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才有“节操”

时间:2022-06-15 01:04:50

可以确认的一点是,本专题所提到的节日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民参与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圣诞节),甚至不是政府或国际机构制定的节日(比如国庆节、儿童节、劳动节),更甚者,这些节日甚至没有固定的日期(传统的节日每年都有固定的日期,比如春节在大年初一,国庆在10月1日)。光棍节虽然在每年的11月11日准时出现并引发了全民购物大狂欢,但这仍然是一个小众的节日——只是针对单身和“”的人。

这些节日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带有策划的成分,都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不管是大众还是小众,只要名为“节日”,热闹是必要的因素。所以,不管什么节,只要策划者的工作做到位了,总会迎来熙熙攘攘的人群。哪怕没有普通的参观者,起码组织方也会邀请到足够多的业内人士和媒体。可是,虽然场面上是热闹了,很多这种策划出来的节日却并没有如策划者所愿的盈利,或者说,有些策划者从一开始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并没有把商业放到应有的地位。

“做节”就是为了赚钱

曾经采访过一位满脑子奇思异想的艺术家,而且他的奇思异想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体现在商业上。这位艺术家很喜欢策划活动,而且策划了不少商业性的节日。他在言辞之间让我确信,做出一个节日是活动策划的最高境界,因为这样的活动一旦成功就可以成为一个每年都举办的常规性活动。而且,像这样的策划者在脑子里浮现出创意雏形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活动的盈利模式了。

从一开始就考虑赚钱是举办大型活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大型活动必然要有巨大的投入,如果没有相应的产出回报的话,活动就无法持续下去,也就无法成为每年都举行的节日。

在人造节日的盈利问题上,音乐节算是做的很不错的例子。和众多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人造节日不同的是,绝大多数的音乐节都需要买门票的。比如国内最著名的几大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摩登天空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热波音乐节,每个音乐节单日的门票最少需要100块钱,而音乐节现场动辄几万人。算下来,音乐节的门票收入已是非常可观,这还不包括场内的餐饮、衍生品及广告等收入。

要说起来,音乐节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以理想主义姿态出现的。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免门票的,而且成为音乐和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这并不能作为通用案例,赚钱和音乐精神并不冲突,英国的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最初就是一位农场主为了吸引游客增加收入而策划的,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户外音乐爱好者的天堂,泥泞也成为这个音乐节最显著的标志。

电影节也有自己明确的盈利模式。世界著名的电影电视节都有商展和交易项目,像戛纳电影节,一般的小公司甚至花钱都抢不到展位。还有,像戛纳、柏林、威尼斯这样的成熟电影节,各种赞助广告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中国的电影节也开始了商业模式的探寻。比如去年的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吸引了超过200家海内外电影机构进驻,600余家机构参加洽商活动,更注重对产业的实际推动,形成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最鲜明的特色。国际制片人协会前来考察后,赞扬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电影洽商市场规模能达到去年的5倍。从2011年的第一届开始,北京电影节的电影洽商环节就让这个电影节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北京国际电影节去年的交易额超过了50亿,商业效果十分不错。

跳出只为赚眼球的思维

现在中国的各种策划出来的人造节日非常多,表面上十分热闹,可除了成熟的音乐节、电影节之外,多数都是纯粹为了吸引眼球,并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比如很多地方耗费巨资举办的旅游节、文化节除了造成一时的媒体效应之外,很少能给当地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相比较而言,那些没什么文化内涵的商场购物节倒是实实在在地赚钱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在主导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需要过多考虑经济利益,本来很好的想法最后只会成为一次次热闹地表演。说政府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也并非绝对,如果政府在做一个活动的时候考虑了经济利益,或者在做的过程中带来了意料之外的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活动就可以更健康地进行下去,否则可能中途夭折——毕竟政府的资金预算也不是随意和无限的。

导演何平也通过电影节的案例说:“因为我们的奖总是让人感觉到有政府行为在里面,所以它不是一个纯粹商业公司来操作,你像奥斯卡也好,欧洲的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也好,它都有一个商业的公司专门来操作,全年公司的工作就是干这件事情,所有的员工一年就干这一件事情,所以它就要把这个盈利模式想得非常非常好。”何平说,这样的电影节除了广告的赞助商,还要考虑电视版权怎么卖、网络上怎么推广盈利等等。

虽然中国的电影节,比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已经有了盈利,但这种盈利还停留在政府层面,如果能像音乐节一样完全交给市场,政府只是帮助提供便利的话,一定可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节日”要让创意落地

我们再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传统节日的一些要素,那就是: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具有连续性、有文化底蕴。

对于那些活动类的人造节日来说,这些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音乐节和一般的演唱会相比较,不但到场的观众多、场地大、演出艺人多,演出的时间也更持久(一般都是3~4天)。无论是音乐节、电影节还是其他的各种节,一般都不会只举办一届。至于文化底蕴,除了单纯的购物节,几乎所有策划出来的节都会冠以文化之名,甚至大兴的西瓜节也会以文化的名义去提升其价值。

每个人造的节日都是一个创意,更是大规模的创意集成,比如设计节。平时的各种设计展览、设计论坛只能在小范围内展示设计业界的成果,而设计节则从论坛到展览再到各种细节都给设计行业一个集中而细致的展示。要让创意——包括策划节日的创意和节日所展示的创意——真正落地,就必须让节日具有可持续性。如果一个好的创意只举办一届便夭折了,策划、组织者岂不是太没“节操”?

上一篇:真正属于观众的音乐节 下一篇:国产影视炒冷饭题材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