态社会主义者所憧憬的那种符合生态要求的非剥夺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激烈地批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异化,以及生态殖民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指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现代化的物质财富,但是也产生了诸如精神颓废、自杀等现象的社会问题,以及核污染、化学污染、电磁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本质上,生态社会主义学者认为,这些弊端是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引起的。因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创造出新的理想的社会形态。这种形态就是是在尽量不破坏社会社会生态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2.2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家指出,社会和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真理。因此,要重新界定和审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也要对人类中心主义保持一定的理论警醒。生态社会主义者们主张建立一种共存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类是自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与生物圈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动交流。

2.3主张经济发展的适度增长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主张经济发展不能无限度,而且也不能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而是主张经济要适度发展、量力而行。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今时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超出了一个国家的范围,必须需要全球各国协调解决。他们提倡,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的经济应该保持温和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且经济增长要与生态系统保持步调一致。

3.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评析

3.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意义

第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从哲学理论高度指出了生态危机的本质。生态社会主义者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的。他们相信,基于私有制,并且追求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张的最高价值追求,这必然会把自然界当做掠夺的对象,并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

第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今天,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们从经济、政治等角度提出了诸多值得深刻反省的理论观点。比如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而是利用科学和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然界,这种改造是以提高行业的利润率,并且以过度的资源消耗和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为导向的。

3.2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色彩比较浓厚,过于空想,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足。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甚至主张“生态矛盾论”来取代马克思的经典观点――“经济危机论”,这就否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大阶级的矛盾。生态社会主义进而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重建,而不主张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这种观点的乌托邦色彩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有学者指出,“它所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改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也就不可能使工人真正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难以自圆其说,存在很多内在的冲突。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又主张在不触动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一场生态革命。在对暴力的态度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罢工、抗议等是重要的抗争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式,又坚决反对暴力革命原则,这就反映了其理论体系的内在冲突。

4.结语

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对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大环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生态运动风起云涌的小环境,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地批判并提出要及时转变旧有的价值观,构建一种全新的、适应时展要求的绿色价值观。对此,我们借鉴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考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文明列入与其他四个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避免经济的过度发展与资源的过度破坏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二者的和谐构建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为未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做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穗明.《生态社会主义评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牛文浩.《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基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角》,博士毕业论文,南开大学,2013年.

[3]康瑞华.《生态社会主义在中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3期.

[4]郇庆治.《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评述》,《汉江论坛》,2006年4月刊.

作者简介

刘琳(1990.8―),女,汉族,山东费县人,烟台市芝罘区区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上一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意义 下一篇: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