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我不想当了立牌坊

时间:2022-06-13 10:37:10

一部《宫》的热播,为湖南卫视在今年开春后的狂野收视率打响头炮,也顺势将该剧制片人兼编剧于正从幕后推向台前。这个三十多岁,身材发福,声音有些娘娘腔,甚至被戏称为“于妈”的叔叔,用雷人的情节、说教的台词搭配华丽的服装和靓丽的新一代偶像,为中国电视贡献了韩剧《大长今》后卫视最高的收视率。不管你对于正推动的这股收视热潮,以及背后潜藏的文化风向持有怎样的态度,新的流行文化已经真真切切地在收视率上得到了体现,所以现在的于正自信爆棚,甚至他心里正念着―他人笑我太婆妈,我笑他人看不穿。

于正的杀手锏

《宫》、《美人心计》及女人戏

《宫》以及美人系列,为于正的事业奠定基调,前者是小女生恋爱必修课,后者则类似于一个伟大女人的史诗―当然,是伪史诗,无论如何都要爱仍然是这些电视剧的主旋律。因此,声音语气有点娘娘腔的于正也被戏称为“于妈”。但其实他也不是没写过男人戏,入行的第一部电视剧《荆轲传奇》就配备了刘烨这样的硬汉,之所以成为后来的“于妈”,是投向了市场的喜好。而市场反过来证明,华服与漂亮脸蛋,真正地征服了现在的市场观众。

南都娱乐:你是妇女之友吗?

于正:啊?因为喜欢女人,就把女人的心思摸得比较透吧,哈哈,开玩笑。我之前尝试做男人戏,但终归笔触脂粉气比较重吧,就像曹雪芹。我曾经写过很男人的《荆轲传奇》,故事很好看,但在央视播了收视率很一般,我当时特别不服气,为什么这么好的戏会很一般,当然也有问题,20集戏拍成40集,兑水兑得太多了。但从此之后呢,我就觉得这样一个自己娱乐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后来有一天我跟学者聊,他说娱乐是什么,娱乐就是你们在老百姓最辛苦的时候,能让他开怀大笑或者很爽地哭一场,这就是娱乐,你要让所有人看这个戏,怎么才能代表很多人看这个戏呢,就是收视率。我现在是活明白了,电视主流观众是阿姨妈妈、老人、小孩,这样的话我就开始写我第一个女人戏,就是《大清后宫》。这部戏尝到甜头,卖了十几家卫视,因此后来广电总局才会有限制说一个戏只能卖四家卫视。我就觉得,观众骂也好怎么也好,无所谓的,故事好看就行了。在这以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女人戏时代。

南都娱乐:说到收视率为王,但业内对此也批评很久了。

于正:对。我的理想是打造中国的华流,你看一部《大长今》就把针灸技术变成韩国的了,这是文化侵略嘛,但是我们为什么走不出去,因为我们的东西都是质量不够好。怎么样让你的电视剧得到认可,第一步当然是收视率好,投资方能卖钱,你才能把名声做大,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如果你连第一步都做不到,其他就别提了。

南都娱乐:《宫》火起来是不是有点意外?

于正:没有,计算好的,从《大清后宫》开始,收视率全国第一,《胭脂雪》、《最后的格格》也是全国第一,我一直探索观众需求什么。之前我写的东西稍微高了一点,我一直在让阿姨妈妈们看,没有让新一代的观众看,所以首先服装造型出来不能糊弄人,要做到中国观众没有见过的华丽,说一句耸人听闻的话,中国太少为了戏不惜一切的人了,都急着捞钱,现在《美人心计》服装费高达300多万,美术费200多万,中国没有的,这上面的花费都是几千万。然后故事又要写得很有深度,但要用很浅白的台词表现出来,比如所有的心机,都是隐藏的,但你要观众猜,他就会累,累就不想看,所以我安排每一个角色身边都有个佣人之类的,把这些心机都说出来。

南都娱乐:你觉得《宫》成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于正:就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其他没有了,哦,好看的故事里面还说了很多年轻人没有说出来的话,比如几个阿哥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们自己对感情抉择上的一些断层,这些都是现代年轻人直接面临的问题。

南都娱乐:跟《宫》相比,《美人心计》有什么不一样?

于正:实际上《宫》是《美人心计》以后做的。比如我外婆看不懂《美人心计》,因为有些历史常识的东西不能全部一一交代,做《美人心计》的时候我每天查史料,查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但到最后还是把《三字经》写进去了,在《宫》的时候就没有,全部放开,我就想做一个让所有人都看懂的,轻松好玩中讲道理的,就是《宫》。所以两部戏本质的区别,《宫》更普及一点,通俗易懂一点,《美人》就高一点。

于正与流行文化

“所有的非主流都会变成主流”

于正笔下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波谲云诡的历史年代,各位青史留名的大腕粉墨登场,穿插在虚构或者真实存在过的男女主角的故事中间,从这一点上讲,颇有点金庸小说的韵味,但金庸的主角们捍卫的总是忠义礼智信,于正笔下的王侯将相讲出来的,却是“如果不开心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天”。这就是一点也不“正”的于正,他从来不把历史的严谨当做剧本的桎梏,而是用最偶像剧的方式把历史解构。有评论说,《宫》就是带辫子的青春偶像剧,于正欣然认同。尽管于正的这种解构仍然被主流嗤之以鼻,但坚挺的收视率成为他自信的底气。

南都娱乐:你对历史的改造引起很多争议,你怎么看?

于正:我写《大清后宫》的时候,就觉得要脱离历史,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另外如果你要还原历史的话写历史书就好了,拍什么电视剧?我们在娱乐上还是教条了。再说我们任何一部历史剧,没有一部是讲真正的历史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都是胡编,把乾隆年间的事往雍正朝写,于是我就释怀了。甚至《史记》里很多东西也都有神话色彩,根本可以当一部小说来看,比如太祖斩白蛇(注,应为高祖)就是瞎扯的东西嘛。所以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调整世界观,《宫》的故事应该发生在康熙41年,但是我却让它发生在康熙47年,我让阿哥们年龄倒退了,为什么呢,我要跟康熙废太子这一事件联系起来,如果把战线拉得太长,就不好看了,那我是尊重历史还是让故事好看呢?后来我一想,我这不是穿越剧么,穿越哪来的正剧?好多其他穿越剧标榜自己是正剧,你不觉得很可笑么,说粗俗一点,当了还立牌坊,何必呢,我就要让我的戏好看。

南都娱乐:但穿越这样的题材,毕竟是不入庙堂不被主流接受的。

于正:我先跟你说,所有的非主流文化最终都会变成主流文化,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有一天我也会被淘汰的,我会很欣然地接受这种自然规律。再者胡玫《汉武大帝》跟《美人》背景都是西汉初,我看了感到很可笑,那就是错误百出张冠李戴,为什么她以一种丑陋的方式把人拍得很丑很诡异就成了所谓的正剧了呢?为什么我拍得漂亮唯美就成为戏说剧了呢,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当然我不觉得他们这些导演会这么看,我们交流过,胡玫导演说很欣赏我的剧本,李少红让蒋梦婕推掉了一个很大的戏来拍我接下来一个戏,赵宝刚公司也向我约稿,他们都觉得于正的东西很棒。

南都娱乐:你的剧在化服道美方面很讲究,但故事就……

于正:首先故事一定要传达正确的能量,要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不管别人说我的戏有多么多么那什么……我一定要传达正确的能量,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第二,我们的故事要很吸引人,很多人说《宫》怎么怎么雷,但它是吸引人的,如果不吸引人会有那么多人看?老百姓是很聪明的,人家说这是审丑,我觉得不是,这只能支撑一两集,支撑整部戏的那么高的收视,说明它一定是好的。当然,化服道,还有青春靓丽的演员,是全球都在关注的东西,韩剧为什么一下子起来了?人家有很极致的故事,很漂亮的演员,很花钱的服化道美做出来的很漂亮的画面,这些是成功必然的东西。

于正的“唯美体”

抄袭或者借鉴

伴随着于正的声名鹊起,“于抄抄”的恶名也随之流传,《大清后宫》与TVB经典作品《金枝欲孽》,《宫》与《流星花园》,每一次比较好像都进一步坐实了抄袭的骂名。但是于正好像无所谓,他说自己爱剧本胜过爱制片,况且偶像剧的路数永远就这么多,于正说,他还准备将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与《宫》融合呢……

南都娱乐:你也知道,大家对你的另一个争议是关于抄袭。

于正:我知道,《金枝欲孽》很火的时候,我就是想借这个风上去,但我们的故事跟它是完全不同的,正好因为它是一个太医一个侍卫,我也是一个太医一个侍卫,所以网上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我们这个戏跟《金枝欲孽》一点关系也没有,《金》是三个妃子在斗,我这个女主角从头到尾是一个宫女,是宫女看世界的感觉,我承认我是有借鉴,但我从来没有借鉴《金枝欲孽》,我借鉴的是《宫女谈往录》,是服侍慈禧的一个宫女写的回忆录,我的造型做得比较潮,再加上宣传的时候他们肯定讲是内地版的《金枝欲孽》,又是太医和侍卫――但是没办法,后宫里能进去的男人除了皇帝只有这么多。

南都娱乐:你认为有点说教和低幼的台词是否为你的剧的成功作了贡献?

于正:在《宫》里我特别特别要讲的一句,我自认为最经典的台词,是雍正吹灭了灯说,“即使没有照亮前面的灯,我依然会大步向前。”这也是我的人生观。所有人泯灭我的优点只看到我的缺点,我不管,我走到了那个位置,大家就会说我好,冯小刚也好谁也好,哪个没被人说过?我抄袭的恶名从出道背到现在,无所谓,怕什么呢,电视剧文学都是继承和发展的艺术,林语堂就很大方地说了,《京华烟云》就是借鉴《红楼梦》的,世界上哪有原创的东西?哪个红出来的戏没有借鉴过的,哪句台词没被人说过?是吧。

南都娱乐:你会走高端路线吗?

于正:我有一个梦想,想做一些所谓的正剧,但只是梦想,现在还是瞎说,如果我要做宋氏三姐妹我就会做得很正,不过,一定会很唯美。还有,当主流接受我的这种唯美的时候我才会去做,现在肯定不会。

南都娱乐:不少编剧会用,你呢?

于正:你要了解我就知道我不会用,因为我好害怕,我是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写作是我唯一可以依靠自己的东西,制片人太没有安全感了,你好不容易发明了一个让画面漂亮的东西,比如一个灯光,那林心如也学会啦,《倾世皇妃》也拍得很漂亮,这不是优势,优势是我的剧本,我就是因为不愿自己的剧本被别人乱拍才做制片的。我是一个特别自我特别爱自己剧本的人,我很爱我的东西,我的剧本绝不允许挂别人的名字,而不是于正的千万不要挂于正的名字。以前有一个做了我好几年的经纪人,就是说以后要找个人帮我写剧本,我们断绝来往好多年。

南都娱乐:《宫》以后,定制剧好像会风靡,你会向卫视妥协吗?

于正:不会,但很经典的东西也许也会照着原著做,比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当然有机会我应该还是会用我的角度去写。(呃,准备好被骂了吗?)啊,我会把这个故事跟《宫》的感觉结合,哈哈,做一个老少皆宜的,我不想当了立牌坊,故事就是给人看的,我不太喜欢文艺范儿的东西。刚才说的有点绕,就是说,内核还是一个蚊子血和饭粒的故事,但情节会加很多很多。

南都娱乐:最后,粉丝们很期待电影版的《宫》和《宫2》,透露点?

于正:电影跟电视版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当然电影剧本也是我写的,我的目标就是做电影。至于《宫2》,说实话,已经有4个版本了,故事梗概做了6稿,其中有两个版本湖南卫视特别喜欢,但是我自己觉得没啥突破,所以还在想,只有超越了《宫》,我才会去做,就像做《宫》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超越《美人心计》。

记者手记

想当电视圈冯小刚?

坦白讲,我就是于正口中那种“历史的卫道者”,所以这次采访对他颇多质疑,但于正很巧妙地把大多数拳头都卸掉了,他的回答里透着对各种质疑的不屑,他甚至以冯小刚的挨砖经历自比,野心也就很明显了。另外透露一个小小八卦,于正曾在上戏当借读生,虽然不是科班且一年后就因身材发福中途而废,却也借此在圈中混了个脸熟,他同一届的同学里好多都成为明星,比如佟大为、王雅捷,还有他现在很爱用的冯绍峰。

上一篇:TVB易主 新四小花旦上位先过造型关 下一篇:龚琳娜 《忐忑》让我能更好地做只自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