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编织袋和纸箱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2-06-13 05:54:55

胡晓:编织袋和纸箱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第九届广东现代舞周,胡晓作品《形同虚设》也颇引人瞩目。

2005年,胡晓结束了在香港演艺学院的深造,回到广州。为时并不长的“香港经验”对他的舞蹈创作影响颇深,他发现从香港这个既近又远的距离审视自己的城市,在某程度上反而看得更真。胡晓先后发表了作品《从到APA》和《走自己的路》。2006年他创作了《红白蓝》。“红白蓝”是香港人对编织袋的称呼,曾经是港人回乡探亲拉东西的首选。胡晓藉“红白蓝”重新编织集体记忆里的城市历史碎片——改革开放,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奇事物强烈刺激着从未触及的神经,但看到不代表拥有,欲望随着开放滋长、蔓延。

这次作品的灵感来自家里新买的空调,包装纸箱一直放在屋里,胡晓总感觉这个纸箱可以发生点什么。放了两个月后,实在是太碍事,胡晓就把纸箱给扔了,结果又给捡了回来。于是,在《形同虚设》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两个男性舞者围绕着一堆破纸箱奔跑、舞蹈,这样的场景,似乎只能出现在梦境里。

BQ=《北京青年》周刊 H=胡晓

BQ:《形同虚设》想要表达什么?

H:其实就像我们做梦一样,我的舞蹈就是一种感受的东西,仅仅是一种感受。我更多的是营造一个氛围,一个现实中的梦境,给观众内心一种感受,好像也在他们的生命里面。

BQ:你的作品中会有很多让演员自己发挥的部分吗?

H:非常多,他们就是自己跟自己玩,我就是在现场把握一种时间,找到一些方式,把一切堆砌起来。

BQ:2006年的作品《红白蓝》的灵感来自于编织袋,这次是纸箱,你好像对这类包装物很感兴趣。

H:《红白蓝》在我心里面是一个破旧的、廉价的印象。我记得那时候我去了中国很多地方,全部都像工地一样,到处在挖,走不了一段好路。《红白蓝》有一点进程中的中国的感受,到处都在建设。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现在有感受不代表能有作品,现在很多时候反而是作品给我感觉,《形同虚设》没有直接去表达一个东西,如果你的感受真的强烈的话,自然而然地需要找一个出口。

BQ:2005年从香港回到广州之后你有两个作品,《从到APA》和《走自己的路》,能不能说说?

H:那应该是我香港痕迹最浓重的时候。APA就是香港演艺学院的英文缩写,而有点儿像是我们这边的代名词。那个时候刚刚经历了学生时代,年轻,什么都很直接、批判,凡是感受到的我就想说出来。那个时候刚回来,看到很多东西,包括听到汽车喇叭声,都会很敏感。《走自己的路》里面拿着黑板擦不停地敲打墙壁,发泄。现在可能就不会这样了,没有刻意想说,没有直接吐露,谈感受就是谈感受,做作品就是做作品,慢慢觉得艺术不应该是直接反映政治的。现在看来那会儿的冲击力可能会大一些,现在的作品没有那么尖锐。

BQ:说说你理解的现代舞。

H:现代舞是一个引子,帮我开启了一扇扇大门,让我了解自己,体验人生,给我内心美好充实的感受。酝酿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会哭也会笑,有时候坐在大巴上,哭得唏里哗啦的。但我觉得不要被一种舞束缚。我比喻现代舞是过河的竹筏,我们通过它是为了到达彼岸,上岸后则应该放下它重新上路。到今天,是不是“现代舞”已经不再重要,今天的现代舞应该是有色彩的,是对社会有感受的,我希望看到它的活力与热情,并能给予人们以启示。

上一篇:计算机行业客服热线服务抽查报告 下一篇:“话题”是无聊的,音乐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