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劳务季节性稀缺与劳务市场形成

时间:2022-06-14 04:28:20

西部农村劳务季节性稀缺与劳务市场形成

[摘要] 西部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转移,这使农村季节性劳务稀缺现象开始凸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自发地有组织地为那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雇主“打工”,这导致了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的逐渐形成。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劳务季节性稀缺 劳务市场

剩余在农村的中年以上劳动力不仅只是从事自家的农业生产,还可以在农忙时节给一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打工”,这些短期的季节性劳务行为逐渐形成了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

一、农村季节性劳务稀缺现象的产生

1.产生的基础性条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实施,农户长期拥有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不能有效地组织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农村劳动力的互助合作关系已经淡化几近消失。在农村以户为元生产单位的客观现实,使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在特定农忙时期内,必须寻找一定的方式解决规模化用工的问题。

(2)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着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不断扩大,西部劳动力向东部流动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断增强。收入的差别构成了流动的动机, 人们有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职业或地区流动的趋向。西部一些省市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且长年甚至几年不返乡,他们已经部分或者完全脱离了农业劳动生产。

(3)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客观限制,农业生产还是高劳动密集型,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还很大。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季节性的“抢种抢收”十分明显。农忙时节,西部一些农村明显存在劳务稀缺的现象,特别是青中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种植业农业区。

2.产生的可能性条件

(1)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较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规模过小,使得家庭中劳动成员难以满负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导致家庭劳动成员可利用农闲时间为短期劳务市场提供劳务。”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存在着较大的劳动力资源闲暇。但是农村劳动力整体性的闲暇和局部性的劳动力稀缺是同时存在的。当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已经占到较大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这些家庭在农忙时节都会明显的缺乏劳动力。

(2)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中央政府积极扶持“三农”,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工业反哺农业。留在农村的大量中年劳动力自身具有丰富熟练的农业生产技能,但他们的经济收入都很低,除了从事低效益的农业生产,他们缺少别的增收途径。农忙时节他们就有组织地去给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家庭“打工”,农业生产收益的不断提高使这种现象逐渐普遍。

二、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形成的条件

大规模出现农民出卖劳动力给农民的现象是需要一定主客观条件的,这也就是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形成的条件,本文总结有如下四点。

1.“换工”方式的弱化。换工方式存在的条件是劳动力缺口不能过大,只有劳动力缺口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今天我去帮你家,明天你来帮我家”的方式才能既保证实现劳动力的规模效应,又保证各个家庭都能受益而承担的风险又较小。当前在一些西部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缺口太大,换工的流转周期越来越长,农户承担的时间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大。西部一些劳务输出较多的省市,在季节性农忙时节这种“换工”形式已经不再适应。

2.农村市场意识增强

“对待在农户生产经营中某些阶段或环节上暂时缺乏劳动力的困难,再依靠过去那种邻里、亲友的互助协作的方式来解决,已变得逐步困难起来。正是解决这种困难的需要,许多农民把解决困难的目光转向了市场,直接推动了农村短期劳务市场的产生和发展。”[4]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渐在农村开始“自主”的利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不仅为自己的农业生产所用,也为其他家庭的农业生产所用,但后者是一种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交易行为。

3.农户雇主市场心理不断成熟

市场心理表现为人们对运用市场手段完成交易的接纳和喜好程度。由“换工”向“用工”转化,这意味着农村劳务完成了从传统熟人社区的劳工交换向现代化的陌生人市场式的劳务交易的变迁,表明农户雇主对这种在熟人社区中完成劳务买卖关系形式的完全接受,农村劳务已经由特殊的技术劳务交易向一般性的生产劳务交易转变。

4.劳动力市场组织化程度提高

农村劳务季节性稀缺也就意味着农村劳务可能是季节性组织化,这在西部某些地区表现地十分明显。当前劳务组织形式包括农户直接雇用型、农户中介雇用型、农户外包承揽型三种,这些劳务组织既具备市场化运作的高效率,又保留了熟人合作的低协调成本,配上内部合理的成果收益分配机制,其生存能力极强,发展前景广阔。

三、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的启示

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的出现,至少说明了以下问题:第一,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已经出现了市场性的劳动力组织,这说明“分产到户”的经营模式从形式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实际;第二,制度性禁止经营权流转已经被事实性的土地经营流转所突破,这说明了当前制度规定的土地经营规模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形势;第三,广大农村随着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季节性劳务稀缺现象会更加普遍。在生产技术不能快速提高的前提下,农村季节性劳务稀缺的缺口会更大,这表明农村劳务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第四,由于受当前农村基本土地制度的制约和一部分农业生产者转移能力弱化的影响,农村季节性劳务组织的规模不会太大,而且这些组织的空间活动范围也不会太广。

参考文献:

[1]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1997 年第2 期

[2]赵玺玉李宏勋:农村短期劳务市场兴起原因、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2.2 ,P36-38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新农村调查――走进全国2749个村庄[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1,P47-49

上一篇:浅谈环境污染与企业发展 下一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