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柔道比赛中投接寝技重要性的研究

时间:2022-06-15 08:44:14

女子柔道比赛中投接寝技重要性的研究

摘 要 我国女子柔道在训练中往往重投技、轻寝技,更忽略了投技到寝技问的连接。由于投寝技不连贯,制约了投技技术的发挥和杀伤力。加强对投接寝技技术训练方法和创新突破途径的研究是提高我们备战训练水平,提高我们主力队员的综合技术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研究发现:(1)我国女子柔道重投技、轻寝技、忽视连接的现象仍旧没有彻底改观;(2)我国女子柔道施技次数依次为投技、寝技和投技接寝技,而成功率却恰恰相反。(3)加强对投接寝技技术结构、训练方法和创新突破途径的研究是提高我们备战训练水平,提高我们主力队员的综合技术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关键词 女子柔道 比赛 投接寝技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86.4 文献标识码:A

1 选题依据

柔道运动是一项技术性与竞争性极强的项目,这个项目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比赛中,都是一对一的徒手直接对抗,是对抗双方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角逐。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在对抗中对每一个技术的细微变化,都要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并使用出正确有效的技术动作,战胜对手,获得胜利。众所周知,柔道运动中的技术可分为投技(站立摔)、寝技(垫上摔)两大类。柔道技术动作很多,其中投技和寝技的连络技在实战对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纯从技术上看,投技和寝技结构不同,但在实际应用上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任何一种技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身体某部分动作力量就能摔倒和制服对手,而要依靠身体各部分动作力量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柔道比赛的121名女子柔道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计算机对中国期刊网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为整体把握投接寝技术结构记训练方法,为更加客观的研究我国女子投接寝技术的训练及重要性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的施技情况分析

3.1.1 十一运施技情况及效果

柔道技术由投技和寝技两部分组成。投技是主体,是施技的首位。投技是两个运动员在站立的姿态上施技的过程,寝技是延续,是施技的补充,是从投技转入的。因此,比赛中一个施技效果好,投技完成就能取得胜利;如果投技施技效果不理想,自然转入寝技过程。这种特点,便形成了在柔道训练中以投技为主体的技术训练。

3.1.2 忽视投技接寝技的主要原因

有的队员投技较好而寝技能力相对不足,有的队员寝技较好而投技水平一般,甚至有的队员只会投技不会寝技,很少有队员投寝技比较均衡。大多数队员投寝技明显脱节,依靠投技把对手摔倒后不能及时跟进进入寝技而获得更大的得分,由于投寝技不连贯,制约了投技技术的发挥和杀伤力。

有些运动员思想上有抵触,只想投技“一本”取胜,所以在练投技技术和实战时生龙活虎,在练投拉接寝技和寝技技术及实战时却提不起精神。这样不利于运动员技术的全面发展,教练员和运动员只有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掌握投接寝技技术结构及运用,才能使我国女子柔道更好的发展。

3.2 柔道投接寝技技术运用的分析

上文已经对投技接寝技的技术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指出:投技接寝技摔人的一方有固定的支点,身体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而被摔的一方在摔倒的一瞬间,特别是在空中的那一瞬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支点。唯一的支点就是对手的身体,而这个支点随时都在运动。摔倒的瞬间摔人的一方要尽量把得分扩大或不变,如何控制对方。而被摔的一方第一反映是少输分,稳定住自己,然后再去想怎样进攻,所以摔人的一方就可以趁时,提前进攻接寝技。在投技使用时摔人的一方首先要控制对方的身体,使对方不能轻易转体,要使得分尽量变大或不变,在着地时把自己寝技的优势扩大,而不被对方控制。这两点现在的运动员人多数都注意到了,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为了在寝技中占到优势而投技的动作不完整,在最后用力关头把力收住,而减少了得分。这并不是投技接寝技的要求。摔人的一方投技接寝技的动作很多,所以教练教授要全面,运动员们在这一方面的意识也要加强。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培教材(柔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培教材(摔跤)[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 董奇,等.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邵建汾,等.试论模糊集合对柔道运动员机能素质的评定[J].中国体育科技,2000(1).

上一篇:多元解读文本提高专业素养 下一篇:十六届男篮世锦赛国外优秀中锋进攻能力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