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播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16 12:23:44

旱地播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细致到挑选土地、修整土地、合理施肥、挑选种子、培养秧苗、增长期庄稼的经营和收获果实各个环节,本文为冬小麦栽培的高产、高收提供操作指导。

关键词:冬小麦;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A

前 言

我国目前种植冬小麦的地区有较大部分属于山地、旱地。因此要想为农民取得高收益就必须听从政策指挥,科技化种植,规范化种植,那么冬小麦大规模种植一定得到很好的成效。下面就是如何在旱地种植冬小麦的具体办法:

1 挑选土地

小麦生长并不要求必须是肥沃土壤,一般层次土地就可栽培,但万万不可多年只用同一块土地,可将土豆、马铃薯等作为间歇种植。高产的关键在于土层厚实度,结构优越性,有机物多,养分大,能存水储肥,帮助根部生长。旱地种植冬小麦经常应用豆茬和连茬的方法,田地最好具备背风、向阳、平整、劲足及土层较深等特点,川、台、塬、壕、坝地等都不失为明智之选。

2 修整土地

为帮助土地存水储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可以利用微生物的蠕动,帮助土地增加养分,耕地时至少要深达20cm。全过程要保证按时播种,还有备地要尽可能深厚,营造适宜种植的土地紧密度。

茬地尽可能三耕三耱,夏茬地每年至少翻2次。阴湿地多雨时节应禁止犁耕,避免将土地变成泥条。对于犁耕使土地过散的,应进行压实,避免影响秧苗过冬。立秋后立即耙耱保墒,雨水初降马上耱,旱季要反复耱,要达到松散平整,上软下硬、无突起、墒情足的标准。

3 挑选种子

挑选一款优质的种子是保证小麦高产的重要一环。像两峰22、西峰23,宁冬1号等抗旱、抗寒、抗病、稳产、高产、特质的优良种子都可以采用。

4 合理施肥

小麦属于“胎里富”作物,它可以将营养存储起来,只要撒足底肥,安全越冬就不是问题。

4.1 基肥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以底肥为主,采取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实行因地定产,以产定肥,平衡施肥[1]。通常施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颗粒磷肥450kg/hm2、硫酸钾150kg/hm2等,需要注意的是备地阶段要将有机肥,磷钾肥和50%氮肥统一使用作为底肥,处于返青期时再施20%氮肥,处于拔节孕穗期灵活追施。

4.2 追肥

处于拔节期,予以施肥可起到增加分蘖成穗率的效果。在麦子返青期宜运用条状施肥方法,利用蓄力播种机或开沟器人为按麦穗长势条施尿素。为了满足小麦在返青期、拔节期的养分需求,让麦子增加分蘖、增加麦粒数可将尿素控制在75~150kg/hm2之间。耱地保墒立即跟上,配以深度3~5cm的追肥,使土壤松散、上松下实。实现保墒、增温、促早发。小麦生生长初期锄草2~3次。灌浆期施以磷酸二氢钾0.3%、锌肥0.2%、尿素1.0%~1.5%,延缓枝叶老化速度,促进光合作用,进而高产高收。

5 掺合药剂

小麦药剂拌种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病害防治技术。例如,在播种前期用三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可湿粉)进行种、药参拌。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纹枯病、叶锈病、白杆病等其他多种植物病害。

6 播种精准

在气温方面,适合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温度最好确保当日的平均气温为16~18℃。在土地方面,为了促进冬小麦健康成长、提高冬小麦收割产量,务必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播种,积温最好是500~650℃。还应该选用含水量较为丰富、含有黏土和砂砾的土壤,即中壤和黏土壤为主。

7 加强田间管理

7.1 小麦入冬后的养护

冬春打碾,助苗过冬。打碾后来年开春土表含水率、越冬率依次是13.5%、67.4%,未打碾的第2年土表含水率、越冬率依次是10.0%、57.1%。打碾可助苗快长,苗更壮,穗更多,更耐寒,更耐旱,压碎疙瘩,牢固土层,防止通风,保墒保温以便顺利越冬。若可以12月初用1次粪肥,控制在15t/hm2左右为最佳。

7.2 返青后土壤维护

于第2年3月后期3叶1心时,用条播机在田里追尿素肥控制在75~105kg/hm2之间,深3~5cm之间,满足幼苗新生所需养分进而有效分蘖。保证松土增温。杂草要及时人工去除。花谢见穗后,若连续降雨青干,可施以磷酸二氢钾控制在3kg/hm2之间。

7.3 病虫害预防

麦蚜、粘虫、麦秆蝇、锈病等常于苗期后段出现。最好是事先有所预测,一旦发现病情及时做好应对方案,抓紧防治,让冬小麦的产量尽可能小的受到影响。

8 冬小麦的收割

冬小麦的收割同样影响着冬小麦的产量,还影响着冬小麦的质量。最适合的收获阶段是蜡熟末期到完熟期。冬小麦收割入库太早,容易使冬小麦麦粒不饱满,品质差。收获地太晚,麦粒不但易脱落,而且易折杆。一旦遇上雨水天气更容易导致穗上发芽。损失严重。

9 结束语

总之,旱地冬小麦的栽培除了选择小麦的种子、播种等都有着其特有的规律特点以外,要响应政府的号召,学习科学规范的种植小麦的技术,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将小麦的产量最大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洁.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7(10):12.

[2]侯琼贤.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4).

上一篇:福建省顺昌县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与技术改进初... 下一篇: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