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

时间:2022-06-12 01:09:13

28例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依据钩骨钩骨折患者的病情和自愿选择的原则,13例选用钩骨钩切除手术、11例选用骨折却开后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手术、4例选用保守治疗短臂管型石膏固定,术后随访6-18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石膏固定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恢复运动时间。结果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的恢复工作时间及恢复运动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石膏固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骨折;钩骨;摘除手术;治疗结构

腕钩骨钩骨折常见于腕部运动性损伤,占腕骨骨折的2%-4%。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腕钩骨钩骨发生率较以前有所增加。但由于其常规的X线影像片中其投影往往被其它腕骨所遮蔽,所以钩骨钩骨折是手外科临床最易漏诊的一类损伤。漏诊后会导致患者的可遗留腕部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腕尺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所以早期的诊断、正确的了解钩骨钩骨折损伤的机制,进行合理的治疗对此类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此类骨折发生机率太小,也给临床上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带来的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来我进行治疗的28例钩骨钩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上治疗钩骨钩骨折的有效治疗法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28例钩骨钩骨折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型19例,女性9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8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16例;摔伤5例;机械外伤3例;不明损伤4例。其中左侧钩骨钩骨折8例,右侧钩骨钩骨折20例。患者受伤后就诊时间为8天-11个月,平均2.7个月。

1.2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钩骨钩钩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伴有手的乏力和运动痛,腕尺侧软组织的轻度肿胀和疼痛,腕掌侧钩骨钩体投影部位具有明显的压痛感。局部检查:14例并发尺神经卡压症状,表现为环指尺侧半和小指痛温觉障碍和及刺痛过敏;12例可触及钩骨的异常活动;1例出现手指内收、外展功能,骨间肌轻度萎缩。1例在上后4个月出现小指不能主动性弯曲,深、浅屈肌腱断裂。

1.3方法28例钩骨损伤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并充分向患者说明病情和治疗手段额基础上,依据患者自愿的原则,13例选用钩骨钩切除手术、11例选用骨折却开后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手术、4例选用保守治疗短臂管型石膏固定[1],术后随访6-18个月。

1.4损伤特点和预后分型依据钩骨钩骨折的特点把钩骨钩尖端撕脱骨折分为Ⅰ型钩骨骨折;钩骨钩中段骨折分为Ⅱ型钩骨钩骨折;钩骨钩基底的骨折分为Ⅲ型钩骨钩骨折[2],见表1。

上一篇:直肠癌手术局部复发因素及再手术分析 下一篇: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呃逆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