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经验

时间:2022-06-14 02:26:44

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经验

摘要:近年来东南亚崛起了一批新兴国家,其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政治倡廉。其中尤以人民行动党执掌下的新加坡为典型。人民行动党在保持一党长期执政的前提下,努力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等政策协调多元群体利益、为各国构建和谐社会树立了榜样。

关键词:族群;族群和谐;宗教和谐;社区和谐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37-01

东南亚国家新加坡不仅在亚洲,即使在世界上,其政治的清廉稳定、经济上的繁荣进步、社会和谐安定,都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堪称完美的治理状态是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贯彻和谐社会理念,实施族群和谐的执政方略密不可分的。一个只有640平方公里面积,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袖珍”小国能在国家成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举世瞩目的发展与和谐成就,值我们得研究。况且,新加坡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一党长期执政,都面临多元族群、社会团体的整合等,这就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并借鉴其经验。在此我们分析新加坡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基础建设。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移民社会。宗教和种族问题历来是影响新加坡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敏感问题。新加坡独立时,国民中华人占总人口的77%,马来人14%,印度族7.6%,其余为阿拉伯人、苏格兰人、荷兰人、阿富汗人、菲律宾人、缅甸人以及欧亚混血种人。并且人们分别信仰佛教、印度教、回教、锡克教、袄教及基督教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族群和宗教构成,确保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组成的社会团体一致对实现社会和谐极为重要。为此,人民行动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促进族群和谐

1.1 通过集选区制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维护族群和谐,人民行动党于1988年推行了集选区制,集选区制保障了国会中永远都会有少数种族代表当选为议员,使少数族群的政治代表权得到了保障。集选区制避免了“大华族主义”,扩大了少数种族的政治参与空间,促进了族群和谐,巩固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

1.2实行组屋政策促进不同族群的融合。推行组屋政策是人民行动党增进族群融合,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手段之一。新加坡80%以上的居民佳进了政府组屋。为了促进族群融合,建屋发展局确立了先申请后分配、公开抽签和按族群比倒分配的住房原则,推进不同族群、不同社团和不同区域的居民在新的住宅区中重新组合,由此出现了不同族群、语言和宗教背景的新社区。政府的这种有意将不同民族混合居住的组屋建设政策,打乱了过去按族群和传统社团聚居的局面,促进了不同族群和社团的沟通及各种文化交流,“也有助于产生新加坡族群的一体化和认同感,”①进而有助予培养各种族民众的种族容忍与和谐精神,加速了不同族群的融合。

1.3推行语言政策促进族群和谐。语言是族群情感、族群认同和族群文化的纽带。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合理的语言政策对于族群和谐就显的尤其重要。人民行动觉尊重各族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制定了多语政策,即把马来语定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同时同等对待华语、马米语、泰语、淡米尔语四种语言,并规定四种语言均为宫方语言。

1.4 政府推行双语教育,建立同等对待四种语言的教育体制。双语政策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社会效应:一是便利族群间的交流和了解;二是打破了族群界限;三是减少英语教育和其它方言教育(汉语、马来语、泰语、淡米尔语)就业机会的不平等。②孕薪加坡成功的语言敢策促进了族群间的沟通,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有力地推动了族群和谐的进程。

2推行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促进宗教和谐

人民行动党对宗教和谐十分重视,2003年7月20日,政府发表了《宗教和谐声明》,号召国民在每年族群和谐日(7月21日)的一周内朗诵此声明,即我们同为新加坡人民,谨此声明:宗教和谐是确保我国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社会之和平、进步与繁荣的要素。我们决心通过互相容忍、信任、尊重和了解,强化宗教和谐。我们将始终如一,确认国家的世俗性,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尊重各人的信仰自由,既增进共同空间也尊重彼此差异,促进宗教间的沟通。从而确保在新加坡宗教不会被滥用来制造冲突与不和。③

人民行动党倡导宗教自由,坚持多元宗教致策,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分析处理纷繁复杂的宗教问题。执政党在倡导自由的同时,禁止政教结合干预政治,并通过《宪法》明确规定政治和宗教分离。

3政府主导与民主自治结合实现社区和谐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构建城市和谐的基础。人民行动党深知,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都依附于社区,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城市的和谐与整个社会的和谐。为此,政府坚持用“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导,民主自治;以人为本,积极参与”的社区管理理念,致力于建设“有责任、积极并有爱心、家庭稳固”的富有凝聚力的新加坡和谐社区。新加坡居民住宅80%以上为政府组屋,若干栋组屋构成一个组屋区,多个组屋区划定为一个选区(社区),全国共划分为84个选区。政府行政部门与社区管理机构、基层自治组织以及社会团体之间职责分明并互补互协。这种政府主导与社区高度自治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政府对社区的科学、合理、灵活的建设和管理,使各社区呈现出环境优美、物资丰富、文化娱乐事业繁荣的和谐景象。同时,社会和谐对巩固党的基层建设、挖掘公共资源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人民行动党在执政中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整个社会行为规范有序,使社会生活呈现富足而又优雅的现代文明气息,这是人民行动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成功方略。■

注释:

[1] PeterS.J.Chen,Singapore: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Trends,Singapore ,1983,P.16。

[2] 陈祖洲:《新加坡―“威权型”政治下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25页。

[3] 《中国宗教》2003年第6期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下一篇:同步电动机可控硅励磁控制系统及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