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境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6-13 12:40:33

关于情境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情境性评价是指在日常学习活动的真实情境中对幼儿进行的随机评价。这样,评价不再只是事后的裁判,而是一直伴随在课程进行当中,可以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促进、提供建议的作用,使评价由鉴别功能向促进教学发展的功能转变。

一、让教师们知道什么是情境性评价

在我园推广情境性评价之初,我对我园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师们对幼儿情境性评价的概念是:

1.量化评价,根据曲线坐标来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在记录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凭借幼儿平时的表现,或者幼儿在某个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印象式评估,评价过程缺少科学的依据。

2.一日生活中的观察记录评价。这样的评价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较多,看到幼儿在过程中的表现也会采取一些教育策略,但是很少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幼儿纵向的记录只是停留在观察一个活动或者是一种行为的分析上面,其评价缺少全面性。

针对我园现状,我决定从基本概念入手,引领教师们进行园本教研。

什么是情境?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哪些情境?我向教师们提问,并引导他们将幼儿园现有资源中的情境进行分类,比如日常生活情境、数学情境、音乐情境、科学情境、美术情境等,罗列出来进行讨论。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研讨,教师们终于悟出情境的含义:情境就是活动所需要的氛围,它是指进行某种兴趣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在环境。

在教师们对情境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我又提出“什么是情境性评价”。问题提出后,教师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一起研讨得出结论:情境性评价是建立在真实情境中对幼儿的观察和判断基础上的评价。

二、情境性评价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评价指标是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一个情境中有哪些有价值的评价指标呢?我把教师们带到了一个“DIY蛋糕房”亲自尝试制作蛋糕,引导教师们在活动中感受,并找出操作活动中的哪些内容可以作为评价指标。教师们在尝试中得出结论:正确使用工具、称量、搅拌、设计造型、交往、合作、基本技能、专注力、耐力、分享等一系列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评价指标。

通过亲身的实践体会,教师们对情境性评价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大家开始尝试在幼儿的活动情境中寻找评价指标。比如在“今日我上台”的情境中,幼儿讲述故事《虎口拔牙》,可以将幼儿的声音变化、表情动作、眼神的运用、语言风格、语速变化等内容作为评价的指标。

三、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在这么多的评价指标当中,教师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评价呢?

为此,我们及时调整幼儿园情境性评价的研究内容。从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典型情境活动案例中,发现“购物”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恰巧此时,实验一班的教师要进行“逛超市”主题活动,我们就将“逛超市”作为情境性评价的园本教研活动,组织多元智能教研组的教师和孩子一起走进超市,在“购物”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

活动前,教师们设计了一系列评价性的问题:超市里都有哪些商品?它们是怎样摆放的?超市里哪些设施会让我们购买商品时觉得很方便?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都在干什么?你认识了几种商品,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在孩子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情境活动“购物”来记录活动中孩子反映出的问题,汇集“购物”过程中的评价指标。在知识准备与物质准备较充分的情况下,教师们决定重点在“学付钱”这个环节中分析幼儿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评价。

教师们在“购物”情境中观察到的幼儿评价指标如下:

1.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商品,不看商品的价格。

2.不停地数自己手中有多少钱,始终不知道选什么商品,在货架前走来走去,迟迟不选购物品。

3.幼儿在选购商品时,不看价格,放进篮子里好多。到收银台结账时发现钱不够,又将物品拿出来放到货架上。

4.幼儿拿着自己选购的许多商品放到收银台上,将手中的钱都拿出来,让售货员帮他数有多少钱,看能买什么。

5.幼儿拿着手中的钱,挑选了几种价格是整数的商品,请同伴帮忙一起付钱,很快算出了价格,买完东西高兴地离开了。

……

看到教师们的记录后,我们又把瑞吉欧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购物”打开仔细阅读,查找该案例中教师记录幼儿活动的评价指标,将我园教师对幼儿“购物”时的观察记录与瑞吉欧案例“购物”中教师的记录进行研讨,分析在两个不同情境的“购物”过程中教师观察记录的内容并进行对比:

以下是通过对不同情境中幼儿行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收获:

1.进行情境性评价时,评价指标应该明确具体

我们在观察记录中对幼儿的评估目标过多、过碎,记录幼儿过程性的内容太多,而瑞吉欧案例中教师的观察目标明确具体,把重点放在幼儿付钱过程中数的概念上;我们的教师在观察孩子时涉及孩子的数量较多,对某一个孩子的跟踪观察不够,目标转移得太快,不具有完整性,而瑞吉欧案例中教师的观察是针对一两个孩子的具体表现进行记录的,有问题的冲突,还有幼儿解决问题的冲突,具有完整性。

2.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太多,会干扰幼儿的活动

在我们设计的“购物”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到现实生活中的超市进行活动,接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但干扰幼儿的因素较多,而瑞吉欧案例中教师是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材料,干扰孩子的因素少;教师为幼儿提供生活中的真实货币10元,而超市用收银机计算价格,教师无法控制幼儿付钱的方法,而瑞吉欧案例中教师以物代物,有目的地提供特制纸币,预设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冲突,便于幼儿思考如何合理支配货币。

3.预设的情境便于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教师们通过对比研讨,一致认为:预设的情境更利于进行多元的评价,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不一定适合情境性评价。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幼儿创设情境,预知情境中幼儿的矛盾冲突,有目的地设计评价指标,跟踪记录幼儿的行为,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表现详实地记录下来,根据记录中发现的问题制订下一步幼儿的发展评价策略。在为幼儿设置多元化情境评价的同时,教师挖掘一元的评价非常有必要,只有从小处入手,从一元到多元,才能更好地实施评价,为多元化的情境性评价做好准备。

四、情境性评价研究的启示

根据上述真实性专题评价活动案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性,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1.情境性评价的情境,应该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幼儿生成或教师预设的模拟情境入手,再拓展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购物”活动案例引发了教师们的如下思考:情境性活动是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的体现,教师应把幼儿园中进行的活动视为幼儿经验的生长点,视为其生活的进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情境更接近生活,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感悟、体验和学习各种知识,也有利于教师通过日常教育活动中的观察,积累大量有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真实的评价信息。

2.每次评价过程中,教师观察的人数不宜过多

设置情境后,教师不能强求幼儿参加,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自然的状态下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记录,从多角度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进行客观的观察与评价。

3.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

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兴趣、注意力和努力程度,关注幼儿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活动的过程记录上。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幼儿活动中反映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4.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实现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的统一

在情境性评价中,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证明幼儿掌握知识的正确与否和多少,而是为了提高或拓展幼儿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些特点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知识的情境化、过程化、活动化和经验化特征,以及注重动态的知识和行动性知识的观念是相一致的。评价的情境化意味着教学和评价是“一体两面”的,是教育过程和评价过程的统一。“购物”活动虽然是一次评价活动,但活动本身也蕴涵着教与学的内容。

5.逐渐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在瑞吉欧“购物”案例中,教师关注的评价指标是二元化的,呈现出的评价内容也比较具体。而现实生活需要幼儿个体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发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评价活动必然会实现对幼儿多个领域的评价。比如在“购物”活动中,教师充分挖掘评价指标,多次少量地进行情境性评价,关注对幼儿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从而实现对幼儿的任务意识、情感表达、社会交往以及交流能力等给予多元而全面的评价。

目前,我园关于情境性评价的研究、推广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会及时根据教师遇到的问题、困惑,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造就一支善于设计、实施幼儿情境性评价的教师队伍。

(作者为河南郑州市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园长)

(责编 维 尼)

上一篇:科研离幼儿教师并不远 下一篇:组织间信任演化影响供应链信息系统应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