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如何在山区养草鱼

时间:2022-06-14 01:31:49

山区池塘养鱼水源来自山泉汇集而成的山涧水或溪河水,虽水质清瘦,但水陆生草资源丰富,养殖草鱼生长快,饲料来源方便,养殖投入成本小。笔者多年来与养殖户合作利用山塘主养草鱼取得一些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供参考。

1.建鱼塘 池塘面积宜在3亩以上,要求水深23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污染,池底淤泥少。经多年养殖的老鱼塘,每年要清除多余的淤泥、饲料残渣。

2.培育大规格的鱼种 在放养鱼池附近按10:1比例配套鱼种培育池,从夏花鱼苗开始培育。也可利用单季稻田的秋冬闲置时间培育鱼种,每亩投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600~800尾,经3~4个月的培育可达到体长2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满足主养池放养的需要。

3.鱼池的搭配混养 为合理利用饵料、生物资源和水体,发挥鱼类之间的不同食性、生活习性,达到共生互利、增加产量和效益的目的。鱼池应以草鱼为主,合理混养其他鱼种。放养模式按亩放草鱼400~500尾、白鲢80~100尾、鳙鱼20—30尾、建鲤50—60尾、青鱼3~5尾、大口鲶 5—10尾或乌鳢3~5尾和少量鲫鱼及淡水白鲳。

4.广辟饲料来源 主养草鱼模式,主要靠种植青饲料、采割青草以及利用农副产品的废弃物来解决冬春的青饲料。春夏秋季利用池埂、闲杂地(每亩池塘配置2~3分的青饲料种植地),种植苏丹草、玉米草等优质青饲料,冬季利用冬闲稻田种植黑麦草。夏季草鱼食物也可利用新鲜的青稻秆、菜农丢弃的新鲜菜叶来补充。

5.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做好饲料投喂,根据季节、气候、鱼体生长、吃食情况安排好投饲时间、次数和数量以保证鱼天天吃好,顿顿吃饱而不浪费。整个养殖期以投喂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少量配合饲料,青精结合,以加快鱼体的生长速度。

其次要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要勤加水换水,使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始终保持养殖池水清爽、嫩活,有条件的要使用增氧机,增加池水上下层交流。

6.做好鱼病防治 草鱼病毒性的出血病和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应坚持预防为主,控制病害发生。在鱼种投放前10天左右,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100公斤加水溶解后全池遍洒消毒,鱼种下塘时使用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弱毒疫苗和草鱼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三联灭活疫苗混合后胸鳍基部或背鳍基部注射。从5月份起每20天左右用30x10-6的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平时用大茶叶、苦楝树枝叶、烟叶梗等中草药扎成数捆浸于池中,轮流使用,每半月换1次,防治鱼鲺、锚头鳋等寄生虫病害。

上一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 两个关键 下一篇:朱俊三的秸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