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大众风格上海大众新朗逸安全性深入解析

时间:2022-06-13 07:27:01

典型的大众风格上海大众新朗逸安全性深入解析

朗逸是上海大众第一款全新自主开发与设计的轿车,凭借其严谨的做工和较高的性价比,一直是细分市场上的销量冠军车型。新朗逸于2012年8月19日正式上市,2013年5月7—9日,C-NCAP对新朗逸进行了碰撞测试,测试车型为1.6L自动豪华版,2013年7月12日,C-NCAP了新朗逸的评价结果。新朗逸凭借原汁原味德系车型的高强度车身,在C-NCAP正面40%碰撞和侧面碰撞试验中表现出了一流的耐撞性,最终以54.8分的成绩获得C-NCAP 5星级评价。

优于同级车型的高安全性

至2013年第二季度,C-NCAP采用2012年版管理规则共测试了30款车型,其中A类乘用车(两厢式乘用车及长度小于等于4.5m或排量不大于1.6L的三厢式乘用)为16款,新朗逸得分位居第二。这充分说明,新朗逸是一款安全性非常出色的家用紧凑型车型,拥有领先同级别车型的被动安全性。

正面和侧面均拥有出色的耐撞性

结构耐撞性是指在发生碰撞时,汽车的车身结构抵御侵入变形保护车内乘员生存空间的能力,是汽车被动安全性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C-NCAP正面40%碰撞试验采用试验车辆以64km/h的速度撞击可变形壁障,是最能考验安全车身耐撞性的试验项目,如果A柱、B柱等关键部件的强度不足,或者是底粱、顶梁的溃缩变形不够科学,那么碰撞后车辆就会被“打回原形”。有些测试车型在该项试验中就出现了车身严重变形、车内乘员生存空间得不到保证的情况。

而在该项试验中,新朗逸的车身结构表现出了足够抵抗侵入变形和冲击的能力,乘员舱的变形非常小。试验假人采集到的数据显示,前排假人的头颈部、胸部、大腿和小腿部位受伤的风险都非常小。最终新朗逸在该项试验中得了15.57分(满分18分),在16款A类车中仅次于北京现代朗动和进口大众甲壳虫。这也说明,在车身安全设计方面,新朗逸是完全按照最高等级的标准进行结构设计的,达到了国际同级车型的最高水平。

新朗逸车身结构的优秀耐撞性不仅体现在正面碰撞试验项目中,在C-NCAP侧面碰撞试验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侧面碰撞试验后,新朗逸的撞击侧车身结构保持了足够的稳定性,B柱、顶梁和门槛梁均变形很小,前后车门上的防撞梁也较好地起到了分散冲击能量和抵御变形的作用。如此优秀的表现得益于新朗逸的关键安全部件采用了高强度材料和优秀的结构设计。

测试结果显示,在侧面碰撞试验中前排假人的头部、胸部和骨盆部位获得了满分,胸部部位由于上部胫骨指数略高而稍有失分。后排女性假人的头部也获得了满分,骨盆部位由于骨盆力指标稍高而出现很小的失分。最终,新朗逸在该项试验中获得了17.16分(满分18分)。

“硬”与“软”的矛盾

在C-NCAP正面100%碰撞试验中,上海大众新朗逸获得14.38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后前排假人的头部、颈部和大腿部位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获得了满分。

C-NCAP正面100%碰撞试验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试验项目,它要求车身前端吸能区结构“软”一些,这样在碰撞过程中才能将传递到车内乘员的冲击降低到最低。而这和正面40%碰撞试验要求的车身前端吸能区结构“硬“、以抵御高速侵入变形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在欧洲NCAP中只有正面40%碰撞试验,而没有正面100%碰撞试验,因此以大众系车型为代表的欧洲车型普遍存在着车身结构较“硬”的情况。作为上海大众第一款全新自主开发与设计的轿车,新朗逸也表现出了这种典型的“大众风格”,车身硬朗,能够充分抵御高速碰撞带来的侵入变形,但是面对正面100%碰撞时,由于车辆高速撞击不变形的刚性墙,撞击能量全部由车辆自身吸收,车速瞬间由50km/h降至0,车辆本身的瞬间减加速度非常大,而较“硬”的车身使车内乘员承受的减加速度也较大。如何协调车身结构“硬”与“软”的矛盾,对汽车工程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座椅能够为乘员颈部提供很好的保护

在追尾事故中,乘员的颈部由于剧烈地摆动而成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颈部的伤害虽然一般不会致命,但是治疗时间长、费用高,伤员要遭受长期痛苦。因此C-NCAP借鉴国外NCAP经验,引入了测试这种伤害形式的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以考核在追尾事故中,驾驶席座椅及头枕结构对乘员颈部的保护能力。

作为一项新引入的试验项目,很多在设计阶段没有进行专门考虑的车型都表现出了不适。在试验过程中,有些测试车型的座椅靠背骨架结构失效,导致靠背后仰严重,还有些座椅的头枕距离假人头部的距离较大,造成碰撞试验时假人颈部的运动幅度较大,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乘员颈部受伤的风险。新朗逸的驾驶席座椅在座椅鞭打试验中,获得3.68分(满分4分),其NIC、上颈部载荷和下颈部载荷3项主要考核指标均得到较好控制,高于已测试30款车型3.24分的平均得分。

上一篇:为安全保驾护航 下一篇:那里有个“汽车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