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4 02:14:00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分析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灵武长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灵武长枣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80-02

枣树原产于我国,距今已有7 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第果树和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树种。目前,除了黑龙江省没有栽培,其他地方均有枣树栽培,由于枣树抗逆性强,立地栽培几乎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枣树还是西北地区退耕还林经济林栽培的首选树种。

灵武古称灵州,长枣栽培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灵武长枣作为枣果中的一个鲜食品种,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高。灵武长枣果实色艳、肉厚、质脆,酸甜适口,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4%,含糖量28%,含酸量0.44%,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VC含量最高,高达642 mg/100 g,被誉为“活维生素丸”,有“百果之王”之美称。2006年5月,灵武长枣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带布局由以灌区为主向山川沙荒地并重发展。由个体栽培逐渐向大宗集体栽培管理发展。因此,灵武长枣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灵武市将长枣栽培当作“一号产业”来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由最初的庭院栽培发展至面积达6 666.67 hm2的支柱产业。

1 灵武长枣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扩大栽培种植面积,管理措施及技术指导严重滞后

2012年灵武长枣的价格达到了7元/kg,且只是初步分选后的价格,极大地增加了枣农种植灵武长枣的积极性,部分果农和国有林场开始扩大种植面积,在栽植过程中不按技术规程操作,随意缩小株行距,将以前株行距为3 m×4 m的枣园统统改造成2 m×1 m的密植枣园,极大地降低了枣园管理的机械化程度。枣农管理意识淡薄,重栽培轻管理,导致树势衰弱,新梢生长量小,果个小,产量低。林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使灵武长枣的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1]。

1.2 种植过于分散

灵武长枣虽然目前规模已逾6 666.67 hm2,但除了市属的几个国有林场人均栽植面积在5 333.36 m2,其他每户经营面积大多在666.67~1 333.34 m2之间,由于栽培的面积小,管理措施相互不协调,整形修剪以户为单位自成体系,病虫害防治手段鱼龙混杂,尤其虫害发生时,一家受灾,家家受牵连,造成大面积的残次枣果,极大地破坏了灵武长枣的市场形象。

1.3 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枣果质量

灵武长枣最初上市期在9月下旬左右,而最佳的采摘期在10月1―7日,一些枣农为了当前的经济利益,在长枣白熟期开始喷施各种促红剂及各种激素类生长剂,造成长枣口感下降,在冷链运输阶段枣果就已经变质发霉,损害了部分商贩的经济利益,抹黑了灵武长枣的市场形象。

1.4 技术指导滞后、培训力度不够,市场开发不健全

长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全市林业系统从事长枣栽培研究的科技人员极少,全市只有大泉林场一家长枣研究所且由于研究资金不到位而处在闲置的状态,在农闲时间很难开展灵武长枣的各种技术培训,造成枣农的管理经验老旧僵化。在市场开发上只注重开发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不注重二、三线城市的开发,造成许多客商和消费者对灵武长枣这个品牌不认可。各村的长枣生产经纪人由于缺乏组织和引导,很难发挥作用;辐射的周边市场有限。

1.5 物流运输不健全、加工滞后,枣果产品附加值低

灵武长枣目前的物流运输还是以塑料周转筐覆盖篷布的原始运输方式,造成长枣的损失在1%左右。目前,灵武市仅有1家长枣加工厂,以生产枣酒和枣醋为主,对枣果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在长枣大面积上市阶段,造成枣果的严重滞销,生产的枣酒、枣醋等产品由于宣传不到位,市场占有率低,枣果加工的附加值也很低[2-3]。

2 对策

2.1 政府主导建成集中连片的标准化长枣示范基地,加大枣农培训力度

从2013年起,灵武市政府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现状要求,举全市之力,科学规划,在沿山8个乡镇(东塔镇、临河镇、白土岗乡、宁东镇、郝桥镇、崇兴镇、梧桐树乡、马家滩镇)和6个国有农林场建立起了长达数百公里的长枣产业带,在枣农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和宁夏大学农学院进行院地交流,农闲时间进行理论课的讲解,农忙时间将田间地头作为第二课堂向专家教授请教,同时配合印发长枣栽培技术资料,开展各种技术培训,让广大果农及时掌握长枣栽培的技术要领,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使新技术及时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4]。

2.2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规模化经营力度

有规模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经济,培育和扶持个别优秀良心企业,加大经济林流转力度,不断转变零星分散的种植方式,逐步转向专业大户,走集约化发展之路,以此带动全市长枣产业的发展。

2014年成立的中玺枣业和2006年成立的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灵武长枣种植的大型企业,积极和基地枣农进行土地流转,加强长枣的规模化管理,为灵武长枣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且注册了“沙漠鲜”和“灵丹”2个著名商标。

2.3 建立灵武长枣质量追溯体系,加大市场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灵武长枣质量追溯体系,统一制作使用二维码,统一授权使用长枣证明商标和地理保护产品标识,规范灵武长枣商标使用和销售行为,对使用冷链车及泡沫保鲜销售的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市林业局协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对枣农或销售商冒充灵武长枣销售、施用膨大剂及催红素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并设立有奖举报热线,从源头上保护灵武长枣。

2.4 加大灵武长枣技术培训,大力拓展开发市场

在抓好基层林业站点建设的同时,积极和区内外的一些知名院校进行合作,每年选派长枣种植大户去外省(市)学习先进的枣果栽培技术,切实提高灵武长枣的栽培管理技术,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积极对接CCTV-7农业栏目等主流媒体,深入挖掘灵武长枣特色特点、品质品味、历史沿革,同时录制灵武长枣宣传片,多层次、多角度、高密度地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各种形式的经贸交易会,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拓宽灵武长枣销售渠道。采用多种促销手段,促进灵武长枣的销售是推进灵武市长枣发展的重中之重[5]。

2.5 加快灵武长枣冷链运输平台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

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的方式积极打造灵武长枣冷链运输平台建设,对每户新建新购的气调库或冷链运输车进行适当经济补贴,大力培育、建立和扶持一批有规模、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增加果品加工量、贮藏量,实施产业化经营,加大生产规模,增加出口,加大枣果研发力度,改进传统加工工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以企业为龙头,以枣农为基础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机制。

3 参考文献

[1] 魏天军.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9(2):52-53.

[2] 杨文奇,朱志玲,张宏霞.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2):4.

[3] 喻菊芳,陈卫军,朱连成.灵武长枣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宁夏农林科技,2003(4):60-61.

[4] 王贵云,郭迎华,王泉.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8):6-7.

[5] 赵金宏.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07(6):68-69.

上一篇:肥东县大棚杭椒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拉萨地区红提葡萄温室硬枝扦插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