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 有的放矢

时间:2022-06-12 02:48:09

数学课上,常常有这样的感受:部分学生一学就会,却一做就错,一放则忘;课堂听得懂,课后又不会做;笔者认为这是学生没有学会反思的表现和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地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前提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要有智力加工,而且要有情感因素支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反思,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让学生用下列每组所给的度数画三角形,(1)45 度, 45 度, 90 度;(2) 45 度、 60 度、 75 度;(3) 30 度, 30 度, 120 度;(4) 60 度、 70 度、 80 度;(5) 15 度, 35 度, 100 度。(1)、(2)、(3)组学生很快画成了三角形 ,而(4)组、(5)组,学生无论如何也画不成三角形。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反思:怎么样的三个角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究竟有什么规律呢?全体学生焕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自觉地进行反思,最终掌握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度”这一规律 。

二、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基础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质疑、反思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数学活动中。例如,找规律:2、4、6、( )、( )、( )……我先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应给予肯定。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产生以下三种答案:(1)2、4、6、(8)、(10)、(12)……;(2)2、4、6、(10)、(16)、(26)……;(3)2、4、6、(22)、(130)、(2858)……。

第一种答案是形成偶数列;第二种答案是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第三种答案是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2。

三、紧密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最佳方式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密切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不断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以寻求思维规律。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课前我从体育室找来一些篮球、足球、乒乓球及跳绳、毽子等体育用品;从办公室里拿来铅笔、钢笔、毛笔、墨水、作业本、橡皮等学习用品;从商店买来洗衣粉、牙膏、牙刷、洗发精等日用品及一些小玩具,并给这些物品贴上价钱。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学生充当小超市的售货员,其他三组学生做顾客,到小超市任意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部分学生在采购时还懂得讲价,其中一个学生在购买标价 1 元的牙刷时,与“售货员”砍价 ,3 分钟后以 8 角的价格高兴地买下这支牙刷。活动结束后我即让每个学生小结自己购买东西时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买到什么物品。购买活动中所有孩子都有机会直接参与自由交易,在购买物品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兴致很高,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在轻轻松松的“玩”来“玩”去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购物知识,认识了人民币,掌握了人民币的一些基本知识(元、角、分的关系),而且促使学生反思:买东西也是数学问题,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并且为生活服务着,从而激发了学生努力学好数学的兴趣。

四、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表现形式

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而发现规律,反思而形成概念。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操作平台,以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准备好若干个三角形,有完全一样的,又有不一样的,然后提问: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将三角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呢?然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1)。在拼的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学生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 S三角形=S平行四边形÷2=ah÷2。也有的学生把一个三角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

这时长方形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在剪拼过程中,形状变了(变成了长方形),面积不变。由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即S三角形=S长方形=a×(h÷2)=ah÷2。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使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得到刺激,再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动”中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总之,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会,数学的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反思是一个必需的过程,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反思,让他们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责编 黄春香)

上一篇:农村小学品德教学课前调查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