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绿色蔬菜”调查

时间:2022-06-15 01:54:46

寿光“绿色蔬菜”调查

有机蔬菜、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在大陆统称“绿色蔬菜”,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即使是标注为有机蔬菜的产品,也并不能保证其不含有化肥、农药或激素成分,用专家的话来说,由于土壤污染,中国几乎不存在真正的有机蔬菜。

山东寿光是大陆绿色蔬菜第一品牌。但正是在这里,近日媒体曝光菜农普遍使用蔬菜催熟剂,引起大家对菜品质量的疑虑。 寿光物流园。

在此之前,《凤凰周刊》记者在寿光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揭示了在“绿色”的笼统概念之下,寿光蔬菜和大陆其他地方一样存在着普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部分情况下是违规使用的问题。尽管寿光建立了各层级严密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在处罚违规用药上也极为严格,但监控没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个蔬菜大棚,此外尚有外地蔬菜“寿光游”之后贴牌销售,危害寿光的品牌。现实说明,不论是“绿色蔬菜”,还是寿光品牌,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还原,它们无法脱离大陆“化学农业”的现实。

日前,山东寿光市洛城镇南环路上,车流和人流混成一团,涌向数十个展区。已举办十二届的蔬菜博览会,每天光顾者达20万人次。

每年从寿光84万亩土地种出的70亿公斤蔬菜,冠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的不同认证标志销往全国各地。以蔬菜种植为支柱产业的寿光,已连续9年闯入中国百强县行列,并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成为中国绿色蔬菜第一品牌。

这个中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并非单纯的“蔬菜工厂”,还是周边各省蔬菜的中转站,全国最大的“蔬菜商场”。据统计,每年经寿光流向全国的外地菜多达40亿公斤。

但在博览会之外的蔬菜大棚里,有着更具现实感的场景。化肥袋、敌敌畏和激素瓶子仍旧随处可见,让外来者不得不修正关于“绿色蔬菜”的想象。而在博览会内外热销的“绿色蔬菜”中,有一部分来自外地,贴上了寿光的牌子再对外销售。

看似严密的监控体系未能完全落实到大棚里,对蔬菜质量的控制依赖于流通环节,造成了寿光和大陆其他地方类似的农药滥用、激素横行和化肥成灾。多达三级的绿色蔬菜体系,在使消费者眩惑的同时,亦造成繁琐疏漏的管理困境。

作为全国最大的“菜篮子”和绿色蔬菜品牌,寿光似乎承受了超过它能力的光环和市场使命。它的名声和困惑,是大陆整体蔬菜安全形势的折射。 带“绿色”包装的土豆。

大棚下的秘密

三个名片上印着寿光华西蔬菜公司经理的男子,将自称菜商的记者领到了纪台镇的凤凰村,密布村庄四周的蔬菜大棚蔚为壮观。

大棚内茄子架下,随处可见一些废弃的化肥袋和农药瓶,其中一个包装袋是用过的敌敌畏。名为吡丙醚的杀虫剂药瓶上,所注明的产品性能为:“本品是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杀卵作用。”

一个注射用的针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向导解释是配药用的,茄子在开花时,为了保证品相和产量,需要用针管调配一种化学激素,然后用棉签蘸花。“蘸花”,是茄科蔬菜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寿光科协和蔬菜协会联办的《寿光蔬菜》上,大半的版面为农药和化肥的广告所占据,其中就有黄瓜用的顶花带刺拉直素,这种激素最近因被曝光含避孕药成分臭名远扬。

广告中,用于番茄和辣椒蘸花的靓皮素、靓果素应有尽有。顾名思义,即为通过激素改变蔬菜的生长。据了解,这里_些大棚番茄没熟就采摘,然后用化学制剂催熟,表面红润,但实际番茄红素含量和营养价值很低。

被寿光菜农普遍应用的激素,有防落素、赤霉素、多效唑、烯效唑、膨化剂等几十种之多。而滥用激素造成的蔬菜药害,也成为这份刊物连篇累牍的报道内容。

记者接触到的一位农资经销商说,谁的产品中没有“保花膨果”的宣传语,不强调“催熟增产”,肯定销路不畅。

寿光农业信息网专设的寿光农业投入品准入系统内,被许可在当地销售的农药、化肥和激素有三百多种。

实际上,使用农药、激素和化肥在寿光并不是秘密。公众存在的误区是,只要不是-被禁用的高度剧毒农药,低毒是允许的。

大陆将市场销售的蔬菜分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个等级。其中,无公害是指,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低毒的化肥和农药,但要将有害物的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之内,即农药残留不可超标。严格来说,无公害只是一种基本要求,任何蔬菜都应达到这一要求。这在目前大陆却成了一个“绿色”标准。 五月一日,寿光菜博会

无公害蔬菜之上,绿色蔬菜是指经过农业部门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1996年起,大陆将绿色蔬菜分为AA和A两个等级,A级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规定不得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有机蔬菜,指的是在种植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除草剂、合成色素等人工合成物质。而无公害和绿色蔬菜只是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绿色蔬菜是从无公害蔬菜向有机蔬菜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即便是寿光菜农,面对复杂如此的等级划分也如盲人摸象。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杨维田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说,寿光现有蔬菜种植面积为84万亩,其中的68万亩为无公害蔬菜,14万亩为绿色认证蔬菜,6万亩为有机蔬菜。绿色和有机蔬菜只占少部分。

黑药与铁腕

除头顶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蔬菜之乡”光环外,农业部还授予寿光“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

但寿光维护蔬菜质量安全的努力并非一帆风顺,部分菜农在种植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和激素一直被媒体、环保组织和。

2010年4月,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接治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症状均属有机磷中毒,韭菜上的残余农药严重超标。

后来青岛进行全市排查,共抽检韭菜近2000批次,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蔬菜1930公斤,其中一部分毒韭菜被查出来自寿光。

“毒韭菜”风波之前,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寿光农户为增加土壤肥力,每年每亩地用去化肥120-144公斤。

马店村一位菜农对记者说,一个占地约2亩的蔬菜大棚,化肥和农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平均每年买化肥需要1.5万元,农药需要5000元。 含激素并能杀菌的农药。

过度依赖化肥的土地大都严重酸化,喜酸性土壤的根线虫病在90%的蔬菜大棚中爆发,蔬菜的根系遭侵害后萎蔫甚至绝产。根线虫病的猖獗让寿光菜农们不知所措,有人在网上摆出擂台悬赏根治良方。

“几十年不倒棚,不换土,隔三差五地打农药,这个菌肥那个激素的用,不出问题才怪。”一位寿光人士说。

过量施用化肥,使寿光的一些土地开始板结,只得从东北运来黑土调整。

农业用水上,寿光并无比其他地区相对清洁的水源。2010年绿色和平组织了一份全国蔬菜质量及种植环境调查报告,其中涉及寿光,该组织人员对媒体称,“我们测试了当地的自来水、农田旁边的水井水,结果超过国家标准20倍以上。”

研究表明,施用过量化肥和农药,会加重土地上氮素的积累,最终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绿色和平组织称,寿光部分地下水道硝酸盐侵袭,主要原因来自化肥。

多数公开的报道中,寿光一直作为防控超标农药残留的典范。但随着线虫病的爆发,最近两年间,寿光与昌乐县、青州市交界地带的乡镇开始出现一种不明农药。

在寿光当地人的描述中,这种农药的交易充满诡异,“要买这种药,必须经过熟人介绍,一通电话打完,每天凌晨三点时分,就会有一辆小车,拉着十来桶没有任何标签的农药送来。农民只管拿着药走人,别的什么也不问。”

据传,被称为“黑药”的神秘农药最初是青州一个小化工厂所产,对根线虫病有奇效,因含剧毒被明令禁用,菜农只有到夜深人静时才敢偷偷灌药。

寿光孙集一位网民在网上爆料说,“每个村中都有人像地下工作者,到晚上就有窝点似的不法小贩去销售‘黑药’,村里近来癌症患者急增,他们种的茄子、黄瓜和苦瓜,自己都不敢吃,却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现场。

“黑药”为一种暗褐色液体,有刺鼻气味,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会损伤、肝脏和肾脏,并有致癌作用。所谓“黑药”,即为二溴氯丙烷(简称DBCP),是一种以前美洲农业上使用的土壤熏蒸剂。在发现它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之后,美国于1977年开始禁用。大陆也于1992年起明令禁止。

本刊记者接触的两位菜农说,他们都看见过别人购买和使用‘黑药’,将其灌入蔬菜根部后,两分钟内就能看到效果,但二人均否认自己用过此药。

对使用这种‘黑药’,寿光当地处罚严厉,销售和使用被发现的有可能被判刑。

201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篇题为《寿光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的学术论文提出:“蔬菜安全质量仍让人担忧,高毒农药屡禁不止,硝酸盐、重金属含量超标普遍,黑心菜、有毒韭菜、青菜用敌敌畏保鲜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出口贸易安全纠纷增多。”

同一年的“维护寿光蔬菜质量安全评优活动”推介会上,寿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董建文说,寿光蔬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部分蔬菜生产措施有待改进,政府会以铁的心肠、铁的手腕、铁的措施依法查处违法经营农资产品的企业和个人。 装箱。

在寿光农业局监控室,可以实时监控全市市场的农药残留检测情况。一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的示意图上,密密麻麻的摄像头标志,说明监控触角伸向种植蔬菜的各乡镇。一些乡镇的墙头,一度出现“谁砸寿光的牌子,寿光就推谁的棚子”的标语。

农业部几次对寿光蔬菜的抽检中,100%的合格率足证寿光政府对蔬菜安全的上心。但看似严密的监控网络并不能做到滴水不漏。

蔬菜从田头到餐桌有一个长长的链条。寿光要求,对进入批发市场的每一车蔬菜,都要从车厢的四个角抽样检测,不达标的要整车销毁。本刊记者在包括农产品物流园在内的批发市场调查时,看到检测人员只是临时决定对某一车的蔬菜进行检测,而非全部。

一位菜农说,检测员人数有限,对全部的车辆进行检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巨大,除了风头紧时会全部检测,平时只能依靠抽检。

在这个链条的开端,种植环节的监控更不容易,农业局长杨维田向本刊记者坦承,“只要不实现全部的园区化,让每个大棚都处在政府的可监控范围内,谁也不敢保证寿光不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

农业局执法大队定期进行农药检测,但并不是每一期每一季都能做到,农药激素使用过量的现象多发在寿光与及邻县交界处,执法检测的几率很小。前述《寿光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反复强调,无论是公司+农户+基地或其他形式,由于菜农的田间管理行为不容易被观察和控制,对每一批次蔬菜进行质量检测成本高,而实际操作的难度也较大,对蔬菜质量的控制只能依赖于流通环节, 大棚种植的西红柿。

寿光农业局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定期对全市蔬菜种植村庄进行抽签,抽中的则组织百余名检测员,对这个村庄的所有蔬菜大棚进行“麻雀式解剖”。以查获后处罚的严厉,来弥补抽检的覆盖率不足。

农民的自检面临成本困难。有蔬菜合作社抱怨,寿光政府让每个合作社都购置一台小型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每台按1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们,而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只有4000元。

贴上寿光的牌子

蔬菜博览会上,多家中介机构兜售的“生意经”中,包括“外地来的蔬菜可以贴上寿光的标签,这样会更好卖”。

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这个据称“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掉的菜”的市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分门别类地集中在不同区域,被人订购后,再拉向5个理货区,整齐地装进包装袋和包装箱。

在这里,人们已经很难分出蔬菜的产地是寿光还是外地外省的了,一辆开向外省的货车上,蔬菜可能来自多个地方。

一些包装箱上,赫然印着绿色和有机的标志,实际上,这些只是无公害蔬菜,绿色和有机蔬菜有着自己独有的销售渠道,通常不经过批发市场。

一位中介公司经理说,在寿光有上百家蔬菜包装标签的印刷厂和作坊,他们一般不去较真谁的菜是不是经过了认证,只要掏钱,客户提什么样的要求就印什么,譬如不干胶的绿色认证商标。

寿光本地的一些菜农则怀疑,几次蔬菜安全事故中,寿光有可能替别人背了黑锅。这些菜农说,尽管现在寿光政府不许在蔬菜包装箱上印制山东寿光字样,禁止外地蔬菜冒充寿光蔬菜,但实际根治很难。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早前对外宣布,准备在园区实行统一的“寿光标准”,一个方法是包装箱。物流园包装箱将成为“寿光标准”的标志,产地、质量、品种都在包装箱的条形码上体现出来,符合标准的才能用这个箱子,但之后不见下文。该公司称暂不接受采访。 寿光蔬菜安全监控系统。

相比于流通中的乱贴标签,质量认证是更重要的问题。在寿光,有大大小小480多个蔬菜合作社,对于这些菜农的自发性组织,政府鼓励他们去搞有机蔬菜认证,成功认证一个基地奖1万元,单个品种奖2500元。奖励可以抵消认证成本。文家街道一个合作社花了数万元搞了13个认证,为最终没有得到奖励懊悔不已,称自己“上面没关系”。

一位合作社负责人称,“现在的绿色和有机蔬菜花钱就可以买,百分之九十假货。”另一位中介机构的经理则支招:“你可以把长相不好看,有虫眼的无公害蔬菜挑出来,当成有机蔬菜买,好多人都这么干。”

去年11月,央视的《经济信息联播》曾对这一现象做过披露,据报道,只要每斤加价0.5元,使用过农药和化肥的蔬菜同样会被一些认证机构认证为有机蔬菜。济南市一家认证机构承认,有机蔬菜的认证也有不规范的时候。

有机蔬菜的认证,只能表明认证过程中执行标准的严格,很少有认证机构会事后监督,被认证单位销售出去的是不是真的有机蔬菜。

33岁的寿光农民庞金忠,正联合多家蔬菜合作社,雄心勃勃地搞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坚持将从大棚收购的每车蔬菜都送检。但他意识到,“唤醒所有人都按照我的想法去做,真的很难。”

菜农难以摆脱依赖农药、化肥、激素,经济利益驱使和检测监控乏力是其一,真正的绿色蔬菜在市场上不能实现优质优价,也是症结所在。

市场上,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5倍,但种植蔬菜要求很多,如3年内不得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基地周围要设置隔离带,锄草、杀虫、捉虫等过程必须全靠人工。

此前已有媒体报道,由于有机蔬菜的外形没有无公害蔬菜好看,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一直存在,销售状况堪忧,而菜农又对病虫害、草荒等风险有所顾忌,不愿放弃固有的种植习惯。

一位业内人士悲观地说:“严格意义讲,受制于中国的土壤水平,应该很少有真正的有机蔬菜。老百姓只是对有机蔬菜有个模糊概念。”

编辑 袁凌 摄影 杨桐 美编 虎妹

上一篇:竹风茶韵·静雅海青 下一篇:中国的外空观与外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