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肺癌患者D ―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6-12 09:58:16

中晚期肺癌患者D ―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DOI:10.16662/ki.1674-0742.2017.09.013

[摘要] 目的 探中晚期肺癌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手指的Ⅲ~Ⅳ期经病理确诊的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其中Ⅲ期38例,Ⅳ期22例;鳞癌22例,腺癌23例,小细胞癌15例,检测分析D-二聚体水平,D-二聚体浓度≥0.5 mg/L为阳性。 结果 肺癌患者Ⅲ期D-二聚体均值为(0.54±0.09)mg/L,Ⅳ期D-二聚体均值为(1.38±0.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小细胞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 R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c)-0013-03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dimer Level of Patients with Middle-late Stage Lung Cancer

YANG Mao-nan

Department of Oncology, Le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eshan, Sichuan Province, 6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dimer level of patients with middle-late stage lung cancer.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ddle-late stage lung cancer (Ⅲ~Ⅳ stages) diagnosed by path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including 38 cases in Ⅲ stage, 22 cases in Ⅳ stage, 22 case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3 cases with adenocarcinoma and 15 cases with small cell carcinoma, and the D-dimer level was tes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D-dimer concentration ≥0.5 mg/L was positive. Results The average value of D-dimer level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during the Ⅲ stage was(0.54±0.09)mg/L,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D-dimer level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during the Ⅳ stage was (1.38±0.36)mg/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and small cell carcinom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value of D-dimer level between the smoking group and the non-smoking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2.37±0.74)mg/L vs (1.15±0.23)mg/L](P

[Key words] Middle-late stage; Lung cancer; D-dimer

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肺癌发病率已成为恶性肿瘤第一位[1]。导致肺癌爆发式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遗传基因因素、吸烟、大气污染、工业原因、慢性肺部疾病等。肺癌病理类型分为大细胞和小细胞,其中大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等,还有其他少见类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均可见血浆 D-二聚体浓度显著上升[2]。在临床中发现尤其肺癌患者D-二聚体较其他恶性肿瘤升高明显。较多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为中晚期(Ⅲ~Ⅳ期),多数患者有D-二聚体的升高。血浆中D-二聚体是在纤溶酶作用下交联蛋白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升高表明血液系统产生凝固反应。临床发现中晚期肺癌患者往往有D-二聚体升高。所以临床常将D-二聚体作为血管内凝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检测[3]。有研究发现血液高凝状态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分期、转移、复发有关[4-5]。该文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Ⅲ~Ⅳ期经病理确诊的6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分析探讨其对分期及病理类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吸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该院肿瘤科收治的分期为Ⅲ~Ⅳ期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60例,预计生存期>3个月,PS评分≤2分,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7(39~83)岁;Ⅲ期38例,Ⅳ期22例;鳞癌22例,腺癌23例,小细胞癌15例。各组病理类型、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排除心肺脑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及血栓、活动性出血、活动性感染、心梗、脑梗塞等疾病。

1.2 方法

收集受试者清晨空腹血,5 mL,送该院检验科检查,测定D-二聚体水平。均于化放疗前2天检查,以免化放疗对于结果的影响。采取0.11 mol/L枸橼酸钠抗凝(H20055065),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2 h内采用SysmesCA70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完成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浓度≥0.5 mg/L为阳性。

1.3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作方差分析, P

2 结果

2.1 肺癌患者分期与D-二聚体关系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肺癌患者分期与患者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分期越晚,D-二聚体聚体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肺癌病理类型与D-二聚体关系

不同肿瘤病理类型之间D-二聚体有一定差异,两两比较发现腺癌与小细胞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小细胞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D-二聚体与吸烟的关系

将该60例病例中吸烟患者与从未吸烟患者分组比较,吸烟组共29例,未吸烟组31例,比价发现吸烟组与未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某些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密切相关,且这种凝血功能常可能促进肿瘤的转移[6]。研究证实在肿瘤细胞转移中,肿瘤细胞在血管表面的传播是一个关键过程,凝血功能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8]。恶性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这些可以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肿瘤组织对周围组织的侵袭、转移的形成以及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血液本身的变化,均可导致患者凝血机制的改变[9]。血液的高凝状态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有密切关系。

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趋势。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为特异性反映纤溶亢进及高凝状态的较敏感指标。D-二聚体的检测常常提示活动性纤溶的存在,其含量增高提示体内有血栓形成、溶解发生,有助于血栓形成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深静脉栓塞等的早期诊断。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与肿瘤的复发转移有密切关系,最新于2016年11月23日更新的2017年第1版肠癌NCCN指南已经指出低剂量阿司匹林能降低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将阿司匹林作为肠癌的二级预防。其原因考虑与PIK3CA的突变有关。PIK3CA编码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p110催化亚单位,即PI3Kp110a。突变约4/5发生在螺旋区和激酶区两个区域,PIK3CA突变不仅可以减少细胞的凋亡还可以促进肿瘤的浸润、提高其下游激酶PI3Ks的活性。通过不同的机制引起酶功能性的改变,该酶是否和D-二聚体的水平有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抗凝疗法已经被国际权威指南接受,在临床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由于其高D-二聚体水平,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肝素肝素钠的抗凝疗法,防止血栓形成的同时对肿瘤的转移、发展有一定控制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抗凝疗法是否可以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值得期待。

烟叶里含烟碱。1 g烟碱能毒死300只兔或500只老鼠。吸烟容易使男性丢失Y染色体,增加患恶性肿瘤的风险。烟碱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所以吸烟者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与D-二聚体的升高有重要关系。大量的心血管研究已经明确烟草与心脑血管疾病明显正相关,烟草加速全身心脑血管的粥样硬化,吸烟人群死于心脏疾病的几率是不吸烟人群的2倍。有研究表明每天吸烟15~20根以上者,患肺部恶性肿瘤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4倍,患膀胱恶性肿瘤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患食管恶性肿瘤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倍。在烟碱对人体血管损伤的同时,烟草含有的焦油是重要的致癌物质,多重作用增加患恶性肿瘤的风险。血管内凝血机制也参与其中。该研究发现D-二聚体水平在吸烟组患者明显升高,说明在烟草长期作用下,体内血管系统发生变化,导致D-二聚体升高,从而增加吸烟肺癌患者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

该研究分析发现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分期越晚,D-二聚体水平越高(P=0.023)。缪敏等[10]研究表明肺癌组临床分期Ⅲ ~Ⅳ期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34);申旺等[11]发现NSCLC 患者血浆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患者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3,P=0.021);也与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r=0.609,P

综上所述,烟草与D-二聚体有重要关系,应该加强全面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第一重要问题就是全民戒烟,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加平均生存年龄,减少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万青,郑荣寿.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1):1-10.

[2] 张金虹,孙延庆,周春红,等.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 2012, 52(18) :44-45.

[3] 王建伟,申院生,叶永梅,等.肺癌患者血浆 D-D 及 Fb 检测的临床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6):705-706.

[4] 缪敏,祁永军,蔡培培,等.D-二聚体检测在肺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3):181-183.

[5] 赵可煜 郑颖娟 刘福莲,等.肺癌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192-1193.

[6] Zhang pp,sun jw,wang xy,et al.Preoperative plasma D-dimer levels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dependentl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Eur J Surg Oncol,2013,39(7):951-956.

[7] 周艺燕,王冰斌.肿瘤患者血浆 D-二聚体、FDP、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5):36-38.

[8] Kvolik S,Jukic M,Matijevic M,et al.An Overview of coagulation disorders in cancer pations[J].Surg Oncol,2010,19(6):33-46.

[9] 董怀平.D-二聚体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 27(4):1134-l135.

[10] 缪敏,祁永军,蔡培培.D-二聚体检测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3):181-183.

[11] 申旺,凌寿坚,叶丽燕,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5,30(4):318-320.

(收稿日期:2016-12-26)

上一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