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忍冬的资源开发及育苗技术

时间:2022-06-13 05:25:45

蓝靛果忍冬的资源开发及育苗技术

[摘 要] 蓝靛果忍冬(俗称黑瞎子果、山茄子等)为忍冬科忍冬属的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被誉为“果实营养库”,属第三代绿色水果,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本文总结了蓝靛果忍冬育苗技术,以期促进其开发利用。

[关键词] 蓝靛果忍冬 资源开发 育苗技术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02-01

一、 概述

蓝靛果,学名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 var. enulis Turcz et Herd),又名羊、黑瞎子果、山茄子果、蓝果,属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果实为浆果,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省长白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部山区以及内蒙古、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北部等地都有分布[1]。生于草地、林间、山溪附近。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苹果酸等营养物质,鲜食酸甜适口,风味极佳。在医学上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降低血压、软化血管、补血养气等作用,长期服用对治疗小儿厌食、肝腹水、糖尿病等有一定疗效[2]。

由于长期对野生蓝靛果的恶劣采摘,造成资源不断减少,因而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具有积极意义。

二、 植物形态

蓝靛果忍冬属忍冬科落叶灌木,呈丛状,高0.5~1.5m,小枝紫褐色。叶长圆形、披针形或卵形,长1.5~5.5cm,宽0.9~2.3cm,单叶对生,花两性、双生。花冠黄白色,筒状漏斗形,长0.7~1.5cm,裂片5,雄蕊5,雌蕊伸出花冠外。外有条状苞片,合生成坛状。浆果椭圆形或球形,长1~1.7cm,成熟后呈深蓝褐色,上有白色粉状物。果皮薄、。花期5~6月,果期6月下旬~8月上旬[3]。多生长在海拔700~1800m间的湿地、沼泽地、沿山河流旁。蓝靛果是一种耐寒树种,可抵御 -40℃以下的严寒。

三、 育苗技术

蓝靛果栽培的关键之一是选好品种,随意采挖野生蓝靛果苗木,不能保证优质、稳产、高产。应选果粒大、成熟均匀的蓝靛果种群。采种育苗后,在田间栽培,待驯化后,再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育苗。这种选育过程需要较长年限。育苗方法可分为两类,既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有性繁殖

采收成熟的果实,放在清水中揉搓,洗去果肉和果皮,漂除瘪粒,将种子晒干至含水量为7%~8%后,密封,存放于低温处贮藏。翌年5月上旬,将种子放入35-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然后按l: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的细河沙混合在一起进行催芽,温度控制在25℃左右,当种子有1/3裂口时,即可播种[4]。

春季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育苗地做床播种。苗期适当追肥,施肥后浇透水。培育2年后即可移栽。

2.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分为分株、压条、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

2.1 分株繁殖 蓝靛果萌芽分生能力特别强,对树丛特别密闭的,秋季可进行分株繁殖。

2.2 压条繁殖 在春季新梢长到7-8cm时,在压条旁开浅沟,把要压的枝条埋人湿润土壤中,待秋季将生根的枝条与母株割离,使其成为新的植株,分级定植即可。

2.3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又分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硬枝扦插选取生长较粗壮、芽饱满的1年生枝条,剪成12-16cm的插穗,用生根粉100-200mg/kg的溶液浸泡插穗底部2-4小时,贮于苗木窖40-50天形成根原基,促进生根。4月中旬,在苗床上扦插,斜插入土,上端稍露出地表,踏实床面,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5]。绿枝扦插在6月中下旬进行,扦插技术与硬枝扦插大致相同。

2.4 组织培养技术 目前,用于蓝靛果忍冬愈伤组织采用的外植体主要是其茎尖、茎段,于MS+6-BA1.0mg/L+IBA0.2mg/L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芽分化率达到100%。继代增殖培养于MS+6-BA0.5mg/L+IBA0.3mg/L+KT1.5mg/L培养基中,增殖系数达到8.7;生根培养于1/4MS+IBA1.5mg/L,生根率达到96.7%。待幼苗的根长至2-3cm时,将试管苗瓶盖打开,室温(25-30℃)下炼苗3d后,洗去根部琼脂,移栽到砂和泥炭1:1的基质中,保持75%以上的相对湿度,成活率达到90%以上[6-7]。

参考文献

[1] 周以良.中国东北植被地理[M].科学出版社.1997

[2] 于维滨.蓝靛果北方栽培及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1):183

[3]徐炳声.中国植物志[M].科学出版社.1988:72

[4]王秀锁,孙秀殿,白艳春.蓝靛果的利用及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6):34.

[5]李晓红,陆文鹏,李传健.蓝靛果的育苗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2):36.

[6]赵 越,霍俊伟,王立娟.蓝靛果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468.

[7]张启昌,梁琦兰,夏新莉,等.蓝靛果忍冬茎段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4):126-130.

作者简介

文永国 男 1982.3.9 学历:本科学位:学士工作单位:汪清县特产局 职务职称:助理农艺师

杨元超 男 1985.10.14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工作单位:汪清县特产研究所 职务职称:助理农艺师

上一篇:浅谈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林业常见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