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师钢琴教学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6-12 09:25:59

关于高师钢琴教学的几点建议

摘 要: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针对大部分学生采用了钢琴集体课的形式。集体课的优势在于同时给十几个学生上课,教学目标明确、进度统一,并能给学生提供齐奏、合奏、连奏及伴奏等形式多样、且丰富灵活的课堂学习形式,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随时聆听、观察其他同学的演奏,学生在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节奏感、集体合作能力及心理素质方面都能有效地得到锻炼。然而大部分院校在教学实施中只是采用“统一讲解曲目,个别汇课检查”,或者在检查时采用每个同学弹一部分的简单连奏形式。这实际上并没有发挥集体课的优势, 只是把集体课作为变相的个别课,学生如何应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就高等师范钢琴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一、加强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一方面承载着教材使用与教学进度的决策的使命,另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具体执行者。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以培养学生的弹奏水平和提高知识水平为目的、以教学规律和教育实践为依据,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应尤其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衔接,根据具体教学任务设计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掌握好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有节奏的掌握科学方法,只有更好的针对学生的思路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节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在教材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保证教材知识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结合实践中学生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的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融入大量实用性内容,不断完善教学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完善自己理论水平。将钢琴教学的抽象规律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相融合,根据实际需要改善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套更加合理与实用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设计钢琴集体活动课《茉莉花》的教学思路时,可以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围绕主体设计一个情景,通过视频欣赏、音乐游戏、结合教师的右手示范,这样的教学方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钢琴学习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案才更具合理性与实用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在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授课方式作为补充,可以通过引进新的教学手段、邀请家长或者社会相关人员旁听建议方式、以及学生间相互评比的方式等来提高授课方式的多样化。还可以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不定期的开设专题讲座和专家座谈,讲座和座谈形式可以是理论讲解,也可以是学术交流,题目的选择可以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主命题,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和发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学生当场弹奏,教师和专家点评,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演奏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普遍参与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数码钢琴、手卷式电子钢琴、打谱软件等高科技产品代替单一的传统钢琴教学,这种丰富多彩的音效、多种弹奏形式功能可以为传统钢琴课堂教学增添许多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的手指示范一目了然,避免学生理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以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索、积极思维的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预习课程,对音乐文献、钢琴名曲和相关背景等资料进行收集,培养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中注意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鼓励相互交流探讨学术见解的方式,让学生之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内容基础上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钢琴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钢琴教学中的典型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并加以探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弹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时,可以先听录音,由教师自己弹奏或者请学生弹奏该首曲目,注重启发学生对于这首乐曲的理解,具体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者联想洋娃娃身边发生了那些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这首乐曲的领悟能力,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在以后工作中能够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教授者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将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技巧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在系统、全面的掌握钢琴演奏及相关钢琴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自身的钢琴弹奏水平,以及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能否很好的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设计课程的初衷、目标,以及进行不同课程安排的目的和效果,让学生能够在授课老师的角度上与实践相联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课程,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学生课程设计的不足,引导他们朝着更有实践性的方向学习,让学生在学和教的过程中不断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从而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与实践融会贯通。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让一名同学来完成一堂完整的授课,钢琴曲目可以由教师提前给出,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该学生应负责从教案设计、课堂讲授、到课后总结整个过程,在授课过程中除完成基本曲目教授以外,应尤其注意与同学的互动、教学的灵活以及把握授课时间,应留出一定时间供同学提建议以供参考,学生的这种教学体验能够使他们有效站在教授者的角度思考授课艺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站在实践的角度进行学术交流。更有利于钢琴弹奏技艺的提升。

上一篇:如何有效的培养初中生的计算机能力 下一篇:小学英语学习主动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