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与媒介责任

时间:2022-06-12 12:39:42

民生新闻与媒介责任

一提到民生新闻,大家最先想到的是2002年元旦开播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大型新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后来又有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贴近性、本地化、原生态是它最为突出的特征。用原生态的语言也就是老百姓的语言解读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站在老百姓的视角来判读新闻。反映老百姓真实的生存空间、生存故事、生存现状,因其完全不同于以往较为官方的新闻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故而吸引了大批忠实观众,节目也纷纷取得了巨大成功。以最早出现的《南京零距离》为例。2004年,《南京零距离》以1.0088亿元被买断独家广告经营权,2005年这一数字被刷新为1.0388亿元,2006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069亿元,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

民生新闻有经验值得推广,也为媒体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目前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诸如题材琐碎、狭隘,误导受众;过分强调新闻的娱乐功能,损害新闻声誉;民生新闻中的新闻故事取材大多过于阴暗与晦涩,强调人性阴暗面、渲染隐私以调动受众的深层欲望;用观点代替事实,将个人情感带人新闻中,妨碍受众了解真相;为吸引受众眼球片面追求负面报道,等等。民生新闻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新闻研究者不能只是针对民生新闻的现象,就事论事地评说,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对新闻的发展作一番前瞻性的思考,既为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着想,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着想。

民生新闻应大力培养受众公民意识,从而培育公民社会责任

新闻的功能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孙旭培所概括的:“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大众传播媒体是理想的公共领域的代表,对培育公民社会自然有应尽的义务。

制定并完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民生新闻号称以受众为本位,一切传播活动以受众的意志为转移,其实质是商业化的需求经济的价值观。而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消费性和娱乐性是传播的主要特征。对我国的新闻传播而言,是从传者主导的极端走向以受众主导的另一个极端。两种倾向都存在问题。后者主要是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弱化了传播者的引导功能,而且会导致新闻的取舍背离理性的道路,自动放弃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从业者应该避免性别歧视、职业歧视、特殊人群歧视等各种歧视,而不是顺从社会落后的意识。认可这种歧视。比如,《漂亮女教师裸死床上》这样的标题,一是用“性”作卖点,格调低下;二是忽视报道对象的死因,失去了应有的对施暴者的谴责;三是宣扬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女性在男性眼中甚至整个社会眼中,生命的价值是分等级的,漂亮的女性相比之下生命才更有价值。再比如《老婆搓麻被老公劈刀断指》这种新闻,丧失了基本的人道立场,为施暴者推脱:因老婆过错,老公气不过才动手。凡此种种,说明我们的新闻媒体从业者需要改进的方面还是相当多的。媒体及其从业者应该时刻牢记:好新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重视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受众需要。一方面,受众必须学会正确理解并享用媒介资源,必须具备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全面提升媒介素养。这样全社会就会形成对媒体监督的网络,抵制媒体传播不良信息,优化传播环境。另一方面,对受众需要应该全面分析,满足其合理的部分,摒弃不合理的部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戴元光认为:人民群众中也有大量落后的文化,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传播的内容。

培育受众的公民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结构变化和利益集团分化,老百姓的权利意识觉醒并空前高涨,参政议政的愿望逐渐增强,对社会公共事务表现出愈来愈大的兴趣。但与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相比,公民意识仍然处在很不发达、很不自觉的阶段。因此深化舆论监督首要的任务是启蒙公民意识。使受众关注公共事务,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媒体应该努力建立起这样的公共领域,为受众与政府提供对话的平台,从而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民生新闻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共领域,进而引导受众监督舆论

大思想家哈贝马斯说过,公共领域是基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领域,是公众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或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自由、理性评判的公众聚会场合。“在民主国家里,全体公民都是独立的,但又是软弱无力的。他们几乎不能全凭自己的力量去做一番事业,其中的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他人来帮助自己。因此,他们如不学会自动地互助,就将全都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新闻媒体有责任通过聚焦社会中值得关注的事件,吸引公众注意力,营造公共领域。

关注公共领域话题,既要求对公众身边的典型小事、典型细节予以报道,同时又要求赋予其一定的情感、意义和判断,倡导一种社会理智、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以期推动全民共建社会规范体系。它不但要动态地反映城市文化,还要不断地作用于公众,引导一座城市的文化走向。兼顾深度报道、舆论监督、生活资讯和百姓身边小事等内容,通过放大新闻的接近性特征,引发更多的人参与事件的讨论,关注事件的发展,培育受众的思考能力。

谈到社会热点,张立伟曾经有很精辟的“降温”和“加温”一说。他认为有的热点,媒体应该通过与受众的交流沟通,对热点“降温”,而有些受众本应关注却尚未重视的问题,媒体应该通过增加透明度的讨论,使之“加温”成热点,促进全社会形成共识。比如孙志刚事件,在媒体关注与呼吁下,最终还孙一个清白,并且取消了收容审查制度。再比如非典事件的新闻报道,经历了从沉默到发出声音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媒体营造公共领域的努力获得了成效,催生了《建立突发性事件权威及报告机制》政协提案。

舆论监督也要分层次,而且除了简单的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外.还应有更多的一理一议,挖掘新闻事实的深度,启发受众的思想。舆论监督应该引导受众在气愤之余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将同类事实联系起来,一理一议,深入浅出,是新闻舆论监督要努力的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央视论坛”做的《失去公正的公证》,节目是在西安宝马案发生后,各媒体轰轰烈烈的报道之时做的,这个节目,列举了西安宝马案、湖南彩球事件和假学历公证三条新闻,邀请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的教授等权威嘉宾,从公证行使的是国家公权说起,提出公证员的选拔机制、公证机构是否应该参与市场竞争、公证员的法律责任等关键问题,采用剥笋法层层分析得出结论。事件都是受众已经熟知的,但央视观察的角度、开掘的深度、分析的力度是其他媒体无法达到的。这样的监督相比之下就比一事一议的监督要更有效、有力。

民生新闻要尽力帮助受众认清事件根源,进而寻求解决方案

新闻除了对单个事件的报道外,还应关注相关事件的报道;除了让受众了解事件外,还要帮助受众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除了告知事件外,还要促进受众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闻媒体的“揭露”、“曝光”,不是为“揭露”而“揭露”、为“曝光”而“曝光”,而是通过报道新闻事件,警示社会,消除社会中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行为。一味地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我们应该找出事件背后存在的根源,这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民生新闻的未来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报道老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的同时。不应忽视媒介责任感。而应站在一个媒介应有的高度和应有的视角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协助大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民生新闻才是真正的为民而“生”的新闻,才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也更能赢得观众的认可。

上一篇:新闻人才培养的理念及演变 下一篇:媒介融合、媒介社会与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