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药,也要讲时机

时间:2022-06-15 04:39:01

众所周知,合理用药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至关重要。合理用药不仅包括正确用药,注意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用药方法与剂量、注意事项等方面,而且还要了解如何适时停药。这是因为,停药也是很有讲究的:停药过早,有可能使疾病复发或疾病反跳;停药过迟,则既浪费药品、金钱,又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反应,甚至旧病未愈又添新疾。

因此,停药技巧与用药技巧同样重要,同样需要掌握。

注意用药时间

适时停药,首先应根据病情和药物作用特点,合理掌握用药时间,做到既不过早,也不过迟。

例如,解热镇痛药物,包括复方阿司匹林、安乃近、索密痛(即去痛片)、消炎痛(即吲哚美辛)等均有一定不良反应,除了治疗风湿性疾病之外,其他情况用药时间不宜超过7天。

而在抗生素中,链霉素用于非结核菌感染性疾病,用药时间应控制在5日内,因其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还会产生耳毒性的不良反应,有可能导致药物性耳聋;红霉素单独使用也极易使细菌耐药,用药时间不宜超过1周;应用青霉素和磺胺嘧啶治疗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在病情好转后宜持续用药数日至1周;用抗菌药物治疗痢疾,即使症状已得到控制,还需用药3~5天,以免复发。

特别需要提一下的是维生素类药物,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虽然它们和其他药物相比,可以连续使用的时间相对更长(通常要大剂量用数周,数月才可能中毒),相对更安全,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使用。而且脂溶性维生素互相也会产生影响,比如维生素E过量,就会影响维生素K的凝血功能,这些在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使用和停药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到。

不要突然停药

有些药物不宜突然停用,否则,在症状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可出现停药反应。例如,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后突然停用,由于体内皮质激素不足,可出现全身不适、肌无力、低血压、低血糖等症状,因此,激素用药2周以上时,应逐渐减量至停药。

镇静催眠药、镇痛药物长期应用后可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出现失眠、焦虑、精神不振、全身疼痛、乏力、出汗、恶心、呕吐等阶段症状。因此,应用这些药物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成瘾。

还有一些药物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突然停用,可使症状复发或加重,而出现反跳现象。比如,长期应用心得安(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时,突然停药,可使症状复发或加重,血压上升,故应在1周内逐渐减量后停药或加用其他药物代替。

注意停药顺序

如果是几种药物联合应用,停药应掌握好时机,以保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与抗菌药物并用时,抗菌药物的剂量一定要足,作用要强,而当药物见效之后考虑停药时,应先停用激素,其后停用抗菌药物。此顺序切不可颠倒,以防激素降低机体抵抗力而使细菌感染扩散,乃至加重病情,危害人体健康。

为避免药物相互间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某一种药物前,有时需停用原来应用的另一种药物,例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能抑制降血糖药甲磺丁脲,服用后者前应停用阿司匹林。

上一篇:打鼾危害大 治疗需及早 下一篇:顺气按摩操 腹胀便秘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