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快乐高效

时间:2022-06-14 05:05:49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式正向我们走来。于我们而言,知识经济的来临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新课堂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反叛,就是在课堂上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老师一味地传授知识的旧模式,创造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发展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观,从而打造快乐课堂,使学生呈现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反思现行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漠视,华而不实,单纯追求表面的繁华热闹,着实令人痛心。因此,在新课堂模式中,大家一定牢记:求真务实,快乐高效。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支持下,我校的课堂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已深入课堂,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勇于改革,大胆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旧貌换新颜。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的现象再也不见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只高高举起的手、一声声响亮的回答。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快乐课堂吗。

毋庸置疑,“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确实激活了课堂。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已成为学生学习的灵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争先恐后、积极发言已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但是,正如一棵小树的成长需要不断地修剪一样,新课堂教学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同样不能忽视。

1.以查代思

我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手头准备好了资料书,像《教材解析》、《全解全读》等。老师一布置下讨论题目,马上投入战斗,哗啦哗啦地翻查资料,搜寻现成的答案,懒于动脑,缺乏思考,没有真正领会理解,更不用说什么探究了。这些同学积极性是有的,他们想尽快找到答案,尽快举手,好赢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掌声。问题不过脑子,有同学甚至读错答案,闹出笑话。他们近似标准的答案有什么意义?掌声响起来,他们脸上写满快乐,我却感到不适。他们真得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了吗?这样的课堂于他们而言,效率尚且谈不上,更不用说高效了。

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学习《山市》,这是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大家手头没有辅导资料。自主、合作、探究之后,准备翻译课文。可是举手的稀稀落落,有的同学把头深深地埋下,惟恐老师点到他的名字。这篇课文难度并不大,课下注释很详细,基本没有多少语言障碍,翻译起来很容易。怎么会这样呢?平时你争我抢,踊跃发言的劲头儿哪里去了?那堂课上得很沉闷,我感觉很不正常。课下找来课代表,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班里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不动脑筋,又不甘落后,平时站起来也不过是照本宣读答案。在他们的影响下,又有一部分同学,只要找到答案,便万事大吉,不再质疑探究。这怎么行呢?跟办公室老师说起这种情况,大家都表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位老师还讲了这样一段对话。

甲:老师,乙回答得不对。

乙:这是书上写的,怎么不对?

甲:你读错行了,在倒数第三行上。

乙:噢,原来如此。

全班哗然,老师皱起了眉头。

我立即召集各小组长,真诚地跟他们谈心,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发现问题远不止此。

2.以偏概全

为了激活课堂,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老师设置了一些抢答题。这些问题,每小组的一号感觉简单,率先举手,抢先回答。老师满意地点头,掌声鼓励,进入第二轮抢答。而基础较差的四号同学还云里雾里,没找到北。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在优等生的滔滔不绝中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放弃了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合作学习的快乐高效也就无从谈起。

3.形式主义

尤其听课的时候,有的老师为了课堂的流畅,为了课堂气氛活跃,问题设置简单,没有深度。有些问题一目了然,还要大家合作探究;有些难点却轻描淡写,闪烁其辞。课堂内容空洞,含金量太低。

4.自由散漫

小组合作学习激活了课堂,但是华而不实,“活而无序”的现象经常出现在课堂上。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学生各行其是,自由散漫。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人发言,其他人若无其事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托,谁也不说,有些学生甚至趁机玩耍,课堂效率低之又低。

对症下药,针对发现的问题,我查阅相关资料,博采众长;跟老师们一起探讨,集思广益,整理出几点建议,在班里进行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对应第一个问题――以查代思,我在班里开了一次主题班会,澄清认识,使大家转变观念。(1)面对全体同学,首先肯定了他们的积极性,认可他们不甘落后、渴求表扬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格表现。同时告诉大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最终目的是引导大家自主地去获取知识,积极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堂应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思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辅导材料可以参照,但不能生搬硬套,只有动脑思考,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才能真正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才能成就智慧人生。求真务实,快乐高效才是我们课堂学习追求的目标。(2)完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不仅说出答案,而且要说出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3)鼓励学生自信。“拥有自信,当然美丽”,我特别强调,语文课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不要迷信辅导资料,要推敲、思索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看到了一双双充满自信的大眼睛。同学们转变了观念,明确了学习目的,积极动脑,各抒己见,课堂学习生机勃勃,快乐高效。

对应第二个问题――以偏概全,为拓宽学生的参与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多层面、多角度的成功及愉悦,我作了如下尝试,效果不错:(1)可以在问题抢答时,多给三号或四号同学机会,帮助落后的同学克服自卑心理,改变他们抢答题与己无关,因而懈怠、懒于动脑的心态。对这一部分学生,老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发言。(2)设置抢答题目,要难易结合,兼顾到成绩较差的三号、四号同学,基本保证人人有发言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课堂,不允许一个学生游离课堂、学习掉队。(3)在课堂小结前让大家整理一下当堂所学内容,看看还有哪些疑问,进而解决。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全班学生应该各有所获,如期达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堂的核心理念,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只有坚持这一理念,求真务实,课堂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快乐高效。

解决第三个问题――形式主义,我想起了一句话:“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所以老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当今时代,知识从量变上看,“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教师必须放下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孩子学习。勤学不辍,学而不厌,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能使学生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快乐高效。

针对课堂讨论自由散漫,我注重了两个方面。其一是注重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播下习惯,收获品格。教育同学们要有团队精神,互助探究,共同提高,形成有序的合作互助习惯,避免课堂合作学习的自由散漫。其二是注重教师的巡回指导。教师深入各小组,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合作方法,及时纠正不良表现,及时给予点拨、鼓励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中乐融融,笑盈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课堂的主人,进而达到想学、乐学的境界。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乐学”的思想在本质上就是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就不会单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活跃,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越学越爱学,谁还会说我们的课堂华而不实呢?

回首新课程的实践,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哪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必须求真务实,快乐高效。我们将不负众望,积极创新,努力谱写“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新篇章,让教育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上一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应全面重视对“双差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