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兆璋 藏图二十万件的“图王”

时间:2022-06-13 09:11:44

他说他是一位“图行者”,因为他爱好对各种古代图画的收集,这已经成了他生命中的一个重心他是一位收藏家,因为他懂得收藏的全部意义并且深深地陶醉其中。他就是谭兆障。一位来自香港的图画“痴迷者”,目前他所拥有的各类图画包括地图等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诧的二十多万件。

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记者在上海见到了谭兆璋,这次他带了自己许多心爱的图画来到了这座城市。于他而言,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展示,然而这却更多地激发了记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究竟是怎样一些图画,会令他这样地如痴如醉?

痴迷于铜版画收藏

这次,谭兆璋带来的都是古代欧洲的铜版画,而这也是他收藏的一个重中之重。他说:“我花了25年的时间去收藏各类图画,其中铜版画是重点,这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都比较高。”

显然,首先吸引谭兆璋的是铜版画所独具的历史和文化的凝结。翻看着他带来的那些铜版画,他这样对记者说:“铜版画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我们有工笔画这样一个称谓,而在西方则有钢笔画或铜版画这一大范畴。钢笔画是画出来的,而铜版画是印出来的。一般首先用钢笔把画画到铜版上面,然后再进行雕刻。在细刀法的映衬下,各种各样场景的轮廓也就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他说:“其实画铜版画非常费时间,而且需要许多高超的技巧,所以也就比较受大家关注。1830年英国伦敦还出现了专门的铜版画报纸,他们用这些图画来表现当时的生活,这家公司延续了将近100年,也遗留下来了许多难得的艺术佳作。”

对于不少人来说,铜版画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铜版画是用铜板作印刷制版的材料,将形象先刻在铜版上,再转印到画面上。铜版画艺术始于欧洲,典雅庄重的铜版画,是国际公认的重要画种,几乎所有西方美术史上的大师都曾涉足铜版画创作,从德国的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兰、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铜版画与其他古老画种的区,在于它具有可复制性,刻在铜版上的作品,可以通过一道道古老的工序,手工复制印刷在特定的纸张上。这种通过特殊技艺复制的原作,可以满足更广泛的传播需要。无论是绘制地图、复制西方名画,还是描绘人物肖像、植物图谱、宫廷场景,铜版画都能通过精妙的线条组合,准确地表达意境,传递给人们形象和线条艺术的美感。

而从铜版画的发展历程来看,18世纪是欧洲铜版画的成熟期。就艺术价值而言,欧洲18世纪的铜版画,已从15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萌芽期,进入了成熟期,普遍被运用于制作圣像图、扑克牌及书籍中插图等等很多方面。当时的铜版画家已懂得运用绘画方面的技法,在铜版画中采用精细复杂的线条,来表现远近、明暗。甚至充满动感的画面,因此,这一批18世纪铜版画家卓越的艺术技巧,亦足以让现代人刮目相看。

情有独钟马的佳作

而在铜版画的收藏中,谭兆璋特对马情有独钟,他‘共收藏了800多幅关于马的铜版画。对于这些铜版画他显然是爱不释手,如数家珍:“你看这幅作品,马的神态栩栩如生,非常难得,很少能见到。其实很多画家都有不少关于马的佳作,比如像我们比较熟悉的郎世宁的许多作品,其中的不少经典之作就是关于马的。”

他说:“我这次带来了许多有关马的铜版画,西方有收藏家专门收藏这方面的作品,其中有些尺寸较大的图画,价格可以达到1万欧一幅,一些尺寸较小的价格也在几百至几千欧元。”

谭兆璋之所以钟情于马是不无缘由的,马,作为一种腾跃的精神象征物,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神采骏逸的马,是历来各种艺术表现的主题,杜甫曾有诗咏马云:“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龙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马善奔又能负重。性亦温良可驯,故为人类所豢养而作为生产及交通工具,是人类的忠实奴仆和亲密朋友,且又运用于战阵中,马不但是农民商人之助手,贵族地位的象征,更是将士出生入死的忠诚伙伴。马与人的关系异常密切,因此在文学与美术上亦常作为取材的对象,或歌咏、或描绘、或塑造……

马除了和人关系密切之外,还有其外形的美和内涵美的素质,使人产生创作欲望。昂首伫立的身躯,精神抖擞的鬃毛,甩动的长尾都能给人以美的联想,犹如西方绘画中的人体美一样,马的形象也给人以优美、壮美、和谐美等美感;马的另外一个美就是内在的美,一般人所说的“马通人性”就是对马的这一美感的高度赞扬吧!马象征着勤劳、忠实,奔驰的马给人以勇敢、彪悍、无往不胜和马到成功的气魄。

所以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绘画就成了表现马的形象,寄托感情的一种方式。一匹勤劳的马是值得表现的;一匹驰骋疆场的战马立下汗马功劳,也是应该赞颂的,于是马的形象就激励了人们的创作欲望,来进一步再现马的英姿。

谭兆璋收藏的马的铜版画包括艺术和生活的很多方面,包罗了马在我们生活中的百态,有关于战争的,也有关于皇族和马、军人和马的,另外运动甚至赌马也是相当重要的题材,还有像各种建筑门前马的雕塑作品等。他说:“今年在香港有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所以我打算用这些以马为主题的铜版画做一次迎奥运的展览。”

希望更多人了解艺术

谭兆璋把自己称为“图行者”,意思是在图画收藏的海洋中摸索前行的人。他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经常去欧洲,那里的艺术氛围无疑激发了他的收藏灵感,很多的艺术市场、古玩店、旧货市场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说:“收藏这些图画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你一定要有激情,但这些图画是一块宝藏,其中蕴含了多少年来人们对艺术和生活的感受。当然收藏本身也是一种投资,这些图画的价格现在都涨了一倍以上。”

不过相比较西方良好的铜版画市场,中国的铜版画发展相对较慢。由于中西方收藏观念的差异,铜版画在中国专门的画廊经营运作还不多见,在拍卖会上也没有很好的成交纪录。但随着中西方艺术交流的加深,铜版画这样一个国际公认的重要画种,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谭兆璋而言,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让自己的藏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他说:“收藏家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传承,就是如何使这些收藏品能够后继有人。收藏品在收藏家那里有直接的感情和认知,这往往是许多下一代人都不能了解的。所以如何保护、传承、增值和展示这些藏品,就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谭兆璋有很多计划,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图画发挥更大的生命力:“我已经捐赠了一万多件作品给各类各种公众机构,我还在考虑举办各类专题的展览,另外制作一些复制品也可以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这些图画。我甚至还计划成立一个基金会,由他们来运作和管理这些图画。”

上一篇:上海地铁商铺投资良机显现 下一篇:理财初体验教你迈好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