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网联经管培训中的“如家”

时间:2022-06-14 03:16:10

盛景网联经管培训中的“如家”

对于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刚过去的9月可谓“钱”潮汹涌。仅仅在一个月里,三家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就将数亿元人民币投向这个新兴的朝阳行业,软银赛富收购IT职业培训机构华育国际30%的股份,启明创投和SIG注资北京巨人教育2000万美元,凯雷集团投资上海新世界教育集团2000万美元,一系列的投资事件无疑证明,教育培训行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然而,在众多的教育培训机构中,如何才能吸引风险投资的眼球?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盛景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景网联)的别具一格似乎恰巧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开辟蓝海

新东方及北大青鸟上市之路的顺利前行,华育国际、北京巨人教育和上海新世界教育的成功引资,一系列的事件表明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了目前的投资热点。然而,在市场上IT、外语等各种多如牛毛的培训教育机构令人眼花缭乱,如何才能在大众之中脱颖而出?“开辟蓝海”成了盛景网联的独门秘笈。

就目前来看,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主要有四大分支。第一类就是以新东方、环球雅思和新世界为代表的语言培训类教育机构;第二类则是以北大青鸟、华育国际为代表的IT培训类教育机构;第三类是少儿培训;第四类则是经管类培训。随着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成熟,以及行业领跑者的出现,前两个分支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后两者正在成为热金中的蓝海。“正因为在这两个细分市场中还没有领跑者,所以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盛景网联CEO彭志强充满自信地说:“过去的三至五年可能属于语言和IT教育,而未来的三至五年一定会属于少儿教育和经管培训机构。”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拐点,以低人力成本、牺牲环境资源为基础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未来的中国企业从世界工厂的角色走向全球市场,在这一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人才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据官方统计,中国目前有4000万成长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一个难题――管理类人才的缺乏。“从产业层面上来讲,中国经济在不断成长,随着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企业对于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都在扩大,然而中国的管理人才供应却没有有效的解决机制,大学教育与企业实战相脱节,无法短时间之内顺利接轨。”彭志强说。

事实上,伴随着中国经济GDP每年呈10%左右的快速增长,企业对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进一步放大,管理人才的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大量成长型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培养出10万名MBA,而中国15年才累计毕业8万名MBA,其中的差距正显现出中国经管培训领域中巨大的市场空间。

“经济型”模式

要想填补企业人才缺口,一种途径是通过对于人才的招聘,另一种途径就是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人才的招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的不可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选择通过对公司内部员工的再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素质。

目前,中国经管培训领域中有这样几类培训机构。第一类是以清华、北大、长江、中欧等商学院为代表的学院派,他们主要的覆盖市场和目标对象在于一些国有企业者和大型民营企业的高管,实际上是一个高端窄众市场。第二类是社会化的经管培训机构,将培训课程以年卡的形式推出,通过购买年卡降低课程的价格,这种培训模式由于每堂课的学员人数多达几百近千人,往往影响到了教学质量。此外,由于学员流动性过大,使得学员无法建立人脉从而导致这种课堂的人脉质量低下,客户满意度下降。第三类是传统的培训公司,也就是所谓的“内训”。尽管这种方式经营风险很低,毛利也能够达到30%-50%,但是由于没有核心产品而无法规模化复制。

而在盛景网联的商业模式中,其目标客户群则定位在中小企业高管以及大型企业里的中层及基层经理人。彭志强笑称:“北大、长江、中欧那些学院派就像是五星级酒店,而盛景网联要做的就是类似于‘如家’经济型酒店的经济型培训机构。”彭志强介绍,盛景网联与学院派培训机构非但不是竞争关系,反而应该是合作关系。“比如说中石油的高管的确应该去清华、北大接受高端教育,然而,中石油的中层及基层经理人人数众多,则应该来盛景网联进行经济型的培训。对于广大成长型企业的高管来讲,盛景网联的实战性经济型培训则注定是最佳选择。”

作为“‘如家’经济型”培训模式,两者最大的相似之处就在于面向的目标群为中端客户群,并且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不断复制。以如家酒店为例,大幅度削减非核心的服务以降低成本,同时又保证核心的服务需求以确保高质量,这样自然会带来“质高价低”的服务保证。

盛景网联在设计产品时恰恰遵循了这一点,将学员关注的实战实用知识和人脉拓展两个方面作为产品设计的核心,在其主打课程MiniMBA中剔除了很多诸如数学、经济学、运筹学等不实用的课程,将课程精简到9门,历时11天,收费仅为8800元,是“学院派”的十分之一。

彭志强透露,今年四季度盛景网联将把规模扩展到全国6个城市,2008年计划将扩展到全国20个城市,而2009年将继续发展到全国50个城市。除了大力发展加盟商之外,盛景网联还将在上市之前收购多家公司,用以拓展其在全国的培训业务。“明年我们将收购第一家培训公司。”彭志强说,“盛景网联的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快速建立成熟渠道,增加公司的销售额。”

前行途中的“两板斧”

盛景网联股东中不仅有清华科技园、上市公司清华紫光等清华系的知名公司,也有曾投资框架传媒的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等业界著名投资人。盛景网联在9月份获得国内最专业的教育与高科技投资机构――清华科技园的战略性投资,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牌支撑与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们将以产品为核心,营销为驱动,资本为杠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经管培训集团。”彭志强表示,“这三点实际上是传统培训机构最薄弱的三大软肋。首先,传统培训公司是项目制运作,不可复制和规模化,而盛景网联以产品为核心,在产品化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复制和规模化了。其次,传统培训公司在营销环节十分薄弱,往往是讲师出身,而盛景网联的各级管理层基本上都不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更加专心于企业的营销和发展。”

为了快速发展,在前行的路上披荆斩棘,盛景网联为自己量身定造了“两板大斧”。第一板大斧就是在营销发展方面采用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推广。据彭志强介绍,盛景网联先后与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强大的网络营销、经济型连锁酒店、银行信用卡等各个方面进行战略联盟,由于双方都有着共同的客户群,通过战略联盟可以更快地树立品牌,获得潜在的客户群,以便于盛景网络可以更快速地向前奔跑。

第二板大斧就是利用公司管理团队的丰富人脉。彭志强在担任盛景网联CEO之前,曾是清华紫光的副总裁,是当年国内最年轻的知名上市公司高管。而盛景网联的其他管理层人员也曾任上市公司的高管,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于中国经营报、当当网以及清华培训机构等知名公司的中层干部。公司强而有力的中高级管理团队为其自身提供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及人脉关系。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时,彭志强表示,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全国的地域和行业覆盖。在一线城市竞争激烈,而二三线城市的培训需求迅速扩张的背景下,盛景网联将迅速在全国布局,在二三线城市成为领先者,有效覆盖四五线城市。第二步则是树立起盛景网联强势品牌的形象。教育培训行业做得越久、品牌越强、口碑越好就会有更多的客户慕名而来。用彭志强的话说就是“教育培训行业到后期就是在赚牌子的钱”。第三步就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到2010时,让盛景网联成为国内第一家经管培训领域的上市机构。

彭志强胸有成竹地说:“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上市了,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也即将上市,成为首家经管培训领域的上市公司就是我们的目标,而创业板明年的推出更加大了这种可能性。”

上一篇:高德康200亿的资本演变 下一篇:离开创办人的日子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