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 第4期

时间:2022-06-13 05:29:30

那年夏天,我去呼伦贝尔,从江南直飞北国。当晚,我在哈尔滨乘坐夕发朝至的卧铺列车,前往海拉尔。

半夜醒来,车停一小站。我朝窗外看,对面是一块站名牌,迷糊中也没看清,拍张照片再说。后来一看照片,站名叫:牙克石。

我去甘肃玉树地震采访时,曾无意中听见乡音。一个中年的浙江男人,在玉树已经生活了10多年,从打工者做到了小老板。他19岁出门打工,四处讨生活,报出来的一个个地名,让我们走南闯北的摄影记者一时反应不过来。讲到曾去过内蒙古的“亚克什”,他只晓得这个音,我忽然反应过来――牙克石!不正是我半夜路过的那个小站么?

他有一手木工手艺,年轻时,跟着兄长,哪里有生意就做到哪里。风光时当领班,落魄了就打下手,无所谓。离家远不远,没这概念。他做过小生意、贩过假古董,被抓蹲过班房,最后连女朋友也黄了。

我问他,怎么去的玉树?

他笑笑,蹉跎到30多岁,别人介绍一同乡女子,在新疆做裁缝,两人状况挺相似,他决定去新疆安家。

出发去新疆之前,有个在山西开家具店的老乡请他去玩几天,于是他绕道去了一趟山西大同。没想到,老乡的家具店生意好得不得了,他就帮老乡做了4个月的木工。

等在去新疆的途中,他接到那个女子的信息:“已经找到男朋友,你不用来了。”

他就这样停留在了玉树。那地方有高原反应,他想无论如何不会久留的。

可是,爱情竟然不期而至,一个19岁的藏族姑娘看上了他。10多年过去,他们的两个孩子都上学了。

他告诉我,他没有想过回一趟老家,直到地震,才有了回家看看亲人的念头。

我知道,像他这样的打工族遍布祖国大地每个角落,他们挑着铺盖卷在无名小站下车,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地方尝试开辟自己的新生活,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未来。

他们不一定有远大目标,不一定能衣锦还乡,不深究生命的意义,但他们一定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一定有随处生存的基本技能,一定有随遇而安的良好心态。

哪里遇到了合适的生活伴侣,哪里就是家。

或者,仅从人的生存本领来看,他们绝对在都市宅男宅女之上。

上一篇:女记者劝服三名杀人犯:智慧和悲悯还你一个家 下一篇:幸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