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时间:2022-06-16 09:25:30

地膜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摘 要: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

关键词:地膜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管理

地膜覆盖是使用化肥和推广杂交种以来玉米生产的又一突破性增产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通过大面积推广实践证明,地膜覆盖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适应范围广,是农业生产上一项重要的增产、增收措施。

1 覆膜玉米苗期管理

1.1护膜播种后要经常检查,特别是大风时,要将地膜四周和播种孔封严,遇雨后要及时松动播种孔的盖土,防止板结。

1.2放苗定苗先播种后盖膜的地块,要及时破孔放苗。机播地放苗时应根据留苗密度所规定的株距打孔,放苗孔应该越小越好,每孔放出1~2株健壮苗,放苗后用土将苗孔封严。放苗时间,应避开风天和中午。先盖膜后播种的地块,出苗后封严苗孔。幼苗3~4叶时定苗,除去弱苗;小苗、病苗,每孔留1株健壮苗。发现缺株时,可在相邻孔中留双株来补缺,比移栽或补种要好。

2 地膜玉米穗期管理

2.1增施穗肥

在玉米生长期间应重施一次穗肥,以满足玉米生长中后期的需肥。追肥的数量一般为玉米总需肥量的30 %~40 %,以氮肥为主,每公顷追碳酸氢铵450~600 kg或尿素150~225 kg。追肥时期最好在50 %叶片全展时施下,因天气等原因不能及时施的也可在60 %叶片全展以前施,相当于大喇叭口期,此时正是玉米生长旺盛阶段,需水需肥多,追施穗肥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追肥方法是采取打孔施肥,用一直径3cm左右木棍将下端削尖,在窄行内每四株中间打孔,施入肥料后用细土封口。

2.2适时浇水

浇水重点是在拔节和抽穗期。这时气温不断升高,植株生长迅速,幼穗分化加快,叶片蒸腾量大,需水量约占玉米一生的40%~50%。从拔节后到大喇叭口期,要及时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确保植株正常生长;使雌雄穗抽出时间缩短,开花期协调,可有效地增加穗粒数。这时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如果水分不足就要及时灌溉。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掌握好浇第一次水的时机很重要,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重浇一次,就能满足抽穗的需要。抽穗开花期浇第二次水,可以保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攻穗增粒,促进高产。

2.3化控防倒

目前,使用最多的化控调节剂是玉米健壮素。它能有效降低植株高度30~60 cm,穗位降低15~20 cm,使植株生长更加健壮,增强植株抗倒性。还能改善根系状况,茎秆增粗。另外,喷施健壮素后,叶鞘变短,叶角变小,玉米群体光照条件改善,秸秆硬度增加,利于抗倒。

玉米健壮素的使用:用药量一般每4500~5000株玉米用药30 mL,(一支),兑水15~20 kg即可喷施(具体操作以产品说明为准)。药液只需均匀喷施在玉米上部叶片即可,不必上下左右都喷,对生长势弱的植株、矮株不能喷,以利生长。

3 覆膜玉米花粒期管理

后期管理,隔行去雄,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促进高产。去雄时不要伤害旗叶和茎秆。靠地边的四行不去雄,保证用粉。除雄后彻底清除废膜;此时地膜还较完整,容易清除干净。清除废膜时不要伤害叶片和根系。

由于选用生育期较长的杂交种,要千方百计地促进早熟,确保霜前成熟:一是在播前用增产菌拌种,或喷洒喷施宝、植宝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二是采用隔行去雄和站秆扒皮、剪苞叶等管理措施,促进早熟。同时注意适时晚收,有利后熟,增加粒重。

4 防治病虫害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主要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及药剂拌种措施。除了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外,每公顷用22.5~30 kg 2.5%敌百虫粉或敌敌畏乳油1500~2500倍液防治粘虫。

要特别注意防治玉米螟。在春玉米产区,一代玉米螟卵基本落在抽雄以前,集中在心叶期为害,对产量影响较大。第一代螟害减产率10.87 %,第二代螟害减产率0.74 %。因此,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受害较重,必须重点防治。

防治玉米螟的方法较多,当前主要采用颗粒剂防治幼虫,因为成虫在玉米下部叶片背面产卵,出孵化的幼虫爬到玉米喇叭口里咬食心叶。具体方法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时每公顷用50 %辛硫磷乳油7.5 kg加水稀释,然后再用细沙土247.5 kg制成颗粒剂,每株玉米喇叭口放7~8粒防治玉米螟。还可用白僵菌颗粒剂,每克含有70亿~100亿孢子的菌粉,每公顷用量2250~3000 g,拌75 kg沙子或炉灰渣等颗粒如米粒大小。先用少量冷水湿润颗粒,均匀拌上白僵菌粉;每株施药剂1.5~2 g。HD-1苏云金杆菌类细菌农药,用药粉150 g,拌载体5kg,每株施药剂1.5~2 g。

上一篇:梅花鹿春季选种应严把“四关” 下一篇: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范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