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中职生飞翔的翅膀

时间:2022-06-13 08:08:53

自信——中职生飞翔的翅膀

摘 要:目前,社会上对中职生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人认为中职生学习基础差,读职中纯属无奈的选择,种种偏见严重地伤害了中职生自信心的重新建立,导致他们无法对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帮助中职生插上自信的翅膀,放飞他们人生的梦想是中职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偏见 信心 欣赏

有人说:人类最无可弥补的一种损失,就是不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使人发挥出充分的自信来。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充分肯定,是促使人们勇往直前的动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自信心的丧失给许多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笼罩了灰色的阴影,他们就像折断了翅膀的鸟儿,怎么飞也飞不起来。

一、中职学生自信心缺失的主要原因

1.社会对中职生的认识存在偏差

国家对普通高考的过分重视,使民众沉迷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社会上多数人都还戴着有色眼镜看中职生,认为选择读职高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考不上普高,不得已而为之。在人们的意识里,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低等教育,并且固执地认为中职生没有理想,没有恒心,没有自控力。这种社会偏见致使中职生觉得读职高低人一等,强烈影响了他们自信心的重新建立。就笔者所作的课堂调查了解,笔者学校很多学生一出校门就会摘掉学校要求每人佩戴的校徽,问其原因,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在职高读书,觉得很没面子,很丢脸。

2.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家长把分数看成是评价孩子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家长爱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在他们的眼中,人家上普高的孩子是金子,自家上职高的孩子是沙子,上职高是没本事的表现;也有些家长直接把学校当“托管所”,因为孩子出去打工年纪还太小,所以先在学校混几年,他们对孩子不寄予任何希望,只要孩子在职高“安分守己”地过三年,混张高中文凭即可。

3.教师对中职生的认识存在偏差

不少教师认为中职生都是中考的“失败者”,认为他们行为习惯差、智力平庸、不思进取、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惹是生非。教师对学生不抱有期望,上课放任自流,不想学的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干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只要不制造“状况”,老师对他们的违纪行为一概视而不见。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成了两条平行线,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只要学生在校期间老老实实,不要出什么乱子就万事大吉。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过度地把中职生与普高生进行比较,总觉得普高生什么都好,中职生一无是处。在这种环境下,伴随着学生的是过多的批评、责备、失败和打击。

二、增强中职学生自信的方法

自信心如同一对翅膀,可以让学生飞得更高更快,如果没有这对翅膀,他们将永远在地面上徘徊不前,永远看不到前方那亮丽的风景。那么,怎样为中职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在蓝天下自由翱翔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提高全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民众认识到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中等职业教育、人人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平台,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优秀职中毕业生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意识;进一步引导社会加深对中职生的认识和了解,更多地关注和支持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他们一视同仁,为中职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引导社会给中职生更多的信心和爱,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更多的鼓励和欣赏。

2.学校积极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中职生多为中考落榜者,文化课基础较差,对单一的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学生会感到迷茫,对学习失去热情。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更多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去做,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提高,自信心才会增强。

笔者学校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适合他们的社团活动,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如:学校每年开展校园歌手大奖赛,通过海选、复赛、决赛,选出校十佳歌手,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张扬个性,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校的另一品牌活动是一年一度的服装大奖赛,要求服装专业的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学生自愿组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设计、选料、打样、制作、模特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最终由专业老师和企业代表评出最佳服装设计师。这样做更好地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对于应试教育下失败于考场的学生来说,这种活动不仅极大地激励了他们,而且为他们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注入了自信和活力。

3.帮助中职学生正确对待失败

大多数初中毕业生是以失败者的姿态,抱着“读职中没前途”的心态进入职高的,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在所难免,再加上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学生无法对自己做出客观的分析。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角色,不要因为以前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就失去信心,放弃学习;让学生明白中考失败并不代表学习就走到了尽头,帮助学生走出“只有上普高上大学才有出息”的误区,让学生明白在校刻苦勤奋,掌握一门技术,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样可以出人头地。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校本资源向学生介绍学校历届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介绍他们的突出事迹。学生看到自己的学长可以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敬意油然而生,信心也激增,内心有个声音在喊:“只要我努力,我也一定会成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激发其学好专业课的信心。

4.教师给予学生爱和信任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和神奇的力量。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会使学生兴奋一节课,甚至一整天。教师要相信即使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要善于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长处,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去强化它。

学校服装设计班的学生,上工艺课时总喜欢拿着自己的作品这样问老师:“老师,我做得怎么样?”有一次笔者带了相机去车间抓拍一些照片,发现被拍照的学生一个个笑逐颜开,那些没有被拍到的学生则格外卖力,想以此来引起笔者的关注。其实,他们十分在意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时,伴随着成功的喜悦心情而来的是强大的内驱力,下节课更卖力、更用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使学生坚信“我是优秀的”“今天的我很棒”“我一定会成功”,强化他们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逐步使学生摆脱“中职生不如普高生”的困扰,用爱和信任给学生插上一对自信的翅膀,让心灰意冷的他们感受到冬日的和煦。

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人人对中职生多一份赞美,少一份批评,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斥责,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难,当中职生自信的翅膀长出丰满的羽毛时,他们也能成为一只翱翔在蓝天下的雄鹰。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职业高级中学)

上一篇:设定多元智能教学目标 促进全人教育实现 下一篇: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