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刍议

时间:2022-06-14 12:22:18

学校精细化管理刍议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否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决定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管理;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正在全面推进,学校的办学条件日臻标准化,规范化学校也越来越普及,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否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决定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原因。当下我国教育管理者出言必谈或多谈文化管理、人本化管理。笔者却以为,先慎谈人本化管理,因为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是规范化管理的深化和延续,只有经历相对漫长的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进入以校为本的个性化、文化管理新阶段。

精细化管理的灵魂和核心是人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性化的校本文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不是遏制师生的发展,而是由“管人”向“育人”、“发展人”转变,最终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现在讲人本管理的多,讲制度管理的少,这是管理理论的一大缺陷。人本管理不能代替制度管理。精细化意味着刚性,人本化意味着柔性,精细化与人本化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海尔集团、万科集团以及人大附中等名企名校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精细化管理是人本化、个性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个性化、文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升华和归宿。没有制度、规则约束的人本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本化,等同于放任自流。只有将精细化管理和人本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刚柔并济,才能相得益彰。一般来说,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初期,人本化应服从制度化,此时若过分考虑人本化,精细化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很难得以顺利实施。精细化在实施之初,应突出一个“严”字,更多的是一种规范和引导。久而久之,管理者给出规则,通过对教师的不断约束训练,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这时精细化管理的成本就会降低,管理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人本化管理的作用就会日益彰显。

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要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抓好。

一是从转变观念抓起。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全体领导、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成本和效益观。

二是抓好制度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管理实际是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作用的结果,机制好了,学校管理就能由粗放变为精细。

三是抓准计划和要求。抓好学校各部门各环节计划的健全、切实和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每件事要求越明确具体越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四是抓细管理目标。细化分解目标,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构成一个完整的全面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打造一支协同、务实、向上的团队。

五是抓实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一环不落,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六是抓住管理中的新问题。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及时发现、分析新问题,合理解决新问题是精细化管理流程再造的关键。

七是抓紧评价考核。崔其升说的好:“评价是武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到哪里,评价考核就应跟到哪里,建立科学的全员评价考核体系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八是狠抓执行力。马克思曾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可见,执行是精细化管理周期全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必须在执行层面做到精益求精。管理者必须“将落实进行到底”,全力提高“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力,把学校布置的教育教学工作执行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层面,需要管理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摸索实践。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迈锅台上炕”,需要管理者不断反思并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它不是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它有不少缺陷,正因为如此,精细化管理不排斥其他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立足校本,不断完善创新管理策略与方法,使精细化管理沉淀为一种校园文化,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内涵发展。

上一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下一篇:“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