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独往的“蝙蝠侠”

时间:2022-06-13 07:41:41

美国科罗拉多州一电影院7月20日凌晨放映新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时发生严重枪击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4岁的白人男嫌疑犯霍尔姆斯被捕,正接受审讯。据媒体公开的信息得知,就读于科罗拉多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博士学位的霍尔姆斯此前没有犯罪记录,但他的一些同学和邻居都认为他是性格孤僻的人。他小时候经常“独往独来”,是个“孤独的人”,但为人“似乎并不凶恶”。他租用的住所从不来拉开窗帘,也从不开灯,极少与他人主动说话。霍尔姆斯的母亲相信他的儿子是疯狂杀人的,说他看上去老实巴交,但争强好胜,常常把愤怒和不满埋在心里,一旦受到更大刺激便会突然爆发。

近年来在国内外发生的多起特大杀人事件中,杀人恶魔大多是亲朋好友眼中的“老实人”,他们平时沉默寡言,规规矩矩,从来不做让他人记忆深刻的“出格事”,为什么突然会做出伤天害理的惊天血案呢?

“蝙蝠侠”们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性格内向,具备“自我陶醉”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建立正常社交关系,通常受到长期排斥,承受的压力超过极限。霍尔姆斯选择在放映新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时作案,肯定是做过充分准备的。在他封闭的内向世界里,可能缺少成功后的成就感(虽然他学业有成)和受到他人尊重带来的喜悦,他崇拜和幻想蝙蝠侠天马行空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遇到困难或挫折只是怨天尤人,很少从自身反省,一旦心理压力不堪重负便从沉默中爆发,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

造成“蝙蝠侠”们性格孤僻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与人的童年创伤体验有关。小时候由于家庭不幸、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常受父母虐待等,都容易造成孩子的童年创伤,而这种创伤一旦形成会影响人的一生。他们往往变得孤僻,脾气暴躁,具有好斗性。

二是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异,孩子缺乏家庭温暖,遭受他人白眼、讥笑和欺负,于是性格很快便发生了变化,从一个活泼、开朗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沉寂了。

三是人生的打击,对人性格的影响。像高考落榜、失恋、感情受骗等人生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性格孤僻往往与人的厌世感联系在一起。孤僻的人不愿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当然就难以体验到人世间的欢乐。他常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思想无法与外界交流,天长日久,人会产生厌世情绪。一位性格孤僻者对心理医生说:“我自经历某次沉重的打击后,变得十分消极了。过去的斗志和信心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觉得世上的一切都变得极无意思,自己恨不得从此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性格孤僻者容易产生情绪障碍性疾病,以心情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改变。这个时候极易与他人发生利害冲突,其情绪也容易被激怒。多数“蝙蝠侠”们为情绪型激情犯罪,他们大多有失意经历,如,在学习或生活方面不尽如人意,人际交流困难,被人嘲笑,被人讨厌、被人轻视等。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挫折,受到挫折后产生攻击心理,是一种反应性的正常情况,可以适当的迁怒于物,也可以迁怒于人,但是,将这种报复心理持续发展进而不断地突施攻击,就成为扭曲的心理。这种情绪型激情犯罪具有明显的预谋过程,目的指向明确,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成为变态心理。他们作案手段非常恶劣、残忍,往往无特定对象。一些被害人与罪犯无冤无仇,主要是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带有报复情绪,但死伤的大多是无辜。还有一些心理完全变态的魔鬼是扩大化的自杀,自己想死还要找人陪葬。

由此可见,性格孤僻对人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绝大多数性格孤僻者都希望自己能摆脱孤僻性格,但苦于找不到(其实他们没有去找)自己可以信赖的倾诉对象,而选择自我解脱。那么,人的孤僻性格能不能改变呢?回答是肯定的。

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有神经系统活动类型的个别特点,无所谓性格特征。幼小儿童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的态度,他的行为方式也没有发展起来,更没有定型。只是在后天环境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自己先天素质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性格。

要改变孤僻性格,必须努力改善人际关系,对人要宽容,主动去关心别人,奉献于社会。俗话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你能主动去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就会得到他人的回报,那么别人就不会因为你孤僻而疏远你,甚至敌视你。同时,也会理解你的个性,不会去过多地与你计较。人人都需要宽容他人,孤僻的人更应该如此。因为对人宽容,就会使你从狭隘的心灵空间中走出去,去体验集体的温暖、友谊的神奇力量,这对改善你的性格很有帮助。

性格孤僻的人往往气量小,不能原谅别人对自己的“不敬”。因此,有必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当自己确实遇到严重的心理压力时,应尽快找自己信赖的亲朋好友倾诉,就像夏天的暴风雨能够净化周围的空气一样,通过适度的情绪发泄,倾吐胸中的抑郁和苦衷能缓解紧张情绪。但必须注意宣泄的对象、方式和场所。如果确实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应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医生会教你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你调整心态。

上一篇:“眼对眼”看看孩子的瞳孔 下一篇:一枚戒指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