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如何可能

时间:2022-06-14 03:16:01

论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如何可能

摘要:20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界,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下,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相互激荡,并始终以文化激进主义占据社会思想主流价值地位。本文即以此时代思想背景为依托,以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为切入点,浅探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的可能性。

关键词:型塑;大学生;人文品格;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一、源起

近代以降,国势衰颓,中华民族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局势的骤变使少数知识分子精英开始从“天朝上国”迷梦中猛醒,一批批先进中国人前仆后继,努力探求救亡图存的真理。从器物、制度,再至文化――尤其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愈来愈多的主流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将民族传统文化视为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包袱和阻碍。换言之,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开启了文化激进主义在中国泛滥的闸门。

建国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然源于未理清两种社会制度的区别以及传统与现代之关系,直接影响到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性质的界定。以至于时期的民族虚无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反传统思潮一度甚嚣尘上,人为的导致国人与传统中国再三的隔离。后两次大的时代思潮均可视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左思想理路的承继和延续。

值得庆幸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陈来等大批学者对文化激进主义进行深度反思,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予以重新审视,对于其价值地位给予肯定。断言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矛盾,深层上即肇源于对“传统”和“现代”理解的歧异。文化激进主义将二者视为对立关系,事实上,现代从来没有离开传统而存在过。文化保守主义认为传统和现代之间除了对立关系外,二者还存在交融性、统一性。要之,文化激进主义强调“变”,主张照搬外来文化,摒弃本国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彰显“守”,坚守希尔斯所谓的“实质性传统”,即主张传承文化中普世价值的成分,在吸纳冯友兰先生强调的“普遍道德”的基础之上,进而再有限度的渐进的“变”。

近十多年间,越来越多的学者取位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更有学者提出“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概念(如北大楼宇烈先生),这一概念以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问题之埋设,为国人判析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端正自身文化立场提供了一种模式。

令人扼腕的是,值此传统文化方兴未艾之际,担负中华文化复兴大任的当代大学生,於本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上尚存在较大偏差,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已显得弥足迫切和重要。

二、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的紧要性和重要性

张东荪先生当年谈及西方文明时称“希腊文明以推之,希伯来文明以挽之”,张先生以为希腊文明代表科学精神,希伯来文明代表宗教人文精神。该说虽有偏颇,但也明确指出了一种文明要想获得长足前行,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须使得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协调并进、不失衡。

近世百年间对德赛二先生的倡导,竟导致传统文化不继,文化传统丢弃,中华文化在它的生发之地惨遭蹂躏,备受蔑视鄙夷。这本身是件非常荒唐的事情。对本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丢弃,直接的后果就是国人丧失安身立命之本,精神家园沦落。有人说当今社会是消费型社会,是商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是人民获得极大自由、拥有极高选择权的社会。然与此对应的是,在对物质追求的热望中和对物质的深度依赖基础上,人们精神层面普遍显得急功近利,抱怨愈来愈多,生活的幸福感愈来愈低,社会自杀率呈逐年上升态势。诸多乱象中尤以今日在校大学生身上所表现的症状最为引人注目和令人担忧,其人文精神丢失之症状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

(一)以世俗观念作为价值评判标准

爱因斯坦曾言: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不应以太世俗的眼光去评判。孔夫子亦言:“谋道不谋食”、“三年学,不至于谷,不宜得也”。世俗观念,着重于金钱、权力、名望和地位,对于正在象牙塔中孜孜跋涉的青年人成长往往造成坏的导向。今日大学生在物质金钱、权力名声上常存有攀比现象,孔子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而当下大学校园比吃比穿、甚至为谋得学生干部职位,请客拉选票亦常有之,俨然一小社会。再有,伴随近十年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就业面临的低待遇甚至失业的现实,让“读书无用论”又乘势而起。受此观念影响,以挣学分、拿证书而读书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如钱基博先生所言:“世风浇漓,人心窳坏”。试问长此以往,“道”将何存?这不仅是大学生群体的悲哀,也是民族教育的悲哀。

(二)丧失追求真理的理想和对知识的信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浪潮滚滚而来,社会价值金钱化、物化主导下,渐呈多元化混乱之状。受此大环境影响,大学生群体往往存在以颠覆传统为美,以是为非。不愿谈论严肃的话题或倾听痛苦的真理,部分大学生丧失追求真理的理想和对知识的信仰,执着于追求肤浅的快乐和感官的刺激。视真理为草芥,以物质的饕餮享受为理想;视知识如粪土,以在体性的感官满足为信仰。

(三)不再以道德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实现为目标

夫子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今日大学生亦复如是,孔子若生于当世,亦应深以此为忧吧。“修齐治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传统知识分子具有的宗教性道德,在今日大学生身上多已灰飞烟灭,甚至在他们身上本应具有的社会性公德亦鲜有见。换句话说,今天的大学生不再以道德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实现为目标,传统读书人眼中之正道,在他们看来显得迂阔而不合时宜。

陈来先生曾说,“文化的价值和功用是不能以短视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去了解的。表面上看,文化的具体作用似不明显,其实文化的功用是‘无用之大用’。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一个没有文化创造,没有文化品味,没有文化理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利主义盛行,只知道追求物欲满足的社会,不过是一个暴发户的庸俗社会。”传统文化中的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正是医治此沉疴的一副良药。以儒释道为主体和核心的传统文化,具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如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强调人格修养的完满,重立命安身之本的建立,佛家强调心性修炼,道家和道教强调的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均有利于精神境界的提升。总之,一个大国的崛起,靠的绝不仅是所谓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等为主的综合国力,而更应是靠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崛起。

三、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之可能性

如上所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道德自律、修身养性、慎独,它要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要在功名利禄、醉生梦死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在传统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才能实现平治天下的宏伟目标,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不在于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

然而今日,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面临多重困境。著名学者郭齐勇先生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了细致分析。他认为一方面大学中的人文教育面临来自现代化、全球化、功利化的时风的挑战与压力。另一方面,大学人文教育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文学科自身的课程体系的缺陷。

他总结说,由于教育体制本身的种种问题,由于揠苗助长式的幼儿教育、小中学教育片面地膨胀技术知识与过早的分科,使大学教育对象的东西方人文素养十分薄弱,特别是传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之修养十分欠缺。他认为目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弥补我们的学生从儿童到青年理当受到的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与文明的教育。此外,几十年来受苏联影响,大学人文学科本身的教学工作最大的弊病是,课程体系成为概论加通史的模式。由此,我国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往往变成背诵无聊教条的过程,学生变得不会思考,没有思想和反思的本领与能力,学生所获益的甚少、甚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无关身心修养与国计民生。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国民,或平民化的公众知识分子。

透过郭齐勇先生的分析,我们可更加肯定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的确非朝夕之功,但并不是说没有可能性。以笔者陋见,认为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的煅造,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加大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工作

首先必须扭转文化激进主义支配社会价值导向的地位,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在重建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文明成果。文化是延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没有一个民族能疏离自身传统而真正走向现代化。而今,在经济全球化激荡之下,更需要我们做好发掘、传承、参与、创造、转化的工作,整合本民族文化资源以应对其他文明、文化的冲击,并在树立本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基础上,吸收、融合外来优秀文化。

(二)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开设大学生人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要抓好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主要是要抓好大学生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建立制度化通识教育。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仍然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采用的苏联教育模式,即从大学一年级就实行专业教育,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恰恰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尤其不利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性思维和研究。值得欣慰的是,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高校近年来明确提出了本科教育要走向“淡化专业、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发展”的转型目标。雅斯贝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阐扬了“轴心时代说”,即公元前800―公元前200年时期,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东西方各大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的思想、学说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一直到今天。人类无法真正实现对先辈的超越和突破,并且在遇到重大灾难和变故时,都须回到先哲那里寻求智慧、吸取能量。或许正源于此,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早已面向本科生开设经典著作通识课,故而,甘阳先生才有“我们也需要自己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疾呼。

郭齐勇先生强调,我们需要改变现行的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通识教育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中外古今之原著经典为主的方式。学生应直接读一些东西方文学、史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以五经为例,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人研习了两千多年的人文经典,我们毫无半点理由将其抛弃。大学生理应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起码的教育,例如修习《四书》《老子》《庄子》(选)《史记》(选)《汉书》(选)《诗经》(选)等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理当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教材,是中国人的信念、信仰与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立身行世之本。

综上述,型塑大学生人文品格,无它路和捷径可走,惟有在树立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加大本民族文化的转化工作,并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开设大学生人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也惟有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在核心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才有真正的文化复兴和民族大业的复兴。

参考文献:

[1]陈来.传统与现代[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7.

[2]吴飞.浮生取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来.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J].新视野,2005,(3):64.

[4]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思考与交流,2007:53.

[5]甘阳,陈来,苏力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三联书店,2007:4-5.

[6]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2007,(9).

上一篇: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妥善处理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