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应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14 08:07:24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应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24h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26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16例,对照组110例,研究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缩宫素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未计)研究组平均34.3ml,对照组平均为69.7ml,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临床疗效

出血和感染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两个并发症,而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不良,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1]。目前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升高且居高不下,及时和正确处理各种原因导致的术中、术后出血,保留产妇子宫以及维护产妇的生命生存质量尤为重要。本院对22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或可能出血的高危产妇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本院住院的产妇中,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中行剖宫产术者,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共2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6例,对照组110例,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产次等条件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

1.2 药物

通用名:益母草注射液,成都第一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剂量每支1ml(20mg)。

1.3 方法

剖宫产手术采用常规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观察组于手术中取出胎儿第一把血管钳钳夹脐带后,于子宫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40mg)及缩宫素10U,术后2小时开始,益母草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40mg/12h,共3次。对照组在胎儿取出第一把血管钳钳夹脐带后,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术后2小时开始,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10U /12h,共3次。

1.4 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出血量的估计采用容积法、面积法及称重法。术中破膜后吸尽羊水后由巡回护士记录吸引瓶内的出血量,术中所用纱布(15cm×15cm)按照浸透不滴血15ml计算,术后24h出血量用医用纸垫收集后称重计算失血量,按照1.05g(血液密度:1.05g/ ml)相当于1ml计算。

1.5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病例的术中、术后出血进行对比,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法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术中出血研究组(202.5±90.2)ml,略低于对照组的(212.3±98.1)ml,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病例按产后24h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产后2h出血量(术中出血未计)研究组(34.3±15.6)ml,远远低于对照组的(69.7±32.9)ml,差异有显著性(P

2.2 两组产妇术前、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比较

两组产妇术后24小时与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组的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见表2,3。两组产后出血量0.05),而产后出血≥500ml者,研究组术前与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程度及红细胞计数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应用益母草注射液的副作用

益母草常规用量每次1~2ml(20~40mg),本研究组中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使用中两组产妇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是产后2h,因产后2h的出血量占产后24h内累计出血量的75%。在产后出血的四大病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0%,约占产后出血的2/3,因此良好的子宫收缩剂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十分重要,常用药物有缩宫素、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类。目前缩宫药物最常用的是缩宫素,其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优点,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2];麦角新碱及前列腺素制剂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故对伴有血压升高的产妇在临床应用时存在顾虑。因此,寻找高效、便捷、安全的促宫缩药物是产科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3.1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机制

临床上使用最广泛、最传统的是缩宫素。缩宫素在体内的半衰期仅3~4min,进入体内后迅速被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灭活,作用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仅能刺激子宫上段收缩,当受点饱和后,增加药物剂量不起收缩作用,且大剂量的缩宫素又可出现抗利尿作用,导致水中毒[3]。同时缩宫素的敏感性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有关,不同机体对其敏感性有差异,有的效果不明显。麦角新碱及前列腺素类对子宫收缩有很强的收缩作用,但它同时能使末梢血管收缩而致血压升高,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有心血管疾病的孕妇慎用及禁用。麦角新碱我国目前已停止生产,卡前列氨丁三醇(欣母沛)价格昂贵使其应用受限。益母草注射液是中药制剂,其半衰期为6h,作用时间长,其收缩子宫的作用强于缩宫素,不但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同时能双向调控凝血因子表达,使子宫内膜表层血管收缩,改善内膜基底层血供。促进新血生成,从而达到使出血减少的同时,使子宫复旧,内膜损伤得以修复。其作用效果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且无升压等不良反应[4]。缩宫素为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益母草有效成分为生物碱,与缩宫素作用机理不同,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由于益母草在术中起效慢,不能及时起到促宫缩作用,需使用缩宫素,而缩宫素作用时间短,益母草作用时间长,维持子宫收缩时间长于缩宫素,本研究组结果显示剖宫产术中采用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用药术后2h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

3.2 益母草应用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本研究组用药前后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同时血压无明显变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血压无明显升高,说明用药不影响血压,不增加产妇心血管系统的负荷,用于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产妇安全有效。

总之,益母草注射液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特别是出血高危因素的病例,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几乎无不良反应,给药方便,值得推广。建议尽早用药干预,以避免不必要的子宫切除。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7.

[2]Balki M,Ronayne M,Davies S,et al.Minimum oxytocin dose requirement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for labor arrest[J].Obstetr Gyne,2006,107:45.

[3]李丽春,屈军.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6):62.

[4]王莉,郭立新.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42-43.

上一篇:1,6-二磷酸果糖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效果 下一篇:量化功能锻炼对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