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肝血管瘤非血管介入治疗一例

时间:2022-06-16 03:13:35

【关键词】巨大肝血管瘤;非血管介入治疗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3岁,以右上腹部饱胀感6个月入院。体检:右上腹略膨隆,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五前肋间、肝下界右锁骨中线季肋缘下两横指,肝表面欠光整、无压痛。CT平扫:肝脏形态、比例失调,肝脏可见一约12×10×11cm3、轮廓清晰、边缘光整、包膜完整、密度一致的低密度病灶,肝组织受压缩小,CT增强:病灶动脉期周边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大部分强化、静脉期廓清明显延迟;CT诊断:巨大肝血管瘤,CT下活检:病灶内抽出暗红色血液,未检到实质性组织。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5umol/L,临床诊断:巨大肝血管瘤。首先选择经血管技术治疗,肝总动脉和肝右动脉造影:肝右动脉及分支呈巨大抱球状,未见典型肝血管瘤葡萄样征象,据此考虑该病灶为非完全动脉供血;改为经皮经肝病灶穿刺非血管技术,CT导引下,多角度、多方位穿刺病灶,边穿刺边注药,尽可能使药物均匀弥散地注入病灶内;由于病灶巨大,治疗分3次进行,每次间隔7天,每次治疗前复查肝肾功能,每次注射药物:平阳酶素8mg+碘化油10ml。结果:术后六个月复查,肝CT:病灶明显缩小,约为:2.0×3.0×2.0cm3,药物浓聚,被压缩的肝组织体积基本恢复,化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7.0umol/L,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2讨论

肝血管瘤多以动脉供血为主,部分为动、静脉混合供血,少部分以静脉供血为主;而如此巨大的肝血管瘤以静脉供血为主很少见;这可能是:①先天组织结构不良、以静脉血供为主;②随着肿瘤的增大,动脉血供不足导致静脉血逆流,最终以静脉血供为主。该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就会发生黄疸,病灶的占位效应也会使肝功能逐步下降,二者共同作用最终会导致肝功能急剧下降肝肾衰竭。以往巨大肝血管瘤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治疗过程复杂风险大费用高;介入多采取血管技术治疗,而采取非血管技术治疗如此大的肝血管瘤尚少有报道。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全面的计划,采取分次间隔治疗,控制治疗副作用避免治疗导致的肝损伤;我们认为:①由于病灶巨大采取分次治疗,降低药物反应、减轻肝脏负担、避免急性肝水肿和急性肝衰竭。②治疗间隔时间7天有利于肝功能恢复。③治疗前复查肝肾功能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上一篇:18例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下一篇: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