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的模式教学探究

时间:2022-06-12 04:21:21

动能定理的模式教学探究

动能定理揭示了功能关系,是每年高考的重点,在高考一轮复习时应将这一知识点当作重点进行复习.根据几年来教学的摸索,我认为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以下四点.

一、加强备课,利用解题模式解典型例题

动能定理的表述为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在解题过程中,方程式中动能的改变表述无太多变化,通常是物体的末动能与初动能的差值,其表达式为

其中v1是物体的初速度,v2是物体的末速度.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求合力所做的功(总功).在解题时,首先应找出总功的表达式.在一般情况下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模式有三个.

1.如果物体所受各力都是恒力而且作用的位移相同时,这种解题模式是先求合力,然后求合力所做的功,令它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

例如,质量为2 t的汽车在水平路上从静止发动,匀加速到20 m/s的过程中前进的位移是20 m,已知汽车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这个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其中一个力是动力(F1)未知待求,另一个力为阻力(F2)等于物重的0.2倍,而物体动能的变化已知.对于这种模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2.如果物体所受的各力中有变力,则应该先求各力所做的功,总功为各力做功的代数和,令它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

例如,在离地面高为A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1,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2,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什么?

在这个题目中,空气阻力即为变力,它做的功(Wf)和重力做的功(WG)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对于这种模式的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此过程,物体的初末位置高度相同, WG= 0,即可求出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3.如果物体所受各力都是恒力但作用的位移不相同时,或是某个力分段作用,这种解题模式是分段求出各力做功,所有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

例如,如图1所示,斜面倾角为α,长为L,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BC=2 AB.质量为m的木块从斜面顶端无初速下滑,到达C端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求物体和斜面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做功,都是恒力,重力做功是全过程,而摩擦力做功只在BC段,故可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对于这种模式的动能定理表达式为:

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并共同讨论

在授课时,总结出模式后, 教师应用典型的练习,激发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想、大胆提问,为学生自

主参与课堂提供机会,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对提出有

创造性的、新颖的、适合大多数学生问题的学生表扬,以利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及时总结,突出模式,总结规律.

最后,教师以知识框架图作为板书,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把握联系,分清主次,抓住关键,抓住重点.

用知识框架图小结,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以上教学设计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融合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当代教育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个性的教学设计,教师在研究教材和考纲的基础上,既系统教授知识,又注重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内涵,提高应用定理解题的能力.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统计分析 下一篇:阅读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