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养藏獒 赵老板财源滚滚

时间:2022-06-13 12:30:52

赵国辉从小就十分喜欢养狗,尤其偏爱性格凶猛、个性鲜明的犬种。

1997年春节,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一位从回来的朋友,在与这位朋友的言谈中赵国辉得知,全世界唯一敢与猛兽搏斗的犬――藏獒,就在中国。这引起了这位爱犬人的极大兴趣。据这位朋友讲,在牧区,有这样一种犬:毛长而厚重,耐严寒,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刚毅,力大凶猛,头大如狮,体壮如牛,吼声震撼人心,刚柔兼备,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对主人却十分亲热。当地牧民说,一条成年的藏獒可以斗败三条恶狼,可以使金钱豹甘拜下风,被喻为“天狗”,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犬”。

赵国辉曾对这位朋友所描述的藏獒产生怀疑,难道真的有这么优秀的狗吗?也是出于好奇,他托这位朋友回去后寄来一张藏獒的照片,用来证实这位朋友的描述。他本以为朋友所言是一种吹嘘,但一个月后却真的收到了那位朋友寄来的照片。他被惊呆了,他惊奇地看着照片上的形如黑狮的家伙:头大而方,额面极宽,眼睛黑黄,嘴短而粗,颈毛厚长,小耳下垂,四肢粗壮,正仰天长啸,威猛十足。他被这种原生态的野性所征服。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养这种狗。他马上与那位朋友联系说自己想买这种狗。过了一个多月,朋友郑重地回答他,牧民把藏獒视为朋友,看作是家庭的一员,是不会卖的。赵国辉听后,内心感到十分失望。但得不到梦寐以求的好狗,他不死心,于是产生了亲赴寻狗的想法。

三次进藏终获宝

2000年,对藏獒痴迷的赵国辉第一次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玉树地区,这里荒凉到几十公里都没有一户人家。因为语言沟通存在问题,第一次进藏就匆忙结束了。

事隔两个月后,赵国辉第二次进藏了。这一次他可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藏獒带回家去,但是这一次,他又无功而返。

第三次进藏,他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藏民们带去许多东北土特产、日用品。带着这些东西赵国辉第三次走进玉树地区。最后,他三次进藏的经历和他对藏獒的一腔喜爱之情终于打动了朴实的牧民,他从牧民家里抱回了两只小獒。出藏前,藏民们在小獒的身上涂满酥油,又系上了红带,这一切让赵国辉心里感触很多,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两只小獒健康地养大。

看到前景广阔决定规模养獒

回来后,赵国辉觉得这两只狗除了食量惊人,长速极快(半年之后已然长成标准的大狗)外。一切未见其它优势,这让赵国辉有点疑惑了,这是真正的藏獒吗?但发生在深冬的一件事,使赵国辉对藏獒产生了新的看法。

从牧区抱回的两只藏獒和其它品种的两只狗都放养在郊区的工厂内。一个下大雪的夜晚,大约凌晨2点多钟,在工厂值班的工人打来电话,说有盗贼闯入,被狗给咬跑了。当赵国辉匆忙赶到工厂时被惊呆了,两只藏獒依然处于亢奋状态,像勇士一样目光中充满杀气,其中一只嘴角还挂着血迹,雪地上随着杂乱的脚印还有斑斑的血滴,显然是经过很激烈的厮杀,更惨的是,另外两只普通品种的狗,嘴边吐着白沫已经死了。

看来藏獒真的和传说中一样的凶猛,绝对是看家护院的良犬,也是社会需求的,于是他产生了规模养獒的想法。同时赵国辉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发现养殖藏獒收入也非常可观。一只成年藏獒一般售价在十几万元左右,而一只小獒价值也在3万元,一只母獒一年后即可繁育,一次大约可繁殖十几只,如此算来经济效益不错。根据多年养狗的经验,他深知要想把养獒形成产业化,品种的纯正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为了寻找良好的种源他多次进藏,不辞辛苦,而且多次拜访畜牧专家,学习专业知识。从1998年创办延边国辉獒园(地址:吉林省敦化市铁北村 电话:13894363000)以来,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适用的养獒方法,从配种到繁育幼獒,以及防疫、饲料的配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养的藏獒最大特点是:头大,吊眼,吊嘴,狮头虎面型的特点明显,充分体现了原始藏獒的本来面目。经过几年的优化,现在獒园内共有成年獒十几只,出售小獒百余只,且现有獒的品种特点稳固,特色突出,其中,藏源、高孚、琪拉雅、吉玛,这几条犬在很多赛事上得过奖,特别是在2005年2月份,中国犬业藏獒俱乐部在廊坊召开的第一届藏獒评比中,“藏源”以优异成绩被评为国家A级犬。在展会上通过和马俊仁主席交流后,更加开阔了赵国辉的养獒视野。他已经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转向将养獒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目前他的獒园中,由藏源、高孚、琪拉雅、吉玛等名獒繁育的后代已经输送到全国各地,全国很多养獒的朋友经常来电话,咨询养獒所遇到的问题,他都给以耐心解答,他不但自己养獒,而且带动一批有兴趣的“獒友”养獒。他以诚信博得“獒友”的信赖,以丰富的经验取得獒友的尊重,以自己的执着拓展着育獒产业,他的育獒之路会越走越宽,将会为人民的安全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小型农机具畅销 下一篇:绕开“闭门羹” 先接近后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