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城的漫想

时间:2022-06-13 12:02:22

剑桥大学城的漫想

我总以为,剑桥就是一个大学的名字。就像我以为,康桥是一座桥的名字。想象中的剑桥有巍峨的礼堂、造型卓越的喷泉雕塑和规模宏伟的教学楼,莘莘学子在康河的滋养下,书写着一段段世纪传奇故事。

到了伦敦我才知道,剑桥并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伦敦的一个镇。镇上有31所大学,三座女子学院和两座研究生院,比较著名的有国王学院、圣三一学院、女王学院等。这些学校统统称为剑桥大学,而剑桥镇也因为这些学校而被称为剑桥大学城。

这些学府都是一座座独立的庭院,散落在巷陌纵横的小镇之中。学府间夹杂着邮局、银行和咖啡馆。整个小镇没有高楼大厦,最高的建筑是教堂。每一座建筑的墙壁都极其干净,仿佛是因为在多雨的伦敦,这些建筑每天都在经受雨的洗礼。或许正因为如此,剑桥才会在浮华的都市里具有那么浓郁的文化气息。这让我想起中国的那句古话,出淤泥而不染。

当然,到了剑桥,人们少不了沿着一首诗的平仄去寻找梦中的康桥,我也如此。“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国人对剑桥的印象,大多起源于此。不过,正如小镇的每一所大学都可以叫剑桥大学一样,康河上的每一座桥都可以叫做康桥。

我去过的一座康桥在女王学院附近,那里有一个小小的码头。登船游康河,我仿佛游在那首诗之间: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唯一的遗憾是,在雾蒙蒙的天气里,我没有找到徐志摩不曾带走的那片云彩。

这座康桥很美,布满了各种几何图形。据说这座桥来自牛顿的手笔,用一座没有钉子的桥来验证着牛顿力学定律。只是,我看到的却是用了不少钉子,据说是一个好事的学生不相信不用钉子可以架起一座桥,就偷偷把桥拆了,但是再也无法复原,只好用钉子钉上。

我想,若在国内,这个学生必然要受到各种惩罚吧。可是,在剑桥他没有。因为,剑桥的传统是保护学生异想天开的创造力。就像圣三一学院门头上的亨利八世雕像,一个学生私自把右手的拐杖换成了椅子腿。于是,学院把拐杖放在博物馆里,而椅子腿在亨利八世手中一握就是百年。

也许正因为如此,这里才走出了达尔文、牛顿、拜伦、罗素、克伦威尔和霍金以及一个个诺贝尔奖的得主,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有人统计过,有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都出身于剑桥。听到这个数据,我们唯一的表情只能是咂舌。

在剑桥仅仅半天的时间,我舍不得离去。因为我舍不得这里浓郁的文化、浪漫的环境以及对异想天开的创造力的尊重。

上一篇:水果的执著 下一篇:晨听鸟语 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