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巴菲特的健康养生之道(下)

时间:2022-06-12 02:09:45

富豪巴菲特的健康养生之道(下)

乐观幽默打牌耍宝

在这位身家数百亿的富翁身上,人们很难看到大多数富翁身上那种傲慢自负或者喜怒无常的性格。他对一些事情的反应不是发火,而是看它是否合理。对他认可的事情,他通常的回答是“是的,当然”,而有什么事情让他不高兴,他的回答可能是,“我们一点也不需要这种事情。”他对世界的反应是用一种积极、明智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和巴菲特一起工作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他永远那么乐观向上、乐于助人,从来没有暴躁发脾气的时候。他工作非常勤奋,可以同时思考三件以上的事情。对巴菲特来说,工作就是乐趣,而乐趣就是通过如饥似渴的阅读来研究这个商业世界。

巴菲特初别喜欢打乒乓球。高中时经常练习举重。大学里参加过划艇俱乐部,还经常打乒乓球和网球。每年股东大会他都会表演打乒乓球。他高中和大学都是高尔夫校队的成员,他经常打高尔夫,和老虎伍兹是好朋友。

巴菲特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桥牌。他一星期大约打12小时的桥牌。他甚至说:“如果一个监狱的房间里有3个会打桥牌的人的话,我不介意永远坐牢。”“打牌方法与投资策略是很相似的。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根据当时你所有的信息,你认为自己有可能成功的机会,就去做它。但是,当你获得新的信息后,你应该随时调整你的行为方式或你的做事方法。”

“这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因为每隔10分钟,你就得重新审视一下局势。在股票市场上决策不是基于市场上的形势,而是基于你认为你理性的事情上。桥牌就好像是在权衡赢或损失的概率。你每时每刻都在做着这种计算。”

年近耄耋的巴菲特,还常常会爆出一些搞怪新闻。他在伯克希尔公司的年会上曾扮演过吉祥物和流浪汉,曾打扮成摇滚歌星,面对上千股东,引吭高歌。2009年,加拿大财富管理公司CEO康特妮?沃尔夫成功拍得与巴菲进慈善午宴的机会。但午宴当天,谁也没想到,巴菲特竟以单腿跪地的姿势来迎接沃尔夫的到来。有消息称,2012年的中国春节网络晚会中,巴菲特还将特意录制一个拿吉他自弹自唱节目,送给中国观众。常年忙碌紧张的巴菲特,想出了一个既可以放松心情又能够得到运动的好办法——耍活宝。他的搞怪行为,其实是为了放松和养生。

巴菲特遵从爱因斯坦的信条:“财富、表面的成功、炫耀和奢侈——对我来说都是可耻的。我相信,简单而不装腔作势的生活方式,对所有的人都是需要的,都是我们身体和思想最需要的。”

巴菲特的“内部记分卡”

“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我经常这么做的。我想说:你想做世间最伟大的情人,却令大家认为你是世上最差劲的情人。或者,你想做世上最差劲的情人,但却让人们认为你是世间最伟大的情人。这两者之间,你做何选择?’嗯,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巴菲特和朋友曾这样说。

“还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全世界的人无视你的成果,那么,你是想被当作世间最伟大的投资者,但实际投资记录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

“内部记分卡”是沃伦·巴菲特经常用的一个术语,是他一向遵循的行为准则。“内部记分卡”,是指按自己内心的做事标准和原则,而不是由于媒体和公众对他的看法而形成的随大流的行为准则。与内部记分卡相对的是“外部记分卡”,即过多地重视外部世界如何看待他、评价他,以此来获得自我认同和满足。

巴菲特正是按“内部记分卡”行事的人,他只重视自己如何行事才能盈利或者避开损失,这使他在做投资决策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忍不拔的风格,同时也贯穿在他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巴菲特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对早期的股票市场投资经验理解得相当透彻,这条经验就是:你不要被人们的言论所左右,也不要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给其他投资者。而他的老师,本·格雷厄姆是他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最好的老师,他教给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即使别人同意你的观点,不一定证明你是对的,而别人的反对也不能证明你是错的。这一点让巴菲特终身难忘。格雷厄姆在1965年给巴菲特合伙公司成员的信中写道:“我们不会因为重要人物权威人士或者很多人同意我们的意见,就能从中得到慰藉。反之,也不能。公众的民意测验决不能代替思想。”

2000年前后,互联网概念股票炒作过头,出现大量泡沫。Toys“R”Us公司每年赚4亿美元,年销售额110亿美元。互联网概念的eToys公司每年亏1.23亿美元,销售额只有1亿美元。股票市场上,eToys价值49亿美元,而Toy“R”Us公司价值10亿美元,低于前者。这其中的假设是eToys公司将通过互联网冲击Toys“R”Us公司。

1999年年底,即使是众多跟随巴菲特风格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要么结束了自己的公司或业务,要么放弃了“价值投资”,买了IT类股票。但是,巴菲特没有这么做。被他称为“内部记分卡”的东西——在进行金融投资决策时,他骨子里具有的坚韧——让他避免了摇摆不定。

巴菲特的很多言论证明了他的这种思想。“当你非常清楚所处的环境,而且事实也非常确切。你就不要犹豫,行动起来吧,不要顾及你的行动是否合常规,也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同意你的意见。”

“当你对某件事情非常确定,并且有充分的事实证明这一点时,其他人的建议只能让你感到困惑,过多的听取别人的建议简直就是时间的浪费。

巴菲特很少能从和别人地谈话中获得一些想法。他只通过读书和思考来获得它们。他的好友芒格说,如果屋子里乱哄哄挤满满嘴废话的人,巴菲特会假装头疼。

巴菲特传记《滚雪球》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这样评价沃伦·巴菲特说:“他是一位真正的不随大流的独行者,但是,他不是刻意为之。他只是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沃伦·巴菲特是为‘独立’而生的。”

沃伦·巴菲特说:“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独立”。看来,沃伦·巴菲特赚钱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去赚更多的钱,甚至于,“‘他故意不去赚更多的钱,’芒格说,‘沃伦如果选择不让公司拥有大量股东,不去维持长期合伙关系,而是选择代销佣金,他就可以赚更多的钱。’33年利滚利多赚的钱可以让他再拥有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几乎是与巴菲特穿了“连裆裤”的芒格最了解沃伦·巴菲特。

“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看来,在沃伦·巴菲特心里,“独立”与“自由”联系着,甚至于是一回事。从这种意义上言,沃伦·巴菲特是为“自由”而生的。

除了当总统或独立投资人或自由投资人,恐怕世界上的其他职业都不一定适合巴菲特。其他职业,恐怕都很难说不被别人主导,很难说能让人真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后,也许真正适合沃伦·巴菲特的,恐怕只有独立投资人或自由投资人,因为当总统也是短暂的,不可能是终身的。而独立投资人或自由投资人,可以是一辈子的事。

上一篇:科学家“细说”转基因 下一篇:播撒田边“七彩籽”催开增收“富裕花”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