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素质教育观念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6-16 02:54:12

确立素质教育观念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优化教材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中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也是教师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出发,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内在联系紧密的几个部分,从而由低到高、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组织课堂教学的程序。优化课堂结构,要根据课型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设计。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就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确立的素质教育观念是:结合实际,提高思想素质。教学时,要增强德育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面向全体,提高智力素质和培养心理素质。教学中,这一观念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优化教材内容

优化教材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⑴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主动驾驭教材。教师绝不能过分地迷信教材,做教材的“奴隶”,而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如:适当改变课时教学顺序,自行设计练习题甚至例题,重组教材等,使教材内容真正成为教者易于表达、传授,学生易于主动接受的知识体系。我在教学中,把教材第一册一单元分成“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口算”、“解决问题”三大块进行教学,节省了教学时间,效果也很好。

⑵把握教材内容的承启联系,找准知识“切入点”。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吃透”本期教材,而且要深钻全套教材。只有这样,教者心中才能形成一个部分与整体相互联系的知识框架,才能整体把握好各章节各课时教材内容,从而找准知识“切入点”,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除法的过程中,只要抓住“定位”下功夫,重难点便迎刃而解。

2、优化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中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也是教师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出发,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内在联系紧密的几个部分,从而由低到高、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组织课堂教学的程序。优化课堂结构要根据课型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设计。

⑴新授课。新授课应按照复习准备、学习新知、学习反馈、综合练习、学习小结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以“11减几”教学为例:①复习准备:复习“10减几”的减法,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新知“11-1”,使学生在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实际操作中,在积极自觉地复习旧知的同时发现疑难,产生思维冲突,提出问题,激发动机,形成学习目标意识。②学习新知:先让学生讨论“11-2”:“不够减怎么办?”教师再直观演示,讲清算理,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打散一捆,从10根里面拿。”最后学生反思,知识正向迁移,得出“破10减”的计算规律。③学习反馈:出示“破10减”10题,学生单独练习后全班订正;教师检查,及时矫正。④综合练习:利用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新知。⑤学习小结:简要总结计算“11减几”的要点。

⑵练习课。练习课应按照“基本练习”、“基本内容练习”、“新旧知识综合练习”、“分层深化练习”四个环节组织教学。基本练习包括“口算”、“笔算”、“听算”等练习。基本内容练习是前课时新授内容的练习,练习时可提高速度,加大容量。新旧知识综合练习要让学生把握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熟练巩固,形成技能。分层深化练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的目标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⑶复习课。复习课可按照“回忆再现学习内容”、“复习内容的整理、归纳”、“局部性内容练习”、“综合性复习练习”、“自我测查和评价”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通过复习,着重让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培养复习习惯,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版块知识体系,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关键是联系自身素质和学生实际,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恰当选择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复习法”,以及现在提出的“自学辅导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把“口、心、笔”有机结合,能够省时、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合作性。合作性是指教学中要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因此,在教法的选择上,应注意学习的合作性,通过合作学习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操作,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增进友谊,培养相互理解和关心的良好品质。

⑵个体性。个体性是指在教学中要重视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学习成绩有差异。教学由于操作性较强,知识迁移较快,更易造成优差悬殊的现象。因此,教学方法必须适用于全体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让好、中、差学生都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各有所得。

⑶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现代教学更加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时间要相应增加,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如:“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六步教学法”等都具有自主性的特点。

⑷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综合运用。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为辅的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合作掌握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教学法”都是这一综合性的尝试。

⑸启发性。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性原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营造友好和谐、轻松愉快、协作向上的教学氛围,不断调节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法为学法服务,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真正优化。

4、优化作业评价

课堂作业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从课堂作业的评价中,可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下一课时教学计划的调整;学生可以从课堂作业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掌握好了可提高学习积极性,未掌握的可调整行为、及时补救。课堂作业评价通常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

综上所述,只有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落实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上一篇:浅谈一年级易混拼音的教学 下一篇:江县干旱情势及防御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