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艺术品鉴定之痛

时间:2022-06-13 02:16:06

中国文物艺术品鉴定之痛

2014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会,宣布为完善服务监管措施,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让国有文物单位参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服务,尝试请原本行使国家职能、负责文物进出境鉴定工作的文物鉴定站面向公众提供鉴定服务,除了“眼学”方面,还将推动文物科技检测鉴定的研究和应用。这种鉴定有望出具相关证明,鉴定意见具有一定效力。此次试点的地区是广东和湖南,可以说,让国有文博单位介入民间文物鉴定尚属首次。然而对于此新政试点的效果,业内似乎并没有报以乐观的预期。

惊人的行业乱象

近年来,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繁荣表象的背后乱象丛生,艺术品交易中的真伪及其鉴定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美国学者、中国艺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所撰有关《溪岸图》真伪的论文中有一句名言:“在鉴定专家和赝品制造专家之间,有着互惠的悠久传统。”近20年过去,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鉴定专家和赝品制造者之间的利益链条也愈加紧密,鉴定专家的触角更延伸到艺术品市场的各个角落,一些丧失道德底线、混迹市场江湖的文物鉴定“专家”对市场的混乱现状难辞其咎,社会各界对此口诛笔伐不断。

相比在古玩市场或者藏家间进行的交易以及网络交易,拍卖会因其交易的开放性而备受瞩目,其不良表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尤为突出。2010年6月,被专家断为北宋黄庭坚的书法长卷《砥柱铭》(估价8000万元)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4.4亿元创下中国书画最高拍卖价格纪录,买家是北京某文化公司董事长王某,拍品还没有付款交割,该买家就将它抵押给其所开设的信托公司,随后从合作银行获得4.5亿元的信托基金融资。然而此拍品在拍卖前即被指认为伪作,拍卖之后质疑的声浪更是不绝于耳。2011年9月5日《法制晚报》消息,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假造汉代金缕玉衣,包括一名故宫博物院“泰斗级”玉器鉴定专家在内的5名声名显赫的鉴定专家集体鉴定其为“罕世珍品”,并出具具名的评估报告,估价24亿元!谢以此向银行骗贷7亿元,最终银行的5.4亿元打了水漂。这些贷款骗局的背后是所谓的鉴定专家在做支撑,他们胆大包天,受利欲驱使说假为真,与拍卖行、造假者、藏假者联手瞒天过海,其社会破坏力令人震惊。

然而,将藏品说假为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论多么巨大都是可以估量的,而将文物真品、珍品判定为赝品,由此造成的文化损失则是无法估量的,一些重要文物的灭失甚至会导致某些重要文化环节的断接。众所周知的以“砸宝”“去伪存真”为内容的电视鉴宝节目,有消息披露,在“护宝锤”下粉身碎骨的古玩真品不在少数,而砸与不砸的依据,也只是节目中几名被冠以“专家”之名的人士的毫无法律效力的鉴定意见。

圈子里的秘密

伏尔泰曾说过:能当专家的人是极少的。但中国的文物鉴定专家俯拾皆是。在中国,文物鉴定专家专指在国有文博机构工作并具备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士,基于国有单位的用人机制,只要进入文物单位工作,熬够年头,再抄抄写写、粘粘贴贴几篇论文,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搞清楚,副研究员、正研究员的职称就到手了,一个“专家”就此诞生。专家本应是专业领域的学术翘楚,是权威的代表,是一个神圣的称谓,但是正如收藏品市场中广泛存在藏品造假,文博领域的学术造假也相当普遍,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凤毛麟角。

在真假莫辨的鉴定专家圈,专家们的学术权威频遭质疑。典型的案例是曾轰动一时的所谓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特展。该展于1999年12月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展出44件近70幅巨幅作品,这批作品由台湾某画廊的许姓先生提供,据称最初来源于大陆的一名“收藏界的前辈”。对于这些作品,傅抱石家属指斥其全是伪作。傅抱石之子、傅抱石纪念馆名誉馆长傅二石从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创作情况、作品被收藏情况,以及这批展品的作伪特征,指出其伪劣之处,而馆方却坚称这批展品经过馆里专门研究傅抱石绘画的专家的鉴定,这些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傅抱石作品的研究。不久之后,这位“收藏界的前辈”身份被揭穿,而上博方面仍坚持认为展品是傅抱石真迹。与此如出一辙的是发生于2002年5月的石鲁假画案,曾引起社会舆论更大的震动。有媒体感叹中国书画鉴定进入无大师时代,事实上,在中国,文物艺术品鉴定领域不仅缺乏大师,更缺乏有职业操守的专家。

综观近年来各地此起彼伏的鉴宝类电视节目,鉴定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被媒体捧红了的专家,他们中有一些人富于真才实学,恪守学者本分,谨言慎行;而有些专家妄自尊大,一言九鼎,一方面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说假为真,给赝品发放通行证;一方面又不肯承认自己在知识与实践方面的欠缺,为了显示其“严谨”的“专家”风范,也为了避免自己露怯,对于他们没有见过或者没有把握鉴别的藏品统统判为假货,致使多少真品、珍品的价值不被认可,甚至遭致毁弃。还有一些“专家”愣是十项全能,什么都敢鉴定,任何门类的藏品没有他看不懂的,他们口若悬河指点江山,给出的鉴定意见皆是算命先生惯用的不明所以的抽象语言,直让语言学家汗颜。

据非官方的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的收藏爱好者达数千万人,由于市场需求大,文物鉴定专家纷纷到社会上走穴,乐此不疲,出场费、辛苦费、封口费、开口费、慰问费各种名目的银子赚得盆满钵满,吸金能力惊人,随便一个从“宫里”“馆里”退休的专家,只要愿意参与市场,几年下来就能轻而易举地在北、上、广地区坐拥三四处房产,这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这些专业人士出具鉴定书,而所出鉴定书却不具备法律效力,他们从藏家手中拿走鉴定费用,却不担负任何经济责任。

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请专家鉴定不给钱是不行的,给了钱赝品就摇身一变成了古董,给的钱越多,藏品的年代就越老。如果不给钱,即便是真品,也有可能成了当代工艺品,或者珍品竟成了普通收藏品。而如果你遇到的还是一名“热心”和有“同情心”的专家,他会帮你给你的“赝品”找个买家,将其变现,你自然感激涕零,庆幸藏品没砸在自己手里;可是后来当你看到你的“赝品”作为重器被拍卖行拍出可观的价格,你才恍然大悟,你被做到了一个“局”里面。但是你若据此向法院,那一定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并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可以作为断案的依据。

文博专家的身份成了点石成金的魔棒,诱惑得博物馆里的非专业人员也忍不住跑到市场中大显身手。记得笔者有一次参加湖南省收藏家协会举办的年会,会上有收藏者向参会的南京博物院前院长徐湖平打听该院一位专家的情况,说这位专家给他鉴定了很多藏品。徐院长一听就乐了:“你算是问对人了,他是我们博物院的一名电工,对文物鉴定完全不通。”全场哗然。诸如此类的乱象何至于此,有某专家的夫人拼凑两本书发表后也顺理成章变成了专家,后来不知又因为何种缘由成为一家拍卖行的专家组成员,等等,不一而足。经这些“专家”之手鉴定的藏品的命运可想而知。

我们期待怎样的秩序

观察海外的艺术品收藏领域,其艺术品市场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十分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专家对其鉴定结论负有法律和经济责任。海外不允许鉴定专家从事本专业与经济利益相关的工作,不私下为民间文物艺术品做鉴定、估价,这是国际博物馆界的基本伦理。

不可否认,中国现在的文化环境与西方国家尚存差距,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强调规则的社会,因此潜规则大行其道,人们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加之长期以来缺乏相关法律约束以及行业监管空白,导致了今天艺术品市场的混乱。

与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相关的法律是《文物法》和《拍卖法》,它们事实上都约束不了文物鉴定和买卖市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通过,1983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成立,由于颁布《文物保护法》时中国当代民间收藏还没有形成风气,更没有文物艺术品市场,因此未形成完善的文物鉴定专家的资质、资格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鉴定委员会这种权威机构不对民间藏品展开鉴定,导致国家文博单位和民间收藏这两个社会系统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文博专家对民间收藏者一面抱以漠视和旁观的态度,一面又对民间收藏者暗送秋波,甚而伸出无形的手在民间收藏领域翻云覆雨,搞得乌烟瘴气。现在新政策的出台有望将两个系统得以联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透明度,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尽管出发点是好的,能不能实现这个初衷还很难说。直言不讳地讲,由于文物艺术品鉴定难度大,加上鉴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不敢说此举对于净化和规范艺术品市场有多大作用。即便是国家鉴定委员会,其对于专家的主观判断的依赖仍然是过于强烈了,法律、科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还很薄弱,治标不治本。而且,怎样避免官方鉴定人员与私人藏家或艺术品经营者联手作弊,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和鉴定领域沉疴既久,根治病症的手段在于建立法律、制度和规范。说白了,文物管理部门要有向自己开刀的勇气,剜骨疗伤,何其痛也。

已经开始施行的鉴定新措施才刚刚进入试点阶段,现阶段的文物鉴定还要在原有轨道运行,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和鉴定领域在找到根本的解决之道之前还要继续混乱下去。在这里也只有请专家珍惜他们崇高的身份,珍惜社会的信任,套用一句流行语:一路相随不易,且行且珍惜。当然,我们也希望扭转乱象的过程不要太久,因为文物鉴定之失,就是中国的诚信之失、法律之失,说到底是经济之失、文化之失。 责编 有仪

上一篇:MOOC对传统大学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差异化采购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