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到书”之变探秘

时间:2022-06-16 01:17:05

“课后到书”之变探秘

2015年8月28日,烈日当空。

城口县周溪乡凉风村小学,代课老师倪代兴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校门外的机耕道。

要开学了,教材还没送到,倪代兴怎能不急。

“学校太偏远,估计又要晚好些天了。” 倪代兴想。

“滴!滴!滴!”忽然,机耕道上响起摩托车鸣笛声。

倪代兴抬眼一瞧,一下子激动起来。

迎面驶来的摩托车上,一位乡中心校的老师正对着倪代兴微笑。

“我给你们送教材来了。”摩托车停下,该老师说。

“今年怎么来得这么快,包装也很好!”倪代兴有点意外,也有点惊喜――以往教材送来时破损的不少。

倪代兴此时并不知道,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倾力打造的“课前到书”运行系统正在为全市教材运输配送提供“加速度”。

瓶颈

改革,始于一声声叹息。

2014年8月31日晚上11点,重庆新华传媒物流配送分公司发运部。

盯着手里的发运单,经理蒋梅愁眉不展。

还有一个小时就是9月1日了――全市中小学开学的日子。

可由于秋季教材改版,征订目录下发时间较晚,导致征订、印制、发运进度延后,最后一趟满载教材的车还停在物流中心。

“要是教材不能准时送到学校,怎么办?”蒋梅在心里叹息。

大约500公里外的城口县,倪代兴也在连连叹息。

刚刚接到新教材的他,正在用干净帕子和胶水仔细擦拭整理“新”教材。为此,他已经忙活了五六个小时。

当天下午6点,这些教材才从中心校送过来。

这些天,城口连日暴雨,县城到周溪乡的交通中断,县新华书店工作人员只能肩挑背扛,人力搬运,导致不少教材运到中心校后都出现破损或者丢失。

而乡场离凉风村小学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当新教材一路传送到倪代兴手里时,很多都破烂不堪了。

面对山高路远的山区农村,传统教材运行模式效率低下,形成了“课后到书”的瓶颈。

破冰

2014年10月,市文化委召开全市编、印、发单位“课前到书”系统改革会议。

“在过去形成的运行模式和分配机制中,我们要力求寻找从整体上打破瓶颈、挖潜增效的空间。”会上,市文化委主任汪俊剑指瓶颈。

作为直接牵头部门,印刷发行管理处立即展开了调研。

“教材的包装工序重复,加上主要依靠人力进行,导致过程冗长,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运输配送体系的通畅。”印发处处长张富伟说。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为何一直未能解决?

“‘课前到书’改革一旦启动,就会触动一部分单位的利益,加之过去行业内一直没有合适的单位愿意牵头,因此,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汪俊说。

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市文化委围绕“三严三实”要求,认真查找问题,积极整改,下决心牵头抓好“课前到书”运行系统改革。

对标

2015年3月,大渡口区建胜镇,重庆升光电力印务有限公司。

办公室秘书走进董事长室,递上一份申请购买打包机的报告。

瞧了一眼报告,董事长郑光平默然不语。

前些天,市文化委印发处拟定了《重庆市中小学教材统一包装运输执行标准》,作为全市教材印刷行业的新标准。

该《标准》以规避重复劳动为核心,大幅降低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成本,将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包装”和“重复搬运”问题。

“包装上,以前是牛皮纸封小包后再用防水牛皮纸将几个小包打成大包;新标准是用扎小捆方式替代封小包,然后,几小捆打成一大包。搬运上,以前是印刷厂搬小包上车卸货,到物流仓库再逐包搬下车;新标准是在印刷厂堆码上车,到库后直接用叉车装卸入库。”张富伟介绍。

对照新《标准》,重庆升光电力印务有限公司需购买三台打包机,花费近6万元钱。

更让郑光平烦恼的是,使用打包机后,现有的操作模式也将改变。

“虽然心里作好了准备,但是真要动手‘割’自己的‘肉’,还是有点舍不得。”郑光平说。

“这只是暂时的,减少重复包装以后,每包包装成本将会由原来的0.78元降到0.6元,此外,还将至少节约三个工人的用工成本。”张富伟说。

提效

过去,每次去发行单位送货,印刷厂货车司机刘能都会带上几盒好烟。

为何?在印刷高峰期,去发行单位仓库下货时,因搬运速度慢,他常常要排队等候。这时,好烟就会派上用场――给搬运工递上几支或一盒香烟,让他们先替自己卸货。

“这样就可以不用排队,买烟的钱也可以回厂里报销。”刘能说。

“过去,由于这种私下交易时有发生,相伴发生的其他乱象也不少。究其原因,还是搬运效率低下。”张富伟说。

2015年7月5日,当刘能开着满载印刷品的货车来到发行单位的仓库时,他发现,以往排队等候卸货的现象没有了。

“叉车一过来,几下就把车上的货卸了,前后不超过20分钟。”刘能有点兴奋。

重庆出版社财务人员张敏最近也有点兴奋。

以前,书籍的包装材料、采购、保管等费用,需要出版社与印刷厂分开单独进行结算,而现在各环节的费用全部按大包件数来核算、支付费用。

“过去常常为各环节的费用忙得焦头烂额,现在一步就解决到位,轻松了很多。”张敏说。

“各环节简化,不但减少了劳动量,而且规避了劳动者个人之间发生交易和自由裁量的可能,所有费用统一纳入企业之间的结算,规范了行业管理。”张富伟解释说。

效应

2015年9月1日,秋季开学第一天。

城口县周溪乡凉风村小学,二年级学生黄守先从倪代兴手里接过新教材,回到座位后就把两本旧书放进了书包。

“这是姐姐以前用过的,爸爸担心开学没课本,就把以前姐姐用过的书让我拿来了。没想到今年书来得这么早,今天我就可以用新书了。”黄守先开心地说。

郑光平近来也很开心。

2015年9月15日,郑光平看完财务报表,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才半年时间,包装环节节约的费用就已经收回了购买打包机的成本,节约的用工成本也有好几万元,这还不包括仓库利用率提高后产生的新利润。‘课前到书’运行系统改革效果真的不错!”

黄守先的开心,郑光平的笑容,这正是市文化委进行“课前到书”运行系统改革所要达到的效应。经过核算,改革后,市内3家图书出版社、20多家教材教辅印刷单位及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每年将节省各类成本总计约350万元。

上一篇:最后钟响本·华莱士 下一篇:篮板情怀NBA那些非著名篮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