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时间:2022-06-13 06:16:31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 为了探明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200 mmol/L NaCl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SA处理下大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 mmmol/L SA处理能够提高盐胁迫条件下大白菜种子萌发的数量、速度和质量,并提高大白菜幼苗叶片保护酶的活性,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缓解盐害,提高大白菜的抗盐性。

关键词 大白菜;水杨酸;盐胁迫;种子萌发;保护酶

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74-01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植物体内一种植物内源信号物质和新的植物激素,SA及其类似物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抗热性、耐寒性和抗旱性[1]。近来的研究发现,SA及其类似物也能诱导植物产生许多抗盐性状,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2-4]。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是芸薹属中的重要蔬菜,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大白菜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地带,在盐碱地带土壤含盐量高,阻碍了大白菜的生长发育,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近几年,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海水的开发利用及化肥的大量投入,盐渍土面积及程度不断增加。因此,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壤,选育耐盐大白菜新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该试验以大白菜为材料,研究外施不同浓度SA对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SA缓解大白菜盐胁迫的生理生化机理,以为改善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大白菜品种为津绿75,购自保定市农资市场。

1.2 试验设计

挑选整齐一致的大白菜种子,用0.5% KMnO4浸泡30 min,清水冲洗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播于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直径为9 cm)。试验共设 6个处理,分别以蒸馏水(CK)、200 mmol/L NaCl(NaCl)、200 mmol/L NaCl添加0.5 mmol/L SA(SA0.5)、200 mmol/L NaCl添加1.0 mmol/L SA(SA 1.0)、200 mmol/L NaCl添加2.0 mmol/L SA(SA 2.0)、200 mmol/L NaCl添加3.0 mmol/L SA(SA 3.0)作为处理液。各处理均设3次重复,每处理含种子50粒。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培养,白天25 ℃,夜间20 ℃。每天用相应的处理液冲洗,当芽长超过1/2种长时为发芽标准,每隔12 h观察发芽率。计算发芽率、发芽势。10 d后,当植株具有2片子叶且真叶即将抽出时,取各处理幼苗测定株高和根长,每个处理随机测量5 株并取平均值。

1.3 试验方法

1.3.1 SA溶液的配制。先用蒸馏水配置10 mmol/L的SA母液,并用1 mol/L NaOH调节至pH为6.8,4 ℃避光保存,用时按试验所需的浓度进行稀释。

1.3.2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酶液的制备:取0.2 g材料置于冰浴的研钵中,加3 mL 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充分研磨,倒入离心管中,再加2 mL 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洗净研钵,并倒入离心管中,在4 ℃、10 000 r/min离心20 min,上清液为酶提取液。SOD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NBT)比色法,POD活性的测定用愈创木酚法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

2.1 SA对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 mmol/L NaCl的胁迫下,大白菜种子的萌发受到了明显抑制,24 h后才开始萌发,最终发芽率仅为58.0%,而以蒸馏水处理的(CK)种子从12 h开始萌发,发芽率达到100%。不同浓度的SA溶液处理均可提高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的发芽率,0.5 mmol/L SA和1.0 mmol/L SA处理的种子均在12 h开始萌发,而2.0 mmol/L SA和3.0 mmol/L SA处理的种子均在24 h开始萌发,最终发芽率分别为84.3%、90.7%、76.8%和75.4%。由此表明,当SA的浓度为1.0 mmol/L时,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最好。

2.2 SA对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 mmol/L的NaCl胁迫下,大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大幅度下降,胁迫下大白菜种子的发芽势仅(下转第79页)

为CK的48.25%,SA 0.5、SA 1.0、SA 2.0、SA 3.0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分别为CK的73.43%、85.67%、62.94%、61.19%。

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200 mmol/L的NaCl胁迫下,大白菜幼苗的株高受到明显的抑制,到胁迫第10天,株高仅增加了0.77 cm,根长增加了2.41 cm。CK的株高增加了1.81 cm,根长增加了5.66 cm;SA 0.5、SA 1.0、SA 2.0、SA 3.0处理的幼苗株高分别增加了1.26、1.50、0.93、0.86 cm,根长分别增加了3.48、3.83、3.41、3.18 cm。由此表明,当SA的浓度为1.0 mmol/L时,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

2.3 SA对盐胁迫下大白菜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SA处理对大白菜幼苗叶片SOD和POD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SA 0.5、SA 1.0、SA 2.0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叶片SOD和POD活性,当SA浓度达到3.0 mmol/L时,SOD和POD活性显著低于CK,其中以1.0 mmol/L SA处理的效果最好。由此表明,外源SA可以提高盐胁迫下大白菜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对盐胁迫起到缓解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盐胁迫损害植物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造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降低。现已有研究表明,SA处理可以提高植株的耐盐性,促进种子萌发[6]。孙丽娜等[7]研究发现,2 mmol/L的SA处理能够提高2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黄瓜种子萌发的数量、速度以及质量,提高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王玉萍等[8]研究发现,125 mmol/L NaCl胁迫下,1.0 mmol/L SA浸种的花椰菜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及发芽势。该试验中,盐胁迫下,大白菜种子的萌发受到了明显地抑制,1.0 mmol/L 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大白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这与王玉萍等[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SOD和POD是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重要保护酶,在逆境胁迫中,清除过量的活性氧,以维持活性氧的代谢平衡,使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逆境的伤害。该研究表明,0.5~2.0 mmol/L SA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大白菜幼苗叶片SOD和POD活性,从而缓解了盐胁迫对幼苗的氧化损伤,其中以1.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好。这与宋士清等[4]对黄瓜、王玉萍等[8]对花椰菜及张林青[9]对番茄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以上结果表明,SA缓解大白菜幼苗NaCl胁迫具有剂量效应,以1.0 mmol/L SA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大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活性,从而增强了植株的耐盐性。

4 参考文献

[1] 原永兵.水杨酸在植物体内的作用[J].植物学通报,1994,11(3):1-9.

[2] 李彦,张英鹏,孙明,等.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58-265.

[3] 魏国强,朱祝军,方学智,等.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黄瓜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754-1759.

[4] 宋士清,郭世荣,尚庆茂,等.外源S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效应[J].园艺学报,2006,33(1):68-72

[5]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俊斌,王海凤,刘海学.水杨酸促进盐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的机理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2,27(4):223-227.

[7] 孙丽娜,曲敏,任广涛,等.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449-453.

[8] 王玉萍,董雯,张鑫,等.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21(1):213-219.

[9] 张林青.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21):36-38.

上一篇:宁南山区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下一篇:4月桃树生产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