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树和小草都能茁壮成长

时间:2022-06-14 03:33:11

让大树和小草都能茁壮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由于学生的遗传因素、性格差异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明显的差异性。在同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进程、同一教法齐步走的传统教学中,势必会出现“削峰填谷”或者“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教学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模式,是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中人以上,可人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在教育实践中注意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圣贤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可见,因材施教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它体现了古代教育家对学生个别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教授行为间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这种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也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地解决了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它重视反馈矫正策略,赋予教学评价新的意义。掌握学习理论调和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根据这一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思想,很好地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区,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事,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所谓教学促进发展,就是把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因此,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三、分层教学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自主性、能动性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也是最高层次的潜能。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学生实现由自在主体向自由主体转变。“主体参与”是现代教育论关注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主导性原则。“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遵循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认真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习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

3.整体性原则。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整体观念,克服传统教学中课堂只重视少数优等生,只注重智力因素,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的弊端,注重学生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

1.全面了解学生,适当将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前提是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数学现实”和数学起点了然于胸,清楚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观察了解,结合学生多次评价测试的分析,按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知识水平、方法和能力的发展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能通过学习轻松掌握每节课的知识内容,能独立完成习题,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拓展补充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掌握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独立完成练习;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在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分的结果不向学生公布,只由教师自己掌握,以免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从而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明确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次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3.教学过程分层,分层次施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学过程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对于适中的问题,则将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教师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4.因层制宜设计练习,分层次练习和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练习和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练习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练习作业,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形成梯度。C层做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层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以真正掌握。

5.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而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层或降层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层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层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层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层,而将B层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层;同样,C层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层,B层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应调换到C层。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分层教学法实现了人文关怀,教师以生为本,使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了良性发展,学习的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境界。

上一篇: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教育探微 下一篇:激趣、探索、深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