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成本效益的分析

时间:2022-06-14 08:35:50

关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成本效益的分析

【摘要】 会计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基础,是影响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随着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大大增强,用户需要更多、更相关的信息来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从而作出决策,因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提高了。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成本效益

一、会计信息的实际成本

会计信息的实际成本产生于会计信息的制造、检验和等过程中,是会计信息成本的可计量部分,其金额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企业对外报告的净收益。从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到财务报告的生成,整个过程都属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过程,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车间”。同一般商品一样,会计信息的制造成本也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支出、一般性的物料消耗等,间接成本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折旧费、维护费、办公费等。在手动操作的会计系统中,直接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占会计信息制造成本的绝大部分。

2.间接成本。随着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信息系统的折旧费和维护费将成为成本中的主要部分,会计人员智力消耗的补偿也将逐步增加。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厂内检验员”,其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而发生的成本支出,也应归属于会计信息的间接成本成本。

3.检验成本。会计信息商品的检验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般商品的质量检验主要由企业内部的质检部门负责,国家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辅助检查;而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主要借助于独立的第三者进行“质量验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只起辅助作用。企业生成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通过与外部资源拥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取得其资源的使用权,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生成后应及时地对外提供。

二、会计信息的潜在成本

1.会计信息的或有成本。会计信息的或有成本是指由于信息的披露行为而给企业带来的或有支出,其发生或不发生主要取决于未来事件的发展,其金额一般难以计量,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甚至会招致灭顶之灾,应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2.竞争劣势成本。竞争劣势成本是指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度或不足,而造成竞争地位下降所付出的代价。如果企业信息披露过度,揭示了本不应该泄露的商业秘密,竞争对手将利用这些信息来调整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竞争劣势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受制于披露信息的类型、详略程度和披露时间等因素。如何既能确保信息的充分披露又不至于泄漏商业秘密,这是现代企业信息披露中的难点问题。

3.违规成本。由于会计信息涉及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要求企业在对外提供信息时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不能偏袒于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企业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生成和披露信息。然而事实上很难做到,企业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也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有时会基于自身利益或大股东利益的考虑,提供不充分或误导性信息,以达到特定的目的,给社会造成危害。

4.诉讼成本。诉讼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而引起法律争端所付出的代价。诉讼行为的发生可以由于披露不充分或提供误导性信息而产生,也可能因为提供有效的信息而受到错误的指控引起。诉讼成本中的一部分是可以计量的,如立案费、诉讼费、律师费、结案费等,但更多的是无法计量的损失,如由于诉讼案件使管理人员偏离正常工作状态和精力消耗而产生的损失,以及由于诉讼案件使企业在公众中形象下降的损失等,这些损失对企业而言往往是难以估量和弥补的。企业为了减少诉讼事件的发生,应尽可能恰当地揭示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充分地披露相关的信息,这样即使出现了诉讼事件,也可以更好地辩护,将损失降低最低点。

5.行为约束成本。行为约束成本是指由于公司披露了一些会计信息而使管理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所付出的代价。由于直接监督的非经济性,会计信息成为企业所有者间接监督和评价管理者行为的主要手段,某些信息披露内容可能会制约或改变管理者的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一是管理者为实现短期预测目标而忽视长期经济利益,如放弃短期效益不明显而长期效益较佳的投资方案;二是管理者可能会采用收益平滑的会计技术处理避免本年度收益最大化,从而损害股东的利益。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益分析

(一)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

上市公司的资金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向社会公开筹集的,在社会资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各企业都试图以尽可能低的资本成本来获取尽可能多的资金,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资本价格将基于企业的经济风险(以有效信息为基础)以及无风险报酬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无风险报酬率是相对固定的,而经济风险报酬率则随着披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完全的信息披露可以使投资者比较充分地了解企业的过去,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预期投资的经济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未来作出合乎理性的预测,尽可能降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低风险使得投资者要求较低的投资回报率,从而使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反之,不完全的信息披露将加剧了投资者的风险,高风险性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与之相对应,从而导致企业资本成本的上升。

(二)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促进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从现代企业委托―的角度讲,公司治理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是如何激励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以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现代企业股权的分散性决定了投资者对管理者实施直接监督的不经济性或不可行性,借助于会计信息进行的间接监督成为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只有当投资者获得了企业真实、可靠和足够详细的信息后,才可以对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决定自己的投资决策;而管理者也正是通过定期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以表明自身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和相应的薪酬。因此,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已经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是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互相沟通的桥梁。有效的信息披露不仅是上市公司的持续责任,也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三)投资者是会计信息披露的直接受益者

投资者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金的增值,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投资者作出决策的前提是对被投资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的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对未来的预测。信息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变量,投资者正是通过阅读和分析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与其他渠道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做出合理的预期,评价其证券价位与内在价值的关系,权衡不同证券价格所反映的投资风险与回报,从而寻找合理的投资组合。因此,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将完善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评价,降低资本配置的风险,减少错误配置资本的可能性,提高投资者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田昆儒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问题研究》,《当代财经》,2006.1

[2]王雄元、王永,《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策略的理论基础》,《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2

上一篇: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以及启... 下一篇:造就一支“不走的”大学生“村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