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当蘑菇吗

时间:2022-06-11 07:39:50

一定要当蘑菇吗

女友说起自己的烦心事。

他们部门有一个女孩,经常在办公室哭,加上诉说,一场没有半个小时下不来。

说起那个女孩,她绝对是学校的好学生,职场的乖宝宝。领导要求一个星期做完一个项目,她用3天就能做完。领导呢,非但不会体恤,下次还会给她更重更琐碎的任务。

女孩每天累得灰头土脸,日子并不好过。那天,领导安排了一个项目,女孩不太想接,领导就说了句“要饭还嫌馊”,女孩几近失控。

拼死拼活完成任务,领导不但不手下留情,反而压得更狠,压得人根本没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女孩整日如履薄冰。

或许,领导想磨练新人的意志,可是新人磨得连自信都没了。

不少领导都有这样的习惯,把初入职场的新人放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干些打杂跑腿的工作,一旦出了问题,就劈头盖脸地批评指责。“要让新人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别太狂妄”。这就是“蘑菇管理”。据说,它是20世纪70年代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的创意。当时许多人不理解他们的工作,持怀疑和轻视的态度,所以他们就经常自嘲“像蘑菇一样的生活”。

很多朋友初入职场都有类似的经历吧。累死累活,领导却只会说不,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让你骑虎难下。继续如此吧,走到某一阶段肯定会遭一顿臭骂;改变思路吧,领导又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自作聪明”。

一位朋友说,人生中最不自信的那几年就是“蘑菇期”,那会儿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好。领导好像就是站在高处看你走“八卦阵”的那个人,你走偏了他盯着,等你走到死胡同,他才笑一笑,再拿起小鞭子抽一抽,而实际上,他明明可以让你更快上路,而不是摔得头破血流。

头破血流的那位朋友换了个部门,如今早已是骨干。在前部门被压制的能量,在新部门简直如同小宇宙爆发。朋友的领导反而觉得,是自己的严格要求为下属的光明未来定下了调子。领导并不知道的是,朋友那会儿心里不痛快,都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领导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不当几天“蘑菇”,怎么能够贴近现实;不摸爬滚打,怎么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

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今不少年轻人,再也不崇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们甚至不想成为人上人,也不想被降什么大任,只要你给我的小环境好点,我循着自己的方向长就是了,至于想长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不想苦哈哈地长。

蘑菇是在阴暗处长成美味,那是它作为植物天然的选择。而人是多样性的,有的人可能愈挫愈勇,有的人却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会从错误中积累经验,有些人只会陷在错误里不能自拔。当领导们有意或无意设置障碍时,不知有没有想过,那些被绊趴下,再也起不来的那群人。

每个人都从新人期走来,初入职场的时候是一张白纸,开始写第一划的时候,可能会不直,可能会跑偏,但是,一个人的调子并不是第一划就决定的。过早地打压新人的热情,只会让新人不敢写第二划,或者干脆战战兢兢拿着笔不知所措。

我们都从年轻走来,都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同样,无论处于哪个年代,都渴望肯定和提携,渴望善意的对待。就算把新人当蘑菇,也要给足养料,比如,必要的帮助和提携、培训、轮岗等。而蘑菇管理,不过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临时管理方式,时机和程度不当,只会摧毁一个人的斗志。

现实中的确有不少多年以后幡然悔悟、感谢“刁难性恩师”的人。那是成功的那一批,他们已经有一颗感恩之心。我想,那些曾经善待过他们的人,他们会更感激吧。

当然,还有更多不成功的人,或许当初,他们也曾有成功的机会。

光说领导了,最后给蘑菇们讲个故事吧。

一位多年前刚进报社的女孩,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拼,就算明摆着没她什么好处,她也不计较。赶上一次大型活动,大家都不爱跑的口儿,她去;大家都不爱写的东西,她写;大家都不想加班,她加。一个女孩子,就这样睡在办公室。结果活动结束,她出头了,得到了报社上下一致认同,职业之路从此高调无比。

所以,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无论你遇到多么刁钻的领导,无论你干着多么糟心的事儿,记住,这只是你人生的一个阶段。如何高效率地走过这一段,从中尽可能吸取养料,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才是你真正要面对的。

千万别还没起步,自己就先被击垮。那无异于还没开战,你就宣布投降了。甘心吗?

关节点:蘑菇管理

当领导们有意或无意设置障碍时,不知有没有想过,那些被绊趴下,再也起不来的那群人?

还有更多不成功的人,或许当初,他们也曾有成功的机会。

千万别还没起步,自己就先被击垮。那无异于还没开战,你就宣布投降了。

以上内容摘自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中的心理学》,未完待续。

上一篇:山西翅果研究所正式成立 下一篇:我的人生不要被保证