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论 第17期

时间:2022-06-15 04:07:05

医患矛盾不是暴力伤害的理由

近日,深圳一名区姓男子携4把刀具,在深圳鹏程医院耳鼻喉科砍伤4名医护人员及保安,其中2名医护人员伤势较重,目前4人均无生命危险。

暴力就是暴力,无需过多地牵扯医患关系,更没必要拿“医患纠纷”为暴力事件开脱责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被杀”事件中,被害实习医生王浩其实跟病人的诊治过程没有关系,“医患纠纷”又从何谈起?大多时候,谈及“残害医护人员”的暴行时,牵扯出“医患关系”或“医患矛盾”的大背景,无非是想说,“残害医生”也是被逼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矛盾,如果医患关系能够和谐,哪里还有暴行发生?如果抱着这样的逻辑来认识暴力事件,那么不妨反问一下:社会背景固然是复杂的,可如果连简单的暴力都无法认清,又如何去认识复杂的社会背景?

——陈方

辈出人才的“神医界”

2009年起,“拍打拉筋自愈法”在北京、上海等地悄然兴起。该疗法的推广者萧宏慈被称为“神医”,而“拍打拉筋法”则被誉为“治百病的神功”。

从张晤本、李一道长至萧宏慈,“神医界”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三五’年”。喝绿豆汤、生吞泥鳅、拍打拉筋……虽然道具各异,手法不同,但“神医”们的把戏万变不离其宗:一种便宜的食品或简单的疗法,包打天下;一个强有力的策划、宣传、推广团队,倾力包装。说到底,就像天桥把式“耍猴”,只是卖跌打丸之前吸引路人驻足的噱头,赚钱才是王道。

——连海平

处方“会诊”如何才能常态化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开始了“医药分开”的试点工作,每天将对门诊处方抽样审核,不合理用药严重的医师面临取消处方权的处罚。

从各方面来看,处方“会诊”依然是一种事后的监管制度,其评判的主要依据依然要依靠当事处方的前期诊断,还无法真正杜绝为了用药而有意增加诊断的不规范行为,如何把监管处方的工作延展到病历和诊断方面,也需要从更多的方面寻求支持。

处方“会诊”到目前为止,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有关部门还应尽快出台规范医疗处方的措施,让医院能够有决心从事这类工作。

——郑山海

医院评级,可否患者“说了算”

近日,卫生部要求2011年后新增的240多家三级医院被视为无效,需重新评审,此举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

医院评级过程中需要强化的,是要让患者感到满意,获得实惠,因而笔者认为,要给患者一定的话语权。

因为医院的诊疗水平如何,服务质量如何,广大患者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因为他们每天都在用脚投票。我们要判断一个医生是否医术高明,可以通过其出门诊时患者的等候人数就可看出端倪。因此,将诸如医院诊疗服务水平这类不易量化的考核项目交由患者来评定,亦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好办法。

——张海通

上一篇:微信,沟通零距离 下一篇:“小白礁Ⅰ号”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