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工作精细化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2 05:52:30

企业标准化工作精细化管理论文

1管理上责、权、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产品质量与职工切身利益还没有做到息息相关,一是部门之间管理不到位,沟通不及时影响了效能最大化;二是激励政策不明显,员工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导致操作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其主要原因是:质量效益观念在领导层中牢固度不够,质量改进成果没有与主要策划者、主要实施者的经济利益挂钩。改进单位投入资金却得不到回报,因此积极性不高,有时致使改进速度迟缓,反映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两张皮”现象。

2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企业标准化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

2.1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两张皮问题

(1)领导层从思想观念上需进一步强化,杜绝本位主义,摆正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领导关注和各部门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2)部分岗位职责存在表述不清,理解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解决责任主体不知如何干、由谁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3)进一步强化考核,直接体现责任者经济利益。领导授权结合效能监察工作,解决相关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能不作为情况,强化质量管理部作为体系统筹考核的问题,强化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监督考核功能,和在体系运行中对于相关部门的约束力,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4)奖惩的及时兑现,应建立质量管理基金,通过必要的奖励机制,解决部门及个人在体系运行中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于工作有业绩、有积极性、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消极、应付、不作为的要及时给予惩罚,在项目改进工作中主要策划者、实施人要依据改进成效给予重奖,实现质量效益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2.2加强过程控制是重点

加强过程控制要结合公司生产和管理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实现精细管理“四个化”来开展。(1)生产系统化。生产系统化是推行精细质量管理的一大法宝,是精细质量管理的核心子系统,其研究对象是生产作业系统,系统化的涵义就是从作业系统全局寻求影响质量、效率、成本的全局性关键因素,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以达到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的综合改善,我们在实际运行中在每周一的调度会基础上。要加强平时质量信息反馈,定期召开旬、月质量问题研讨会,由质检员、质管员、市场销售人员、生产调度、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人员的代表共同探讨,相互沟通,堵塞漏洞,实现采购质量、生产质量与市场的同步接轨,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得到及时有效的改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控制。(2)工序标准化。工序是产品形成过程的基本单位,工序质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工序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即5M1E(人、机、料、法、环、测),构成工序标准化的六大要素。工序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是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质量直观结果表现为合格率、单位工时等指标。工序质量受5M1E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能反映外部因素的变化,工序质量的易评价性就可促进对5M1E及工作的有效评价和改善。工序标准化是精细生产、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共同的管理要求,是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职能管理共同的要求。原有职能管理模式造成工序标准化的多头管理,各项要求相互间有交叉重叠也有遗漏,工序标准存在不协调一致等现象,工序标准化应综合体现质量、数量、成本等标准要求。可以说精细质量管理目标是寻求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的综合改善,对作业系统不刻意区分生产职能和质量职能,倡导多种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构筑起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的坚实基础。结合企业实际在工序标准化工作中,对重点工序、作业现场添置控制图表,每个班次定时打点连线,做出分析判断,及时采取适宜的纠正、预防措施。以确保质量问题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得到控制。(3)度量精细化。度量是六西格玛管理和质量体系特别强调的管理要求,在生产管理中常以统计一词表达相关生产结果。度量与统计是有区别的,度量隐含着与标准的比照,而统计则未强调与标准的比照,对偏差常不作深究。度量精细化主要包括六类指标:西格玛水平(Z)、工序能力指数(Cpk)、合格率(FTY、RTY)、不良质量成本(COPQ)、价值识别度量、浪费识别度量。度量精细化就是要将有必要度量的对象尽可能的纳入度量评价体系中,通过度量比较发现问题和不足,通过度量树立标杆或目标,通过度量促进改善。因此,首先应针对化工厂、精制盐洗涤等工序对度量有特殊要求的,要采用转子流量计控制洗涤液的流量流速,解决经验评估中的个体差异产生的误差。对因排料温度控制不准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如:氯化镁等产品)在强化工艺操作控制的同时,确保仪表精度达到工艺要求,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其次,解决氯化镁产品中硫酸镁含量过高问题。在提高工序能力指数,加大高温盐沉降器的沉降能力的同时(12m沉降器明显能力小,硫酸镁析出不足),加大光卤石沉降器容积及冷却结晶能力,将温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防止光卤石往后道工序飘移而影响下游产品质量。再次,精细化工厂、化工厂紧紧抓住投料计量、过程计量、产成品计量的控制的准确性,为满足后续工艺控制和用户要求创造条件。(4)改进持续化。持续改进是精细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共同强调的理念。改进持续化在精细质量管理中起承前启后作用,是度量精细化的延续和要求。改进持续化主要包括如下六类要素:市场意识、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工具方法、测量评价、奖惩措施。这六类措施是改进持续化的保障条件。让改进持续性因测量和评价而焕发生机和活力;奖惩措施将改进持续性纳入管理和激励体系中,是测量评价的延续和要求,促进改进真正实现持续性。改进持续性及构成要素主要借鉴了质量管理体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改进持续性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理论精华,并借鉴精细生产、六格玛等理论方法中度量、改善、激励等理念方法,能促进改进持续性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第一,质量改进要以人为本,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只有树立“抓住了质量,就抓住了市场,有了市场,有了适宜的产品质量,企业才会有更高的收益,才会高速健康地发展。培训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或在规定的期限内考核合格后聘任,才能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第二,质量改进要树立质量效益观念。使质量效益与相关人员工作业绩挂钩,解决质量问题“讲起来重要,看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问题。第三,质量改进要通过建立质量成本账户、细化管理。以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为框架,构建33个质量成本二级科目进行记录并考核。

2.3新项目建设

在新项目开发建设上相关部门要沟通协调,使之在质量改进过程中,达到效果最佳、质量成本最低的要求,在以往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因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够,使企业处于显失公平的不利地位和项目投产后出现诸多存在问题。因此,各部门间主动沟通协调好关系,团结协作才能堵塞管理漏洞。但凡新项目上马,为基于事实的决策提供符合事实的信息,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凡涉及产品项目,各有关部门都要参与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3结论

只有不断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渐地在工作中改进自身存在问题,不断地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逐渐实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以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及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与各专业管理工作重叠和相互矛盾的问题得到逐渐的解决,系统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整体精细化管理水平。

作者:刘起凯 单位: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同性恋女性主义论文 下一篇:微利时代精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