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研究

时间:2022-06-15 05:34:31

对青少年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研究

摘要: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如何防止运动损伤,也一直是各位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省体育运动学校近三年来12-18岁业余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受伤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训练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训练有密切关系,带有运动专业和技术动作特征,运动损伤的发生给运动员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的会造成终身祸患。在强调“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今天,对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利于防止运动员运动损伤,使运动损伤减少到最小机率;有助于教练员按时、按量完成训练计划、训练任务,提高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水平。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09—2011年田径运动员84名,年龄12—18岁,运动损伤人数31名。2.2研究方法由教练员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内容向校医及损伤运动员了解情况进行填写,并进行统计处理。

12-15岁年龄段运动损伤率比16-18岁年龄段高,说明初中比高中损伤率高。原因:一、初中生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有关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不多,思想麻痹,随意性强;二、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处在学习专项技术动作初期,极易对技术动作把握不好,易引起损伤;三、初中生的骨膜、骨质比较脆弱,易受伤。说明损伤的原因有对运动损伤思想不重视、随意、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场地器材不觌范、运动量过大、过度疲劳。在这些原因中,来自运动员自身的占35.48%:由于教练员训练安排考虑不周的占29.03%;还有22.58%是由于训练条件差造成的。看出运动损伤部位中下肢部分占74.19%;腰部占12.9%;肩部和其他也部位占12.9%。田径运动员以跑、跳为主,所以肩部和其他部位损伤较少,但是,田径训练中由于项目的特殊性,还是应加强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尽量减少下肢部位的运动损伤。发观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以挫伤和骨膜炎为主,占48.39%。原因是由于田径以下肢活动为主:另外近两年来,因为场地改建,观有场地不规范,也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看出学生在训练之外,受伤人数虽然比平时训练时少,但也占19.35%,这说明学生在训练之外不注意自我保护,造成运动损伤,从而对训练带来不便:参加比赛期间损伤率为12.9%,这个数子对于中学生业余田径运动员采说,参加赛次较少,但比赛所发生的运动损伤机率相对而言也是较高的;其中的原因,一是由于运动员紧张,压力大;二是比赛中运动强度过大,这与平时教练员的训练也不无关系。另外在易恢复的损伤性质里,擦伤最易恢复,扭伤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易恢复。急性是关节韧带扭伤,慢性为髌骨劳损。田径运动员多半是急性扭伤。

4.预防措施和建议

运动员损伤是教练员、体育教师及运动员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在运动实践中,积极预防运动员的伤病是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运动员共同要做的事情。

4.1要经常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4.1.1要教育运动员注重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单单是提高肌肉的温度,它的作用还在于克服人体的惰性,保证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加强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减少肌肉活动的粘滞性,提高肌内的力量和弹性,促进关节囊内滑液的分泌,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大,因此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要让运动员认识到做好准备活动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明确准备活动的内容、活动的范围、活动的强度和运动量,发挥做好准备活动的真正意义。

4.1.2要教育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兴奋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7.1%的运动员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而受伤的,这些运动员又全部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运动员。因此,教练员要经常对运动员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兴奋性,以减少无谓的伤害。

4.2要注意对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基础训练,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适宜的身体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更好地掌握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打好基础,同时还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如果发生损伤也可以降低损伤的严重性,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再损伤。

4.3适宜的场地和设备对跳远运动员来说,鞋的适宜程度意味着损伤危险的高低。不适宜的鞋将引起脚的应力损伤或结构变形,不适宜的鞋还能导致力学关系的紊乱和姿势不正确,产生肌肉、关节功能障碍。因此,要降低运动员所穿的鞋大小合适,鞋的缓冲性能和控制脚的性能良好。另外,训练场地的硬度、弹性要适应;跳远的起跳区域坚实而平整;落地区(沙坑)的沙子要松软并无杂物;力量训练(特别是大力量训练)要有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4.4要加强对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培养运动员需要对训练和比赛进行必要的心理准备,以降低损伤的危险。首先,心理教育要以预防为主,教育运动员对新、难动作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对比较危险的动作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完成,对相对简单的动作或练习也要保持一定的警觉性。其次,对已经受到伤病的运动员也要进行心理教育。因为,伤病不仅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伤害。受伤的运动员经历着沮丧、恼怒,挫折和疼痛,伤病越严重,恢复期越长,情绪不安的可能性就会加重。

4.5训练方法要科学,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确保必要的休息和恢复运动训练的实验证明:运动量安排得不合理,不但不能迅速提高运动成绩,而且还会造成运动损伤。过大过激的运动量超过了人体运动器官和组织器官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容易引起运动员的身心疲劳(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因为疲劳与神经中枢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得不到较好的休息,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将会明显下降。表现为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警觉性减退、防御反应迟钝,从而成为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诱因。因此,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运动量的大小与增减,既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要给运动员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进行必要的恢复。4.6加强运动员对运动损伤思想重视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对身体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能够避免的运动损伤。4.7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规范场地器材,经常性地整修场地器材,减少由于场地器材不规范所造成的运动损伤。4.8中学业余田径教练应加强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合理安排训练。教练员应适宜安排运动量、加强业余田径运动员易伤部位的训练(加强力量和柔韧性)、调整好他们的比赛状态、正确指导运动员参加比赛。对于每一次训练和比赛,都应让运动员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对于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不宜过早、过多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必须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1、《运动医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2、吴姚祥主编的《现代学校体育研究》

[作者简介]侯石磊(1984-4),男,本科学历,助教,吉林工商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吉林长春 130062)

上一篇:论述如何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试论交通运输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