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工程分公司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6-12 08:23:11

关于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工程分公司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摘要】通过对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工程分公司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现状的分析,在矿区开采深度递增,岩巷进尺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对职工整体素质提高,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行了探讨,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淮南矿业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工程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培训;职工;安全教育

1公司目前培训现状

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工程分公司于2000年1月由四十二工程处、九十六工程处和建井工程处的矿建部分组建而成,作为集团公司内部唯一的岩巷专业化队伍,主要担负着矿区瓦斯治理、新井建设和“三大接替”岩巷工程施工任务,公司现有人力资源总量7865人。2008年以来,公司大力实施“岩巷机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加速建设“行业一流”岩巷专业化队伍,岩巷安全高效快速掘进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较大突破,较好地完成了集团公司交付的“十一五”发展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2年,公司全年完成进尺58500米,其中综合单进、综掘单进年度预计完成98.5米/月、149米/月,较2011年同比分别提高1.7米/月和2.2米/月;岩巷总进尺、综合单进和综掘单进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全年杜绝了重伤、重大非死亡事故和瓦斯超限事故,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好水平。但是2012年公司共发生13起工伤事故,其中:1起死亡事故,11起轻伤事故,1起重伤;追究责任主要还是三违现象引起的,另外2012年公司共发生“三违”3354人次,回顾2012年,成绩有目共睹,但工作差距和不足也很突出。零星工伤事故总量依然不少,“三违”现象不断,“三惯”思想普遍存在,职工规范操作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安全管理基础还不牢固。公司目前职工培训中心有9人,有三名管理人员,四名教师,执行落实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2012年公司“三项岗位人员”培训509人,一般工种自培取证6592人次,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任然任重而道远。

2目前职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员工学习愿望欠缺。培训与使用各行其道,培训与劳动、工资、用人制度相关度不大,除了对极个别业务素质特别拔尖的员工在工资及福利分配上有所倾斜外,绝大多数职工执行的都是同工同酬政策,个人业务素质的差异不能在工资及福利分配上体现出来,培训主体利益驱动不力,激励手段老一套,缺乏新意,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员工培训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2)培训过程流于形式。当前职工安全培训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职工在下面听,至于职工能接受多少则很少过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工种繁杂、岗位众多,因人施教、因岗而教难以组织;二是课堂教学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与职工现场生产作业需要的衔接有问题,职工往往更关注如具体操作、维护技能等驾驭安全生产的能力培养;三是公司缺乏教学实训基地,职工缺少动手的能力,感性认知少。但受教学装备、培训手段等条件的制约,目前课堂教学显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3)培训考核不力。对各项目部来说,保持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追求岩巷进尺是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劳动力资源紧缺到足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职工培训考核往往要为生产任务让路,这也是企业的无奈之举,班队长和部分工种培训也是往往利用煤矿检修期间进行培训,培训不能做到脱产培训。

(4)公司有15个项目部,分散淮南各地,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场地不足,办学硬件不足,缺失实训基地,部分教学只能采取远程培训活动,通过仿真培训系统进行培训,这样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注意的问题

(1)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关于加强职工培训工作的意见》出台了,《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工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理顺了培训管理机制,提出了工作目标和方针,并从师资建设、经费管理、基地建设、政策约束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加强职工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意义重大。

随着集团公司企业规模和管理总量的不断增加,对职工培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集团公司职工培训工作效果不理想,呈现出零、散、松的状况和形式主义、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往往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意见》落到实处,在今后的职工培训工作中,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方针,突出实学、实训、实用的原则,不是“练为看”,而要“练为战”,不盲目追求培训数量,而要使培训数量服从于培训质量。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的内容,都要从现场出发、从问题出发、从已经出现的事故分析出发,突出工种操作规范、要领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强化培训手段,适应现代化教学。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安全技术培训的需要。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模拟教学、实物教学、电化教学、实践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等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使学员看到生产工艺流程和事故酝酿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及规律;通过模拟教学和实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使学员便于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通过实践教学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并牢牢掌握。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欲望,为提高培训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4对当前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1)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分配机制。把好职工培训关,使职工形成新的思想理念:学习好是有用的,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员加大奖励力度,对考试不合格人员坚决予以从重处罚,使不学无术之人无藏身之地,形成职工人人自我充电、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形成“要我学”的培训到“我要学”的按需培训理念。

(2)建立合格的培训教师队伍。应逐步实施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变企业兼职培训教师使用管理办法,解决兼职教师培训和业务两头顾的弊端。要着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做好煤矿作业人员培训的高质量教材、教案的编写,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学习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治理、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3)注重培训的质量,逐步改变培训方式,开拓创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要把职工的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充分考虑煤矿生产作业特点,合理组织职工安全教师培训。针对煤矿职工生产作业时间长、工作量大,时间、体力、精力有限的特点,在培训组织上应灵活多样,针对性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安排职工脱产学习,使职工接受系统化的培训,保证培训效果。不具备脱产培训条件的,应积极鼓励职工自学、以师带徒现场学习和远程教学为主。安全教育培训要立足于职工的岗位职责、岗位特点及岗位技能的需要。

即能满足岗位安全发展的个性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对职工队伍的总和需要。

(4)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规范培训行为,抓好教学管理,定期检查教与学的情况,实行教考分离,保证培训质量,采取必要的手段、措施,防止培训行为的假、虚、空,防止人人参加培训,人人过关的不真实现象。

要敢于动用“帽子”、“票子”和解除劳动关系等手段,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控。

(5)建立实训基地。矿业公司机电设备多,根据培训特点,可逐步对电机车司机、耙矸机司机、绞车司机、液压钻车司机和侧装机司机建立实训基地,通过教师或者技术大拿的现场授课,提高培训效果。

(6)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努力创新培训模式。一是把一日一题学习、一周一案、一月一考与培训相结合。二是把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职工提供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三是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对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进行授课。四是各基层单位在抓好技术员培训的同时,聘请技师、大拿为安全教育培训教师,多方引用人才使用。五是要充分利用远程教学,仿真教学软件、课件针对性为职工授课。六是安全教育培训中心要定期不定期的到基层区队进行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只有教师、学员、培训、管理考核四方面密切配合,全员全过程的培训质量管理就基本形成,培训质量必然得到保证。

总之,矿业公司职工培训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对培训的规定,还要坚持按照集团公司对培训的管理要求,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安全教育培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喜贵.煤矿安全培训的必要性及对策[J].能源技术管理,2005(3).

[2]涂景德.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元常,男,1972.6,籍贯皖凤台,现工作单位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工程分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工程师职务。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下一篇:中位远距离抽放钻孔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