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电影与音乐的双向建构艺术

时间:2022-06-16 08:29:41

《钢琴家》:电影与音乐的双向建构艺术

[摘 要] 电影音乐是一类既独立又综合的音乐类型,在电影中,音乐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契合影片主题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借一部把音乐完美运用到电影中的代表影片《钢琴家》,从电影到音乐和音乐到电影的双重角度,独到并深入地剖析其中运用的肖邦钢琴音乐对影片主题的灵魂作用。

[关键词] 电影音乐;钢琴;肖邦

对电影《钢琴家》的最初记忆,是停留在作为钢琴专业学生刚进入高等艺术学府的时候。当四周被形形的艺术形式包围,让人沉浸于艺术海洋,如坐雾上。现代的音乐教育不再是艺匠式的灌输,机械式的重复,关注内在更广阔层面的构建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同作为艺术门类中的戏剧艺术、电影艺术被定义为综合艺术,能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听前人畅叙往事的时候,有人因为电影中的一首肖邦的《辉煌的大波兰舞曲》而爱上了钢琴,爱上了肖邦。令人惋惜的是,并不是有音乐表演技巧就有音乐素养,再加上理解能力的局限,知识的匮乏,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会感到无聊。故而,从电影中感悟音乐便成为非常直观而又深刻的途径了。简单查询资料,不难发现电影中正面描绘音乐家的作品是少见的,而其中优秀的为业界普遍看好的作品《钢琴家》必名列前茅。

现在,曾是学生的钢琴老师,也会向学生们推荐值得欣赏的音乐电影佳作。理所当然的,《钢琴家》往往应该是首推。迄今为止,很多人把这部电影或断断续续或从头到尾看过的遍数已经数不清了,要说他们为什么这么痴迷,想必撇开其对纳粹和战争的批判,仅仅是电影中的肖邦的钢琴音乐,就让人深切体会“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一、影片与影片中的音乐概述

 电影《钢琴家》改编自波兰犹太裔钢琴家、作曲家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钢琴师》。而导演Roman Polanski本身就经历过纳粹统治,是二战犹太人的幸存者之一。从恶魔手中逃离的童年记忆伴随了他一生,与其说幸运不如归之于命运的安排,就要借助幸存者之口讲述最令今人尴尬的历史,就为使其更具说服力。而他用这部作品将历史的脉络梳理通畅,使人性的光辉棱角分明。

Roman Polanski按照原著的故事进行了细节上的改编,表现了这位斐声世界乐坛的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饱受折磨和屈辱,在躲避被纳粹逮捕的逃亡生活中饱受摧残。最后在德国即将战败时,他的音乐才华征服了一名德国军官,在他的保护与帮助下,才终于熬到了波兰的解放。而他也最终做回了自己,继续做钢琴家,带给世界最好的肖邦钢琴音乐。

导演将肖邦的音乐作为“钢琴家”在动荡年月里最经常、最幻想、最能抒发自己情绪的乐音是有其深刻含义的。肖邦是西方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音乐家,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他几乎把所有作品都献给了一件乐器——钢琴。正因为他对钢琴近乎偏执的独钟,才得以把钢琴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肖邦也是波兰人,与Szpilman一样,肖邦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与Szpilman一样,肖邦的故乡华沙也曾受到侵略。相同的经历有着近乎传奇的历史同步感,可以说,在《钢琴家》中,肖邦的音乐情怀与电影情节相呼应,作曲家的情感流动也是电影主人公的感情诉说,肖邦的音乐精神与电影的主题灵魂相呼应,钢琴诗人的抗争也是“音乐家”的不屈服,这种呼应让肖邦的音乐与电影共同升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二、影片代表音乐赏析

《钢琴家》中重点引用了肖邦三首著名的钢琴曲:升c小调夜曲、g小调叙事曲和降E大调钢琴与乐队版辉煌的大波兰舞曲。这三首乐曲均创作于欧洲战乱时期,导演选择这三首创作于特定年代的作品来叙述特定年生的故事,可谓独具匠心。

(一)升c小调夜曲

升c小调夜曲是钢琴家斯皮尔曼战前和战后两次在华沙广播电台弹奏的乐曲。在影片的开头,黑白新闻片并没有表现战争,行人往来如常的马路,甚至显得繁华尚存,钢琴的声音一直相伴。紧跟着出现的斯皮尔曼的手在黑白键上滑动,跳跃。当他战前弹奏这首夜曲的时候,其小调忧伤的基调暗示着战争和苦难即将来临。果然,突然的炮火轰炸的声音打破了乐曲的平静,而斯皮尔曼也因此开始了动荡的战乱生活。在影片的尾声,战争结束,波兰解放,钢琴家再一次回到相同的录音间,继续弹奏起那首被战火打断的升c小调夜曲。这是他心中所期盼的,正是这种期盼支持着他在战争期间强烈的求生欲。升c小调夜曲是肖邦的一首编号外作品,也就是肖邦的遗作之一。它充分显示出了肖邦夜曲体裁中的独特魅力,情感细腻,层次丰富,音乐中有着忧郁的沉思和无尽的伤感;而另一方面,火一般的激情、沉痛的倾诉以及戏剧性和悲剧性也大大增加了这首夜曲的艺术价值。在对表现战后斯皮尔曼的弹奏时,导演引用了一些大调性的片段,宽广舒缓的旋律则象征着对战争的回忆与抚平战争带来的忧伤。肖邦在他的青年时代创作了这首夜曲,此时的他正满怀希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但身在他乡的肖邦内心总是牵挂着故土,心中难免始终充斥着思乡的惆怅与悲伤。这种交织着复杂感情的音乐也恰好与电影的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

如果说开头的演奏是交代钢琴家的身份,那么结尾的重复式表现则使电影前后连贯,用升c小调夜曲贯穿全影片不得不说得体确切。钢琴家身份的斯皮尔曼,在阴差阳错得到帮助之后回忆起一切苦难的开头,从弹过这首曲子开始的以后几年没有什么能代替钢琴家苦闷、紧张的心情。也许这也是肖邦在创作这首作品时候的心境。

(二)g小调叙事曲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第一首叙事曲,叙述的是13世纪立陶宛爱国者华伦洛德领导民众抗击入侵者,最终轰轰烈烈地取得了胜利的日耳曼十字军骑士的故事。肖邦在钢琴作品中独创了新的体裁——叙事曲,用音乐来叙事的形式将人们痛恨侵略战争、争取民族自由和国家解放的激情与热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心情与期盼恰恰符合了电影中斯皮尔曼想要向那位德国军官所表达的内涵。这是影片中最为关键的钢琴作品,也是影片最让观众紧张的高潮部分。就在斯皮尔曼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中,迫害让他学会更加谨慎,也就是这种过度谨慎和小心,让后来情节的发展显得更紧张,更震颤。最惊人的,就是德国军官的出现,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德国军官会出现在那么隐蔽的地方,而斯皮尔曼爬上阁楼的过程是那么曲折,惊恐的神情刻画在他惨白和得过黄疸病的脸上。更惨的是军官没有表情的脸,如果说这时出现的是一张满脸横肉的、凶神恶煞的脸,我们自然会知道斯皮尔曼性命不保,不可知的命运使人不敢想,又存有一份希望。而军官在询问一番钢琴家的身份后,让他弹奏一曲,给我们的感觉是祈求音乐的力量能够感化恶魔般缥缈。“这么说,这一回我得换个方法,用弹钢琴来换活命(引自原著)。”实际上在原著中,斯皮尔曼并不是选择这首乐曲,而选择这首g小调叙事曲表达此处剧情则是导演自己的诠释和对原作进行的二度艺术创作。这首乐曲的旋律走向更加曲折,戏剧性发展更加丰富,所以更符合钢琴家斯皮尔曼当时心境的表露,音乐的丰富情感表现也更能烘托出电影的主题基调,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在弹奏g小调叙事曲前的那一刻迟疑,斯皮尔曼显然是沉着冷静地筛选出了最合适的乐曲,而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完美无缺的演奏以及音乐中恰到好处的情感流露彻底攻陷了纳粹军官心理上的所有防线,同时也为他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机遇。

上一篇:点击中国画·邵仄炯 下一篇:后生可畏 EPSON L211 喷墨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