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艺术的海洋,是无上的荣幸

时间:2022-06-12 10:38:39

徜徉于艺术的海洋,是无上的荣幸

马蓬,1945年生人,中国画画家、书法家、收藏家、诗人,现为北京中华名人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协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马蓬,字远年,号古渔山人,又号渔山,京南居士,斋室名“倚山楼”“松鹤楼”等。16岁时于街肆旧书摊购得《芥子园画传》一部,朝夕临摹,如获至宝,深得传统绘画之陶染,推崇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诸名家。提倡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1980年冬于北京拜著名花鸟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郭怡先生为师,学画花鸟画。

1981年至1982年于济宁师专美术系进修。

1982年拜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崔辉先生为师,学画大写意花鸟画。

1986年至1987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第四画室进修,专攻花鸟画。受教于张立辰、郭怡、高冠华、金鸿钧、赵宁安、王镛等先生。

1987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86届进修生结业作品展”。

1988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马蓬、马奎兄弟画展”。

1996年于山东省美术馆举办“马蓬、马奎兄弟画展”。

作品《樱花时节》曾获“华联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奖。

2005年出版《马蓬花鸟画选》。

其艺术简历已编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山东省美术家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大辞典》等典籍。

作品在众多画展中展出并得奖,被诸多机构收藏。

青年时拜家乡著名画家白济川先生为师,济川师绘画风格有海派风范,后来注重对以任伯年为代表的海派的学习,就是从这时候受到影响,后从马宝成先生学画竹达七年之久;从金克全,王凤年学工笔画。王凤年先生乃徐燕荪弟子,金、王二师皆宗徐派风格。马蓬在这一阶段学到了工笔画的许多基本知识。

马蓬的画笔墨熟练,注重章法,气势贯通,贵在自然,并提出“净色复用,脏色净用”,用墨用色的方法,以求画风厚重,避免轻飘。

1987年在潘天寿先生理论指导下,经潘公凯先生的指点启发,马蓬开始了艰难的创新之路。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在创新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画面貌。特别是《松鹤图》,集古今名家之长,知己知彼,创作出独特的画风,在创作中坚持创新之路,努力不去重复别人的面貌,题材可以一样,面貌不可相同。这是马蓬的创作理念,在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创新绝非易事。齐白石老人说“闭门十年总变更”,彼时心情可想而知也。

书法方面,马蓬先生过去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书法学习,1985年曾在全国书画函授学院国画系学习,偶见学院书法系教材要求有“书法要终生临习王羲之书圣教序”,遂对《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开始了临习,数年不辍。

1979年初见《宁斧成百家姓》字帖,宁斧成书体世称宁体,遂购得一册在手,都没有临习,而在二十年后重学宁体,和《伊秉绶光孝寺虞仲翔词碑》,将二者对照学习,近年才初步创出马蓬自有的隶书面貌。

1999年马蓬从一位朋友那里见到傅山的书法作品,被他的笔走龙蛇,盘绕缠绵的风貌所感染。后来又在古玩市场购得了几件王铎的书法拓片,王铎的书法集。2010年又购到《王铎书法全集》,马蓬并没有去临摹,每每欣赏体会其用笔结体和书法之韵味。参照傅山、王铎之书风,开始了行草书法自我创作之路。

篆刻方面,是先学朱复戡先生,后学齐白石老人,参学各名家。后来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受到王镛先生的指导,使马蓬的篆刻学习进入了新局面。

马蓬常说:“艺术之道,博大精深,徜徉于艺术的海洋,是无上的荣幸。”

上一篇:外婆的眼睛 下一篇:锡林郭勒盟扎实推进“文化养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